领克没了?

近日,有网友在天眼查APP看到,原浙江领克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变更,其企业名称被变更为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看到这个消息,小编的第一反应是:不会吧?这是愚人节惊喜?领克这个好不容易刚闯出名堂的新高端品牌,就这样原地结束了?

带着这个问题,小编找到了极氪的客服,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首先,浙江领克汽车实业有限公司更名为宁波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这条消息是属实的。

但是,领克实业的更名,并不意味着领克的时代就结束了:

实际上,领克是吉利控股集团、吉利汽车集团与沃尔沃汽车合资成立的一个合资汽车品牌,至于前面提到的浙江领克汽车实业有限公司,其实只是它一个尚未启用的小马甲。

而现在,极氪只不过是把这个马甲改个名字拿来用,只是一场误会,仅此而已。

其实领克这次“改名”的小风波,能引起那么多人的热烈反响,小编还是感到很惊讶的。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这次有大量的领克意向车主、路人粉,都对这场“误会”表达了惋惜,这说明,领克这个品牌是有“信仰”的。

大家都很错愕,甚至有点害怕自己还没机会买,这个品牌就没了。

这说明什么?这也正面证明了领克的口碑以及品牌影响力,正所谓,错过了才懂得珍惜拥有,也莫过如此吧。

反正,如果是北汽之流被改名,或者被取缔,小编是完全不会出现任何惋惜的情绪的。

不过话说回来,吉利最近力推的这个极氪汽车,到时是什么由头?而吉利又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节点推出一个纯电动的汽车品牌呢?

从小编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吉利这次是真的急了:

急什么?自然是对于电气化时代来临的急迫感。

不止吉利,几乎全部大牌的传统汽车主机厂都坐不住了:

奔驰在此前就曾宣布,至2022年前,其旗下的传统燃油车将全部停产停售,所有车型只提供混合动力版或者纯电动版;

宝马集团也表示,从现在至2025年,其旗下的纯电动车型将以50%以上的同比持续每年的增长,而2025年,也是MINI将推出最后一款燃油车型的最后年限,在此之后,MINI将完全聚焦纯电动车型;

而奥迪则直接官方宣布将不再研发新款内燃机,至燃油车禁令生效前,其旗下新车搭载的都将是在现款基础上做了升级的发动机,同时,奥迪还会继续深度对电气化技术进行投入。

可以看到,大家都准备动真格了。

吉利也是如此。在现阶段,吉利虽然在2020年的总销量有132万辆,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第一,但其新能源及电气化产品的销量却仅为6.8万辆,占比不足6%。

这样一看,吉利这么匆忙也要发布极氪品牌的理由,就充分很多了:

其一,新能源车型销量的实力,让吉利汽车在资本市场备受打击。

虽然明知道其中的泡沫很大, 但在今年一月份公布的国内车企市值来看,吉利汽车只能屈居第七,甚至还不如小鹏。相信这一点,对于吉利的刺激是很大的。

其二,从低端车山寨车起家的吉利,其实一直想摆脱低端的帽子,这在李书福的眼里,是永远的痛。

领克是品牌向上的成功案例,吉利希望极氪也是。对于吉利来说,全力打造一个具备高端属性的纯电动品牌,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不过,就像小编在前文提到的一样:

极氪的成立,并不意味着领克的时代就结束了。

虽然电气化是大势所趋,但现在的电池技术还远远没有达到替代燃油的程度,当下的电池还需要在储能容量、充电速度以及安全性能上做出飞跃式的提升。

而且,现在的电动汽车仅仅只是方便于城内行驶,至于城际短途及长途交通的需求,目前还是内燃机的天下,要等到充电桩完全满足需求,小编现在谈这个,还为时尚早。

写在最后:

技术日新月异,但不管是代表当下的领克也好,象征未来的极氪也罢,对于我们这种普通消费者来说:汽车消费总还要以实际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否则就是供了个电动爹。

大家觉得是不是这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