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在选择汽车的时候,考虑的因素包含方方面面,有价格、外观、配置、动力、内饰等等,颜色也在他们的选择范畴内,不过大多数人在颜色的挑选上主要是看个人喜好,殊不知,车身颜色也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

关于汽车颜色与安全性之间的关联,国内外很多机构都做了研究,我国在此方面最早的研究在2005年,那时大陆汽车俱乐部(CAA)与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ACL)联合测试,最终得出了结果:汽车颜色的视认性是影响驾驶安全的因素之一,视认性更佳的,更有利于驾驶安全。

那么何为色彩视认性?按照官方解释,其指的是“色彩能在多远的距离以及多长时间内被辨别的程度”,有点像是“一个人的辨识度”。

按照目前的研究结果,车身颜色视认性从好到差的排列依次是白、银、黄、红、蓝、黑。这又是为何呢?

这就不得不谈到一些心理学和色彩原理了。首先是颜色的胀缩性,生活中我们都知道“白色显胖,黑色显瘦”,这句常言背后就是“色彩胀缩性”在做理论支撑,它指的是颜色给物品带来的膨胀和缩小的视觉错差。

当车身颜色为浅色系的时候,颜色膨胀性会将车辆体积放大,看着更显眼。深色系则受收缩性影响,看起来会比较小,尤其是在雨天、雾天、夜晚等视线不清的时候,深色车常会被错误估计体积大小,有时还会不注意它的存在,继而引发事故。

再来是颜色的明暗性,这个相对来说更好理解一些,红色、黄色等都是明色系,而黑色、灰色、褐色等都属于暗色系。明色系的车辆相对亮丽,能让人一眼就辨认出来,而暗色系本身就比较黯淡一些,再加上色彩胀缩性的影响,暗色系的车辆看起来总是会显得更小、视觉距离更远、辨识度更低。不过暗色系车辆如果搭配一些亮色设计,视认性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最后是色彩的进退性。这个理论将色彩分为前进色与后退色,前者有红色、黄色、白色、银色等,后者有蓝色、绿色、黑色等。如果以红色车辆和黑色车辆作对比,我们会发现在同等距离下,红色车辆在视觉观感中会更近,黑色车辆会更远,形成前进、后退的差异。在实际开车过程中,如果是遇到红色、白色等前进色车辆,由于进退性原理,我们会与其保持更大的安全距离,从而提升行车安全性。

写在最后

颜色不仅仅是车主个人喜好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行车安全性造成影响。所以在了解以上理论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在喜好里选择更为安全的颜色。但无论是什么颜色,安全意识始终要具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