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衡量一辆车安不安全往往会看这辆车的钢板厚度或者车身重量,有些老司机甚至会通过按压车门板或者发动机盖进行判断。

很多年前,日系车往往因为皮薄而被吐槽不安全。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再也不能看薄厚程度来判断安全性了。

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是几种常见的车身材料。材料有两个很重要的值,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简单一点可以理解为这两个数值直接体现材料的坚硬程度。

屈服强度可以理解为需要用多大的力把材料弄变形;抗拉强度可以理解为需要多大的力把材料弄断,它们的单位都为MPa。

各种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如上图所示,理论上数值越大的材料安全性越高,但对于驾驶舱的人员来讲,并不是越硬越好。听起来有点矛盾,你想象一下内力就知道了,纵使你穿着铁布衫,内力依旧能把你震伤。

发生碰撞时也是如此,如果材料不能把碰撞时产生的动能吸收了,必定还是会伤害到车内的人员。所以,车身各处的材料是不一样的,材料的吸能效果不一样,为什么不采用吸能效果好的材料呢,无它,成本的原因。

一些高级的车型往往会采用超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混合使用,看前面的数据也可以知道这些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都很高,这也意味着它们的防护能力大。事实上热成型钢的成本要更贵,因为它更加薄,轻量化好,可塑性也更加强。

热成型钢往往用来构造座舱,可以说它们是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了。前面也说了,受制于成本,不是所有车型都会用热成型钢。安全性世界知名的沃尔沃XC90(参数|询价)的热成型钢比率为40%,已经是非常高的水准了。

以前,热成型钢一般用于中高端车型,实在是受成本限制,不过随着技术的发展,我国的热成型钢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本已经得到控制。上汽通用五菱和宝钢、上海大学、上海交大等5家单位联合,用了5年多的时间终于突破了热成型钢技术。

五菱旗下凯捷(参数|询价)这款车型就率先享受了科技带来的红利,凯捷车身上热成型钢的比例占到了10.1%,分别位于ABC柱等重要位置。试想一下,一辆不到10万的车,能用这么好的材料,还真是科技带来的进步。

热成型钢并不是五菱凯捷唯一的亮点,高强度钢的比例占到了63%,此外还有超高强度钢和铝合金等材料。我们看凯捷整体的骨架也可以发现这辆车在材料上已经媲美中高端车型了,仅从材料来看也可以发现凯捷这款车的诚意真的很大。

虽然我们暂时没有途径得知国产热成型钢的造价几何?但一款不到10万的车都能装备,那么是不是意味着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产车都能配备?如果车企舍得花更多的成本在热成型钢上,那么其比例达到XC90的40%也不是不可能。

以前我们经常称赞某款国产车是陆地坦克,有了成本可控的热成型钢,以后的国产车都是陆地坦克。

想必大家都听过中保研碰撞成绩吧,一辆车安不安全,在中保研一撞下就能露出马脚。从这么多的碰撞车型中,我们发现了很多十来万的国产车型比很多贵不少的合资车的成绩都要好上不少?怎么做到的呢?

这其实跟国产车比较肯花成本有关,把钱都落实了。前面我们所说的热成型钢,其实很多国产车都有使用。成本是高很多,但在国产车企的眼中,一旦发生安全缺陷,对车企来说是致命的。

荣威RX5 MAX(参数|询价)碰撞的综合成绩为G,具体到碰撞细分项,它只有耐撞性与维修经济性为P,关系到人员安全的安全指数、车辆安全辅助指数等都为G,成绩非常不错。

荣威RX5 MAX的成绩这么好,主要是因为其ABC柱都由950Mpa屈服强度的热成型钢组成,A柱内还有热成型加强板,前排车门还有热成型防撞梁。

除了材料外,它还采用了笼式车身结构(安全性好),前防撞梁吸能盒体积大,吸能效果是以往的4倍。除了常规材料外,国产车企还善于找小妙招,使汽车更安全。

除了荣威RX5 MAX外,国产车还有比亚迪唐(参数|询价)、WEY VV5(参数|询价)等车上榜,这些车也都是G级成绩,而在用料上也是以高强度钢、高强度钢、热成型钢为主。

事实上,很多被中保研拿来测试的国产车都有不错的成绩,就连造车新势力也是如此,小鹏G3(参数|询价)也获得了G级成绩。

其中3个G的安全成绩在测试的车中名列前茅,其中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测评结果均为良好;车顶强度、座椅/头枕测评结果均为优秀(G)。

小鹏G3车身高强度及以上钢材使用比例达到 70%,其中超高强度钢板(980-1180MPa)占比达到6.7%,1500MPa热成型钢板占比高达 7.5%,前舱盖采用轻量化高强度铝合金材料,高强度的用料才是安全的保障。

这些大面积的“高强度”材料的成本无疑很高,在大家看不见的方面,国产车依旧如此肯下成本,可谓良心十足。

国产车的进步是看得见的,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也足够用心,不计成本,采用了大量的“高强度”材料,保障消费者的用车安全。当然了,国产车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三大件等硬件层面上还需努力。

我们相信国产车一点点的进步,最终会量变产生质变,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