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销售目标还差119万辆没达成,2021年居然还要将总销量同比增加11.5%,难道“韩国烧酒”度数长了吗?

别单找“疫情”影响,现代汽车全年销量大幅缩水绝非偶然!

2021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个工作日,现代汽车及其子公司起亚汽车公布了2020年全年整体销量,去年两公司全球总销量为635万辆,同比缩水13%。其中,除韩国本土销量同比增长6.2%,达到134万辆之外,海外市场销量仅为501万辆,同比减少15.6%。从整体来看,635万辆的年终成绩远低于现代汽车在2020年1月设下的754万辆销量目标,并且也是自2010年574万辆销量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外,截至2020年,现代汽车集团已连续第六年未实现年度销量目标。

如此糟糕的销售成绩,现代汽车集团却要归咎于疫情,“由于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全球汽车需求急剧收缩,因此海外销售业绩总体下降。”,其实这句话说得对,也不全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确实给全球汽车市场带来不小的影响,可都要归咎于它,估计“新冠”要抗议了,更何况隔海相望的日系丰田、本田,势如破竹的在华销量使其目标完成率在11月就已超过91%。

所以说,新冠疫情虽说是导致销量下滑的一个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而现代汽车销量大幅缩水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在于新车产品不足且换代缓慢,跟不上日新月异的汽车换代潮流。就拿此前一直被国内消费者关注的新索纳塔(参数|询价)来说,其大鲶鱼的夸张造型很难被人所接受,而随着伊兰特的更新换代,单从去年11月11762辆的成绩就能看出它的整体设计是成功的,但即便如此,迟缓的换代节奏磨光了消费者的耐心。

此外,随着自主品牌的全球化研发格局和外观设计的年轻化,比亚迪、长城、吉利和长安等自主品牌拥有一大批高颜值且极具性价比的年轻车型,再加上合资品牌车型入门价格的不断下探,现代汽车曾经为之自豪的“高性价”光环已然消失,而消失的代价就是销量的下跌。

影响销量的另一大原因是现代汽车市场口碑的持续崩塌,导致品牌形象受损。这一点我们从车质网对于现代车型的投诉就能轻易发现,从2021年1月1日开始,截至1月5日,现代汽车就被投诉25次,而在这种当中变速箱异响、发动机故障灯报警/抖动等产品工艺问题尤为严重。

2020年销量还差119万,现代汽车在新的一年真能“触底反弹”?

即便是在销量缩水119万辆的糟糕成绩下,现代汽车集团在近日表示,2021年将作是集团实现电动汽车飞跃的元年,计划陆续推出基于其电动汽车专用平台E-GMP打造的现代汽车“IONIQ(艾尼氪)5”、起亚汽车CV(项目名称)、捷尼赛思JW(项目名称)等3款电动新车。并且在此基础上,实现2021年全球总销量的“触底反弹”,预计2021年的总销量将达到708万辆,同比增长11.5%。

就目前来看,这些电动新车仅仅是个“项目名称”,真正落地尚需时日,促进现代汽车销量增长更是无从说起,尽管现代汽车集团主席郑义宣在致员工的新年信中表示,集团在注重提高销量的同时,还将加速成为未来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步伐,到2025年现代集团将推出23款电动车,包括11款纯电动车,但现代汽车的这波操作更像是加快推进未来新能源的产品布局,而并非着眼当下,单凭这一未来科技发展口号就要实现“触底反弹”显然不切实际。

写到最后:

众所周知,2017年以前的韩系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的确赢得汽车市场的广泛认可,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以及合资品牌入门价格的不断下探,让韩系品牌腹背受敌。虽然突如其来的疫情或多或少影响它的销量,但如果不修好自身内功,提升产品力,加快产品革新,满足当下消费者的不同口味,想要“触底反弹”在2021年实现708万辆的销售成绩,那只有一个字能形容——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