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打破续航焦虑,众车企狂追“1000公里”,这样就能取代燃油
谁也没有想到,2021年一开年,关于电动车续航问题,竟然引起了一场激烈的口水战。
在不久前举行的2021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理事长欧阳明高说:“如果某一位说他的车既能跑一千公里,又能几分钟充完电,还特别地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那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在目前是不可能同时达到的。”
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一听就懂,这是在说广汽埃安。此前,广汽埃安曾发布了一连串很厉害的技术:一个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可8分钟充满80%,预计今年9月量产,首款搭载车型是Aion V(参数|询价);另一个是续航里程可达1000公里的硅负极电池,将于今年第四季度量产,首款搭载车型是Aion LX(参数|询价)。
对于专家的质疑,广汽方面第一时间做了回复。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公开表示:“8分钟快充也不光是电池的问题,也跟充电桩有关,不要把技术突破和商业推广的问题混为一谈。”根据公开的信息,8分钟80%快充和1000公里续航电池是两个技术,而且广汽埃安貌似信心十足,甚至连时间表都给了。
对此,无论是消费者还是资本市场,似乎都持开放态度。在信息发布当日,广汽集团A股盘中涨停,港股也收涨19.5%,甚至连石墨烯相关概念股也纷纷上涨。难道让世界新能源车企们头疼的“续航短”和“充电长”难题,就这样被广汽埃安攻克了?事情并没那么简单。
冲击1000公里续航,除了广汽还有他们
显然,从广汽的宣传话术上看,还是很讨巧的,逻辑上没有硬伤,那就是突出一个点,但需要设置一些条件。
比如:8分钟充满80%电量,现在大多数都通达到30分钟80%,那么在提高电压和电流的情况下,是可以实现的,只是是否能推广开来,电池电芯能否受得了就难说了。还有续航1000公里的汽车,只要把电池加大也可以实现,但是车子要多大,成本要多高,能否量产,都是问题。就像现在的手机,如果为了续航不考虑外观和手感,做得和砖头一样,是否还有人买呢?
业内专业大咖们普遍认为,按照正常的市场标准,续航1000公里需要电池技术突破,但按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需要时间。但是,因为这是电动车的核心痛点,而目前各新能源车企股价都高得离谱,所以必须把故事讲下去,那么“1000公里续航”是一个绝佳的概念。
目前,不只广汽埃安,“1000公里俱乐部”还有三家企业,形成了四种技术路线。比如蔚来在NIO DAY上推出的150kWh固态电池(其实是半固态),实现360Wh/kg超高能量密度,装到首款轿车ET7(参数|询价)上续航可以达到1000公里,不过正式装车要等到2022年4季度。而上汽联合阿里打造的智己汽车,与宁德时代共同开发掺硅补锂技术电池,也宣称首款新车续航可达1000公里。
当然,最早提到1000公里续航的还是特斯拉,新一代电动跑车Roadster(参数|询价)配备200kWh的电池组,采用自研的无钴电池,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不过交车可能也和蔚来一样要2022年了。
车企们跑得太快,电池供应链还没跟上
可见,1000公里续航背后,需要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支撑,而眼前都无法实现。而厂家提前发布,只是为了提前站位,抢占流量,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特斯拉Roadster的“跳票”以及蔚来ET7(参数|询价)的顺延两年交付,都是这种在科技界已经非常娴熟的期货玩儿法。
如何提高电池能量的密度,这对新能源汽车续航的里程尤为关键。从比亚迪的刀片电池技术到宁德时代的CTP技术,新能源企业一直在努力突破,不过目前所做的都是对现有技术的优化,不足以支撑新能源车行业的革命性进步。而固态电池和石墨烯电池确实是两个重要的方向,一旦技术成熟意义非常重大。
以固态电池为例,能量密度可以做到300-400Wh/kg以上,理论上能量密度更高达700Wh/kg,几乎是现在最先进的锂电池数据的一倍。更重要的是,固态电池没有液态物质,意味着其不会漏液,当损坏、被穿刺时不会着火或者产生爆炸。只不过,目前蔚来所说的固态电池为“原位固化”电池,本质是采用了固液电解质技术,其实是“半固态电池”,是一个过渡方案。
严格地说,目前各企业的电池新技术,仍然是对固有的修修补补,虽然比结构优化要更进一步,但也不算是革命性的,主要还是掺硅以及预锂化技术的应用。比如:特斯拉4680电池导入了硅负极,国轩高科210Wh/Kg的LFP电芯首次成功地应用了硅负极材料,蔚来150kWh固态电池包则采用了无机预锂化硅碳负极,还有上汽智已将采用的掺硅补锂电芯,都是类似的技术。
而广汽埃安的快充技术则是以石墨烯作为导电添加剂(最多不超过8%)制造硅基复合负极材料,而石墨烯的导电率是炭黑材料的1000倍,所以可以提升电池的高倍率充电性能,这就是“8分钟充80%的理论基础。
当然,就算是这些“小修小补”的技术,真正实现量产也需要时间。按照厂家的进度,一部分今年就能推出,但是否量产还是未知数,还有一部分要等到2022年。而真正的固态电池技术落地,预计要2025年才能实现。
高续航意味着高价格,短期未必是最优解
对于电动车,高续航能力自然让人期待,但是如果代价是“天价”,肯定也会让用户望而却步。比如:特斯拉的新一代Roadster起价约合人民币136万元,而蔚来ET7价格在50多万元,其实是在赌两年后技术成熟,电池成本降一半。
所以,很多业内人士对一味地追求高续航提出质疑。消费者的续航焦虑,其实关键点并不是续航里程,而是是否能方便的补电,毕竟燃油车一箱油也不是就能跑1000公里,但是加油方便。所以,如果未来两三年内充电设施、换电设备逐渐完善,现在的五六百公里续航里程其实已经足够用了,如果市内代步三四百公里也没问题。
还有一个问题是体验。续航里程长意味着电池大,车就重,等于是“天天自己拉自己”,对于车子的操控感受、性能指标,以及易损件的寿命都没好处。比如蔚来ES8(参数|询价)刚上市的时候,因为续航里程短受到诟病,其实厂家也是从操控的角度考量的,这也是各企业都在布局快充桩,蔚来还大力推广换电站的原因。
总的来说,电动车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很多方面都不完善,对于消费者的里程焦虑,靠大电池堆续航未必是最优解,随着配套设施逐渐完善,600公里就是取代燃油的分水岭了。
而1000公里续航大家会在自家的顶配高端车上体现,展现技术实力和提升品牌形象。更重要的价值在于,企业在追求1000公里的过程中,通过技术升级,开发更小、更轻的电池,整体上提升纯电动车的使用体验,而为了高续航一味堆料效果未必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