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高端品牌制胜,从来都不是靠所谓的性价比。

品牌和价格天花板是所有中国汽车品牌的痛,无数汽车厂家都在努力地去向上突破。但高端也好,豪华也罢,中国品牌很大程度上都是拼的性价比,近一步说就是尺寸价格比,依靠田忌赛马的策略,靠更大的尺寸,更高的级别,错位与低一级的合资车型竞争。

但是比亚迪汉(参数|询价)DM出现后,改变了这一点,中国品牌开始有资格与同量级合资品牌正面竞争。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竞争升级,不再依靠块头和价格优势

比亚迪官方并没有强调汉DM(参数|询价)的级别,是“中型”还是“中大型”已经不重要——反正这是部分媒体自娱自乐的划分方式,随意性大的很,厂家没必要被带节奏。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但从定价和尺寸上来看,汉DM的“尺寸价格比”已经与合资品牌站在同了一水平线上。汉DM 21.98万元的价格与尺寸相当的亚洲龙(参数|询价)、帕萨特(参数|询价)、君越(参数|询价)等车型处于同一区间。从这一点上来看,汉已经突破了中国品牌传统的竞争策略,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纵观车市,无论是吉利博瑞(参数|询价)、荣威950,还是以豪华品牌自居的红旗H5(参数|询价)、H7,无不是以更大的尺寸、更低的价格来与合资品牌竞争。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沿着这条走高端化的中国品牌全部折戟。

背后的原因值得深思。这种竞争策略,看似为消费者提供了高性价比的选择,但暗地里相当为车主打了一个标签——追求性价比。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讲,就是牺牲了车子彰显车主积极形象的属性。这不是不是一个高端品牌该有的样子,这样的策略,即使价格和销量实现突破意义也不大。

消费升级的浪潮下,车子承载了比代步更多的功能,人们买车不仅仅因为车怎么样,而是买了车之后,我怎样,我的生活将怎么样。品牌向上,应该给消费者一个积极的购买理由,一个能说服自己、也能让身边的人接受的理由。至少,不能呈现出消极的因素。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显然,比亚迪汉在这方面是成功的。汉DM不比尺寸相仿的合资车更便宜,这就给汉的潜在用户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即并不是因为贪便宜而选择一款车。但是,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凭空制定一个高价格,肯定没人会买单的。那么,汉DM是为什么有底气制定的这个价格?到底用什么理由说服消费者购买呢?

人车合一,动力体验超越传统燃油车

汉DM的基本功是非常不错的,造型、设计、工艺、配置、底盘操控等等, 这些都已经可以媲美甚至超越同级的合资竞品。但是,这并不是汉独有的优势,但凡寻求上向突破的中国品牌,在这些方面都不会做的太差。因此,这并不是汉DM的核心竞争力。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汉DM真正的核心优势在于,强大动力系统。汉DM基于比亚迪最新的DM-p技术,拥有321kW的最大功率,650Nm的最大扭矩,0-100km/h的加速时间仅需要4.7秒。其电动系统与内燃机系统已经融为一体,与普通的插混有本质的不同,总体上有几个独特之处。

首先是,它的加速能力有目共睹,4.7秒破百,莫论同级车,就是与一些高档性能车相比也不落下风。但这并不是汉DM最大的优势,与同样4秒级破百的车型相比,汉DM还有一个绝招,那就是加速响应快,无延迟。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单纯依靠内燃机驱动的车型,尤其是当今大行其道的涡轮增压车型,由于涡轮迟滞效应,从踩下油门到获得最大加速能力都需要一个反应的过程。而且升功率越高的车型这种效应就越明显,因为驱动涡轮全速工作需要更大的废气量,需要的时间也就更久,往往踩下油门半秒才开始发力,这个过程严重影响中段加速体验。

而汉DM由于有电动机加持,扭矩响应是毫秒级的,油门踩下去的瞬间,推背感就来了,真正做到动力随叫随到,体验绝非燃油车可比。即使在100-120km/h的高速状态,推背感也十足,高速超车游刃有余,真正让驾驶者体验人车合一的快感。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汉DM的价格并不比合资车便宜,但体验比同级合资车更好,这是买汉DM的很充分的一个理由。这相当于为车主打上了一个“追求极致的性能控”个性标签,代表着车主对生活品质有追求,不将就。而这样的形象显然可以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汉DM的动力系统除了响应迅速之外还有一个杀手锏,那就是持久性非常棒,不会像其它插混车型一样电量用光之后影响体验。

市面上在售的大多数插混车型,甚至包括比亚迪上一代产品,都有这样一个特点,那就是充满电之后,车子的动力非常好,而电量低之后,性能大幅下降,反差相当明显,给人感觉并不友好。

而汉DM的插混系统增加了一个25kW的高压BSG电机,可以利用汽油发动机富余的动力为电池充电。怠速时、滑行时、平缓驾驶时,总之只要不是急加速等需要汽油机全力提供动力的时刻,汽油机就可以为电池充电,这样一来就可以做到始终保持电池拥有充足的电量,同时又不影响动力输出,极速响应的动力性能始终随叫随到。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这是其它品牌的插混车做不到的,确实是技术壁垒。因为汽车的空间极为宝贵,可以分给电机的空间非常有限,想达到高电压和大发电功率,又不影响动力,技术上太难了。比亚迪,因为真正自主掌握新能源的核心技术,有包括IGBT在内的核心部件开发能力,加之比亚迪拥有全球领先的插混研发团队和丰富的经验,所以才能突破这一技术难题,成功实现了这一目标。

所以,汉的核心优势很明显了。它的动力性能体验,不仅自主品牌根本做不到,同级甚至更高级的合资品牌也做不到,这就是比亚迪的黑科技,这就是汉DM定价的依据,这就是让消费者放弃合资选择汉DM最充分的理由。

前途光明,但仍需努力

从目前的销售状况来看,汉非常火爆。上市不足一个月,订单总量已经突破3万张,产能严重吃紧。甚至论坛里不少网友开始抱怨比亚迪交货慢,等待期太久……

但我们要客观看待这种现象。这3万张订单肯定有不少迪粉和老车主升级,并不能完全代表正常的月销量。这3万张订单消化之后,汉能否继续现在的热销态势?笔者认为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比亚迪后续的营销方式。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如果汉DM想从合资品牌手中抢客户,真正突破中国品牌的价格天花板,首先必须不能再强调百公里2L油耗。2L油,是充满电的情况下、把电量几乎耗尽测出来的油耗,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意义不大。如果强调这一点,就相当于给消费者暗示这车对外接电源的依赖性很强,消费者也会联想到其它品牌插混的特性,从而担心没电之后体验会很差。但事实上,比亚迪汉DM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后续营销活动不能正确引导公众认知,汉DM说服消费者会有困难。

在这一点上,宝马和沃尔沃做的非常不错。沃尔沃把插混命名为T8,与内燃机的T4、T6一脉相承,暗示消费者,T8只是动力更强劲的版本。而宝马530Le的营销活动也聚焦于驾驶体验,告诉消费者这款车方方面面都超过传统的燃油车,因此530Le的销量非常不错,一度获得国内插混销量冠军,非限牌城市的销量也占很大比例。

汉DM,第一次让中国车与合资平起平坐?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那就是后续不要推出燃油版本的汉。如果燃油版出世,价格一定会拉到20万以内,将显著拉低汉DM和汉EV(参数|询价)的产品品牌形象,整个汉车系前期努力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想像一下,如果奥迪A3推出一款搭载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的车型,这会是怎么样的灾难……

汉DM已经有了和同级合资燃油车型正面PK的技术实力,也有了一个良好的产品品牌形象,可以说是中国品牌第一次与同量级的合资品牌正面PK。如果比亚迪的营销沟通策略得当,这将是中国品牌第一次真正的高端化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