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称收拾用户跟玩一样的CEO,只是极狐众多困境的写照之一
讲真,不管北汽蓝谷之前试图把旗下全新高端品牌ARCFOX极狐推向怎样的高度,但仅就其首款车型ARCFOX αT月均不足300辆的销量来看,“极狐”这个高冷的名字确实很难有热度,进不了主流话题圈。
车一旦卖不好,啥都可以被拿来说事。
比如名字,“αT(阿尔法T)”,要说取个英文名字踩踩潮流的节拍,也是可以理解的。好嘛,竟然连希腊字母也给用上了。《规范汉字表》中收录8000余个汉字,难道就选不出一个中意的吗?车名都难认、难记,就不要怪车卖不好了。
吐槽归吐槽,任谁心里都明白,ARCFOX αT的销量走弱,其实和车名关联不大。甚至,和ARCFOX αT的品质都没有那么紧密的关联。
▍“不堪重负”的ARCFOX αT
实事求是讲,ARCFOX αT至少不是一款敷衍之作。
北汽蓝谷携手麦格纳、华为、SK、西门子、博世等全球顶级供应商,历经4年筹备,并依托BE21纯电平台,全力打造ARCFOX极狐品牌,希望借此在这场百年变革中,完成自己的华丽转身。
是的,就是“华丽转身”。
4年前,北汽蓝谷起意打造高端品牌时,北汽新能源车型的销量气势如虹,彼时,独占鳌头至少保持了4年之久。习惯性的胜利让他们对ARCFOX极狐品牌的未来充满了无尽的希望。
所以,赋予ARCFOX极狐的任务只有一个——基于品牌的“成功冲高”。
不曾想,真正等到首款车型ARCFOX αT上市时(2020年10月上市),彻底变了天,说北汽蓝谷“家道中落”一点不过。
当几乎所有一线、二线自主车企从2020年4月开始出现明显回暖态势时,北汽蓝谷依然持续走低。并且,贯穿整个年度。
根据北汽蓝谷的财报信息显示,2020年北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仅为25914辆,同比下滑82.79%,预计亏损60—65亿元。
基于此,赋予ARCFOX极狐品牌的任务变得繁重起来,不仅要维系着品牌冲高的“初心”,还要肩负突如其来的“扭亏”重任。
如此,其旗下开山之作ARCFOX αT的压力可想而知。
通常来讲,一个“人”,在压力之下的应激反应非常容易走入极端,要么不管不顾往前冲;要么瞻前顾后,谨小慎微。
很不幸,在更多人看来北汽蓝谷落入了后者的窠臼之中。
尽管北汽蓝谷自诩其“慢工出细活”。但这样的决策显然与当下“如狼似虎”的市场竞争多有不匹配。
要知道,4年磨一剑的ARCFOX αT月销300的数据,实际只是北京和镇江两家城市体验中心联袂完成的数据。
当然,不是他们不愿意用更多线下门店来提升销量,实在是因为北汽蓝谷暂时还拿不出更多。
4年时间,北汽蓝谷用绝大部分时间盯着产品,忽略了品牌建设,营运效率更是停留在5年甚至10年前的水准。
如此,ARCFOX αT上市伊始,少了几分声势,多了几分寂寞。
这时候,又恰逢北汽在偿还之前“过度依赖出行市场,忽略私人用户”的债,北汽新能源产品的用户口碑确实不怎么讨喜。
雪上加霜之下,ARCFOX αT很难有亮眼的成绩出现。
▍艰难自救的北汽蓝谷
要说面对如此窘境,北汽蓝谷就坐以待毙,也是不可能的。
2020年末,北汽新能源发布了“蓝谷方案”,这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救”方案,且明确了时间和具体事项:
其一,提出用三年时间将北汽新能源带回第一阵营,找回失去的荣光;
其二,公布了蓝谷方案的具体内容,其中两项分别是,强化北汽和麦格纳的制造合作,以及北汽与华为、宁德时代联手,并计划于今年4月,北汽将发布“华为版”车型,11月上市。
仅就上述两项内容来看,北汽与麦格纳的合作甚至可以追溯到2013年,所以强化合作,算是内部“升级改造”,对付时下局势,很难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至于北汽与华为、宁德时代等供应商的合作,就更算不上一件新鲜事了。要说现在新能源造车,与华为或者宁德时代没有打过交道的,恐怕都少之又少。北汽既不是第一家,也不是最后一家,更不是最有合作深度的一家。
因此,上述都还算不上有鲜明特点的战术养成。
所以,恐怕只有第三项内容,还能有“江湖救急”的功效。
北汽蓝谷将全力仰仗其纯电平台“BE21”,深挖其产业价值。
“深挖产业价值”,除了多造车,造好车之外。另一个更快的变现途径就是平台专利出售。
从今年2月迄今。
北汽蓝谷向斯太尔美国公司输出了BE21平台及E/E架构知识产权,并从中获得了6亿元人民币的转让收益。
这或许成为北汽蓝谷近期话题量增多的唯一理由。
按照北汽自己的话讲,这次专利转让,实现了技术开源输出与知识产权共享,也标志着北汽蓝谷平台盈利模式的升级转型。
关于这次交易,有北汽自说自话那么“神乎其神”吗?
事实上不见得。
首先要承认,BE21平台的多项指标在行业内有其先进性。
比如,电池系统方面,符合国内及欧洲碰撞标准,其中平台化PACK设计,通过调整电池包长度,可以匹配不同车身;
又如,自动驾驶方面,该平台配备23个传感器,2个域控制器,可支持L3—L4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拓展;
再如,智能座舱方面,BE21平台与哈曼、百度、芬兰Rinhwear、德国Luxoft等顶级供应商合作开发完成。在人脸识别、手势识别等功能上,在国内同级产品中具有先导性。
但是,倘若对这次交易深究下去,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是在“亲戚”之间完成的。
此话怎样?
BE21平台出自北汽蓝谷和麦格纳的第一家合资公司,麦格纳卫蓝。该公司由北汽新能源和麦格纳各持股50%。
所以,BE21平台并不绝对属于北汽。
而斯太尔美国公司,作为BE21平台专利的接受方,正是麦格纳的全资子公司。
答案其实已经很明了,即A和B联合制造了一个产品,并把这个产品卖给了B的亲儿子。这无论如何都还算不上一次绝对市场化的交易。要承认,有“亲戚关系”的因素在其中。
当然,我们只是厘清事实。
并不否认,北汽依靠BE21平台,迅速见着了“回头钱”。好歹可以缓一缓。
依靠BE21平台知识产权转让,可以盘活ARCFOX极狐品牌吗?
当然,这样的转让行为,从短期来看,增加了收益,从长远来看,可以实现平台共享化,共享化的意义就是资源最大化的应用。
所以,BE21平台如果跨出了这第一步之后,能够有节奏地跨出第二步,第三步……一旦达成规模化效应,它是可以真正意义上为ARCFOX极狐品牌赋能。
最显而易见的作用就是,会直接降低造车成本,工业生产最简单、最直接的成本降低模式就“规模增效”。如此,我们或许还会等来,ARCFOX αT的官降。
当然还有,共享模式下,平台的迭代更新会更迅速。来自多维度的产品制造信息,会保证平台的外生动力,简言之,平台在开放中,与时俱进。这使得,ARCFOX极狐品牌旗下产品的“母体”是具有持续生命力的;
如果还要联系到BE21平台的投资背景,那么ARCFOX极狐品牌大概率也会产生全球化思维。如果已经有了同平台产品在海外市场的试水,且北汽还没有额外投入,这何乐而不为呢?大把的经验可借鉴,ARCFOX极狐品牌通向海外市场,实则走了一条捷径。
但是,北汽不要忽略,平台共享化这条赛道,并不缺少对手。
吉利的SEA浩瀚架构,是在新成立的极氪公司手中,进行更专业化的操作,共享化来得更彻底;
比亚迪的新能源车制造技术,早就被戴姆勒、丰田给看上。而其全新的自研平台即将面世,仍然是开源的;
长城的ME平台已经被宝马选中,合资公司光束汽车即将量产纯电MINI。
面对此,北汽基于“平台赢利模式的升级转型”又会有多大的竞争优势呢?
▍江湖气的用户运维
好事不出门,坏事行千里。极狐ARCFOX品牌成立已久,却始终名声不显,但是其总裁的一番话,直接让极狐品牌陷入水深火热之中,甚至“名声大噪”。
事情的起因是这样的,某极狐ARCFOX αT车主蒋保信,对极狐APP社区的运营有些不满,便在朋友圈吐槽了这件事。
本来,用户吐槽产品是很正常的事情,而蒋某本人也多次强调自己吐槽的并不是产品和服务,只是对运营不满,其本意也是想要极狐APP更好的发展。
而这个朋友圈也被极狐品牌总裁于立国看到了,依正常人来看,他要么对这番吐槽相当重视,毕竟对月销几百辆的极狐来说,这可是用户最真诚的评价,是很难得的反馈;要么就是出于对旗下产品的信任,对极狐APP社区运营的自信,对这番吐槽一笑而过。
但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选择了一种最离谱的方式,在极狐APP发表文章回怼蒋保信先生,甚至其中不乏恐吓意味。比如说“我给他个胆也不敢讲我”、“在北京收拾蒋保信对我来讲还是跟玩一样”,这种令人迷惑又有些细思极恐的发言。
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显然已经不是简单的用户与总裁的沟通,而是总裁自以为地位高人一等的施压,或许内在含义便是少对我们指手画脚。
也正是这番话,激起了蒋保信更加强烈的不满,本身就是极狐品牌的用户,吐槽针对的也非产品,竟然遭到如此羞辱甚至是恐吓,于是发表文章表明立场,并要求极狐总裁于立国道歉。
这篇文章很快也引起了网友的共鸣,毕竟购买一个品牌的产品,却还要遭到其CEO的侮辱乃至威胁,这委实也不常见。
一时间,极狐体“火”了,极狐品牌也以一种令人想不到的形式“出圈”,大家都知道了北汽旗下原来还有这样一家子品牌,只是这样的“火爆”绝非极狐想要的。
尽管,极狐总裁于立国也在第一时间回应道歉,但是此事已经传播开来,对极狐品牌已经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
犹记得去年12月底,极狐汽车于立国参加瞭望智库战略圆桌并发言。有媒体更是以《极狐汽车于立国:高端品牌一定要用力过猛搞好服务》为标题来总结于立国的发言。现在来看,于立国在打造极狐这个高端品牌上,是用力过猛的“搞用户”,而不是用力过猛的“搞品牌”!
伴随着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品牌的用户思维也在逐渐发生改变,将车钥匙交到用户手上不是售车的结束,而是一个新的开始,品牌的服务将会围绕用户用车的整个生命周期,正是这样的用户思维让很多品牌深入人心。
在造车新势力中,蔚来便以服务为核心,注重用户体验贯穿蔚来整个品牌始终,也因此,彼时蔚来陷入困境的时候,老用户推荐支撑着它渡过了那段困难的时期。
如今极狐志在成为高端品牌,在最该重视用户体验、反馈的时刻,其总裁却如此对待用户,未尝有些南辕北辙了。更重要的是,于立国此番言论对极狐品牌造成的巨大影响,购买电动车还要担心受到辱骂、被收拾,这谁敢呢?
在品牌还未深入人心之前,却先失了人心,极狐江湖气满满的用户运维实在让人大跌眼镜。
▍写在最后:
“生存还是毁灭”,是莎翁代表作《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对白。诚如“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ARCFOX极狐品牌到底到底情归何处,最终的结果是激情还是悲情,现在很难下结论。但唯有一点可以肯定,生存很难,毁灭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