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反正我说了算,那就再降价割一茬“韭菜”吧
作为纯电动领域的流量担当,特斯拉从来都不缺热度,特别是一次又一次“割韭菜”降价浪潮,更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来源。
日前,特斯拉销量支柱Model 3(参数|询价)多地售价再次下调,标准版车型日本地区降价16%低至429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6.14万元),美国则下调1000美元至36990美元(约合人民币23.86万元)。
那么,在海外“韭菜”收割完之后,国内的“屠刀”还会远吗?
降价算什么,特斯拉中国还有“杀招”
相信国内早期的特斯拉用户已经习惯了一次又一次的降价,这其中虽然有麻木的成分,但更多的已经转变成无奈。
另外虽然大部分Model Y(参数|询价)车主还没有拿到预订的新车,相信这些消费者也已经预料到未来被“割韭菜”的各种场面。
其实,降价并非特斯拉真正的杀招。
在当下的国内新能源市场,起步售价保持在25-34万元左右的Model 3和Model Y还是让大多数消费者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还只能是购车预算充裕用户的大玩具。
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有消息称特斯拉中国正在研发一款面向大众市场的车型,预计价格将保持在16万元左右。
届时,主打中低端消费市场的国内新能源车企显然会受到较大冲击。
特斯拉不要名声也要抢占市场到底为何?
在产品生命周期内,一次又一次的降价无疑令品牌的公信力逐级递减。
那么,为什么让大多数车企都不敢触碰的营销策略特斯拉却能玩的不亦乐乎呢?在师兄看来,无疑是其背后的压力。
特斯拉在进入中国市场时与上海政府签订的对赌协议相信大多数消费者都熟知,那便是:在2023年底开始每年纳税22.3亿元。
仅靠现在Model3和ModelY的销量显然不能撑起这个目标,1月份Model3销量大跌就是完美的佐证。
而正处在研发中的廉价车型,显然才是主力。
海外市场同样也有如此危机,虽然特斯拉股价已经完成后来居上,但如果没有销量和盈利支撑的话,最终还是一场资本的狂欢。
在此压力下,抢占市场,才是唯一出路。
多轮降价后,特斯拉还能赚钱?答案是肯定的!
车企变身慈善机构?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么,经过多轮降价之后,售价逐渐逼近成本价利润从何而来?答案其实与多年前的乐视贾老板非常相似,那就是生态。
在模块化造车理念加持下,特斯拉产品的大部分功能均可远程开闭,包括高级别辅助驾驶、车联网功能甚至是座椅加热等都可远程控制。
在此基础之上,功能订阅就成为新的盈利渠道,上述功能均可按季度或者是按月收取使用费用,而买车仅仅只需要支付成本价。
只不过,这条路是否能让马老板成功走通还存在较多未知数。
结束语:很明显,当下的汽车市场处在时代风口之下,不走寻常路带来的不全是覆灭和失败,还有可能是颠覆和新视野,作为后来者的特斯拉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道理。变革和发展显然是注定的方向和潮流,只不过,在经济上吃了一些亏的消费者就注定只能成为一茬又一茬的“韭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