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图片

车评观察 《车评社》第421期

前言:你喜欢小米吗?

笔者虽说不是“米粉”,但对小米的产品却很感兴趣。

说起原因,一是小米产品的性价比不错;再者就是小米系智能产品可以互联,用移动设备即可远程控制小米的整个生态链。

听起来就不错,实际用起来确实方便。

比如,当你拿一台小米手机,或直接对‘小爱同学’说出你的需求后,就可以直接操控它们,比如打开空调、清洁机器人扫地、洗衣机预约、电视播放小盆友喜欢的动画片等等。

图片

此外,每当通过智能门锁开门之后,家中还可以实现自动开/关灯,或者调节温度湿度等功能,出门在外则可以快速关闭智能电器,这让智能生态链具备了很强的实用性,同时也解决了‘强迫症’的烦恼。

以至于,现在有不少朋友以收集整套的小米智能家居为乐趣,我想这就是小米的魅力吧。

当然,“洞悉一切”的小米掌门人雷军,为这些“米粉”提供了畅通的消费渠道,除了各大城市门店外,还可以从线上的小米商场轻松找到多种产品,像3C、智能厨电、车载出行等产品一应俱全,甚至9.9元一包的口罩都能买到。

可见,以造手机起家的小米早已将“跨界”玩出了高度,生态链也做到了极致。对科技公司来说,一切都与科技相关,就连现在热销的智能汽车也不例外。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功成名就的小米去「造车」,你会买单吗?

图片

01
又传小米「造车」

2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还有知情人士指出,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略级决策’、雷军亲自带队”,该消息一经发布,业内人士的朋友圈瞬间刷屏,小米的股价也是应声上涨。截至当日收盘,小米集团股价有所回落,涨幅6.42%,市值约涨500亿港元至7723亿港元。

这次的造车传闻,对小米来说绝对是利好消息。但是小米集团却谨慎回应,“晚点等公告”。

事实上,小米「造车」的传闻,已不是第一次了。

图片

据报道,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去美国拜访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Elon Musk),对智能电动汽车行业表现出极大好奇心。

在2014年,就有消息称小米要造车,并投资了凯立德;

2015年,雷军投资蔚来汽车,此外小米还申请汽车以及IoT相关的定速巡航、车辆操控等发明专利;

2016年,雷军注资小鹏汽车;

2018年,小米在内部启动了名为“micar”的造车项目调研,由负责制定小米战略的参谋部牵头;

2019 年第三季度的小米决策层董事会上,王川拿出汽车行业调研报告向雷军建言,认为 2019 年底到 2020 年初,是小米入局造车的时机;

2020年4月,小米战略投资车联网企业上海博泰(Pateo),双方将在软件、硬件、语音多场景交互等方面进行合作;

2020年8月小鹏汽车赴美上市后,雷军专门在公众号祝贺小鹏,表示自己特别激动,发自内心深处为何小鹏高兴。

可以看出,雷军非常关心智能汽车行业发展,近年来多次前往主机厂考察,小米内部也立项调研过造车项目。

不过遗憾的是,每隔几年就会曝出的造车传闻,都被小米都斩钉截铁地回应称造车消息是假的。

本次也不例外,针对该消息,小米集团官方临时回应称:“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图片

在2月21日晚间,小米集团再一次发布公告称,“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由此来看,小米「造车」的项目又暂缓了。

相信不少人对此有所失望,小米不缺知名度,也有庞大的用户基盘,还有成熟的智能产业“朋友圈”。

小米「造车」为什么还要再等等?不怕错过这个大风口?

02
电车,大风口

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

这是小米创始人、CEO雷军曾说过的一句话。

这句话是为了说明创业成功的本质是找到风口,顺势而为,源自于《孙子兵法·兵势篇》,“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

意思是,善于指挥打仗的人所造就的“势”,就象让圆石从极高极陡的山上滚下来一样,来势凶猛,世人称之为“飞猪理论”。

要知道,作为‘风口论’的发明者,雷军深刻知道借势,借风口的重要性。现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现在全球最大的风口,而科技公司正成为中国智能汽车赛道上最凶猛的新物种,它们基本一致地将触角伸向了新能源汽车这款蛋糕。

在过去的2020年,新能源汽车已经创造了太多的创富神话。

新势力方面,小鹏汽车做了五年市值突破了360亿美元,蔚来汽车市值突破了900亿美元,理想汽车市值也逼近300亿美元。此外,连贾跃亭的FF汽车都要在美国上市了。

传统车企方面,去年7月东风汽车全新高端品牌定名“岚图” 正式发布。

11月,由上汽集团、浦东新区和阿里巴巴集团三方联合打造的百亿级“巨无霸”项目高端智能纯电汽车项目“智己汽车”正式启动,宣布落户浦东新区张江智能园区。

目前来看,阿里、百度等互联网企业先后官宣造车,苹果、华为等手机终端厂商也屡屡曝出造车消息。

鉴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好前景,资本市场越来越看好新能源汽车发展,多家新能源相关企业实现了融资。

据相关数据显示,2011-2020年,新能源汽车品牌投融资事件共897起,披露投融资金额3841.1亿元。其中,2020年投融资事件共89起,披露的融资金额近1292.1亿元,实现了近十年来首次突破千亿元的记录。

截止到2月23日,今年以来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已发生13起投融资事件,包括比亚迪、恒大汽车、零跑汽车、合创汽车、法拉第未来等知名品牌。

可以说,造车这门生意太TM吸引人了。

图片

03
雷军,在等啥?

说起来,与上面的新势力相比,雷军掌舵的小米并不差钱,也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何小鹏、李斌、李想能做到的事,相信雷军也没问题。

此外,无论是资源、履历等各方面来讲,这几位大佬的实力旗鼓相当,或许雷军还更胜一筹。

不造车,‘米粉’’都会觉得可惜。

那么,小米究竟什么时候会出手?

雷军,到底在等啥?

在笔者看来,小米虽然错过了第一波造车热潮,但是入局车市的‘野心’从来没有减弱,谨慎的雷军或正在等待一个“轻资产造车”的契机。

我们知道,小米不需要关心手机的生产制造环节,而专注提升用户体验和销售渠道,没有自建工厂那么沉重的经济压力。

而车企不仅需要资质,而且要有自建工厂,投资开发还需要保证供应商开发进度,一旦进度延缓,经济压力比起手机要大的多。

如果采取外包模式,可以获得靠稳定的零部件、节省研发成本。但是也有弊端,外包会导致切换供应商,对同样的技术进行重复投资;长期依赖外包,话语权也会降低,还会降低整车的技术储备能力。

所以,外包模式可以赢得高起点,却会带来严重的财务危机。

有人说了,科技公司与传统车企合作可破,笔者敢肯定雷军也在考虑这条道了。

目前来看,小米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研究还未到正式立项阶段,短期内不会涉足汽车实际的生产制造层面,但这不妨碍小米由内到外去布局「造车」。

小米的强项是智能生态链,先从车机、系统、软件配置入手,打造“智能座舱”对小米来说有着先天的优势,比如腾讯、百度还有阿里都是在绑架手机的同时,也绑架了车机,而让自己的米家生态上车是一个绝好的路径。

其实,小米此类的科技企业并非在扮演供应商的角色,而是已经深度参与到造车中了。

图片

可以预见的是,小米的米家生态链里已经预留了“智能电动车”这一环了。

不信,咱们打个赌,两年后你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