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好几个大新闻一直在刷屏,其中一个激起了国内消费者的群体担忧——南北大众(一汽大众、上汽大众)因芯片紧缺而停产。

一开始我还是不相信的,毕竟大众这种体量的车企怎么会说断就断呢,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几乎相当于中国一个大型城市,因水电供应不足而断水断电一个月一样。

然而这种看似不可能发生的事情,确确实实的发生了,而大众给出的回应是“芯片供应不足”

,从12月4日的消息来看,大众汽车停产的直接原因是博世和大陆的ESP(电子稳定系统)和ECO(智能发动机控制系统)两大模块短缺,间接影响了相应ECU的主控芯片短缺。

查一下最近的新闻就不难发现,ST(意法半导体)上月开始就面临着各种问题,工厂罢工导致很多MCU出现了严重缺货,进一步导致了博世和大陆无法对主机厂按期交付ESP和ECO控制器,最终的后果在大众身上得以显现,这是一系列连锁反应,ST自家产能本身就紧张,时常有断货风险,受欧洲疫情影响,法国10月份实施二次封锁,进一步制约了ST的产能,再加上ST内部产生大规模罢工情况,ST芯片的缺货有可能需要持续一段时间。

这种情况直接造成两个结果:一是芯片涨价,汽车也许会跟随涨价,欧洲和美国的半导体今年的营收损失不小,但是台积电却丝毫不受影响,就是因为芯片需求大,而且涨了价,芯片涨价造成汽车涨价应该是大概率的。二是我国自主汽车芯片规模占比不足10%,大部分汽车芯片依赖进口,恩智浦、德州仪器、英飞凌、瑞萨和意法半导体五家汽车基本垄断,而且我国是汽车消费大国,这就比较被动了。

应对这种局面的手段很清晰:实施自主研发,增强企业在世界性不稳定因素下的生存能力才是目前车企的当务之急,例如华为打破西方垄断壁垒,例如比亚迪着手研发生产车用芯片,自主科技品牌近年来在研发领域上的成就有目共睹,我们希望有一天,自主品牌可以不再受制于人,国内高科技企业可以打破西方的技术封锁和垄断,届时,才能在如此错综复杂的环境下,获得更有保障的生存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