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发布,风向会变吗?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发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从短期到长期的规划。新《规划》都说了什么?不急,我们把重点已经画好了~
《规划》提出了怎样的指标?
为了避免“太长不看”的尴尬,我们只把规划对未来一段时间的展望放在这里,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在最后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国务院办公厅的正式通知。
大概是出自对技术发展速度的不确定性,《规划》并未对整个行业的长期发展做出太多要求,更多地集中于2025年前后的技术水平,简单来说只有三条:
纯电动乘用车新车平均电耗降至12.0千瓦时/百公里;
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高度自动驾驶汽车实现限定区域和特定场景商业化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及能耗的第一条中,《规划》与十月底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都没有声明具体的工况。如果按照工信部常用的、约定俗成的NEDC工况,嗯,只能说这次的《规划》确实挺保守的——要知道,不少厂家今年的新车宣发资料都已经标上13kWh/100km左右的数据了……
而关于销量比例和自动驾驶应用水平的展望,现在来看其实关注的必要不大,因为它们和政策甚至法律挂钩的程度更高,仅从技术层面难以做出准确的判断。
大方向上有什么指导?
很明显,如果只是追求这点儿保守的指标,我们应该是见不到这份时限一直延续到2035年的《规划》。如何在这段较长的时间内创造出更多“弯道超车”的机会,才是重中之重。简单来说,这份《规划》大概提到了这些方向:
提升使用体验。在不少新势力眼中,他们的作品更像是一种能够行驶的电子产品。不管这种与传统汽车迥然不同的定位是否可取,《规划》还是对这种思维方式做出了更多要求:加快车用系统的研发和应用(顺道一提,华为正打算做这个);健全安全保障体系;加快车联网相关建设。无论是作为车辆还是电子产品,这些要求都合情合理,而安全一项更直指电池安全,这是当下动力电池能量密度越来越高所必须正视的问题。
另外,对非一线城市的电动汽车用户而言最头疼的充电问题,也被《规划》纳入考虑范围:一方面,继续加强充换电站的基建;另一方面,则要求提升其服务水平,提倡对应的商业创新,争取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
落实“节能减排”的初衷。发展新能源汽车,一方面是为了“造”长避短,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节能减排。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后者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更大。因而,本次《规划》提出了不少这方面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发展V2G技术;促进新能源车与可再生能源的协同;发展一体化智慧出行服务(可以理解为间接的节约);构建绿色物流运输体系。可以看出,尽可能减少能量浪费、提倡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将之推广至民用和商用等多种领域的思想,已经初具雏形。
对于最近刚刚开始被政策成规模鼓励的氢燃料汽车,《规划》只做出了一定初步要求:提高氢燃料的制备、储存和运输经济性;推进加氢站基建。从美国加州的小规模试点来看,即便有政策的支持,氢能源在短期内从制取到寻找加注点都还很成问题,技术上的突破也往往限于论文级别。在一切成熟之前,做出这样的要求并不能算偷懒。
最后就是“扩大开放和交流合作”的相关展望。嗯,怎么觉得丰田之前开放那么多专利就是在等这一波呢?其实,如果你一直关注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动向的话,就会发现早在这些规划还只是设想的时候,它们就已经开始了布局——问题来了,到底是谁成就了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