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得比4S店便宜多了 这些正经新车到底什么来路?
有很多人买车都会纠结一个事情,那就是去4S店买好,还是去汽贸买好。稍微懂汽车行业模式的人或许知道,市面上所有新车(除平行进口)都来自授权经销商,也就说汽贸拿到的新车也是来自4S店。
可有个问题让很多人想不通,都是4S店的车,为什么汽贸就能便宜一些?这里自然会引起一些人的担忧,是不是汽贸的车有什么问题?但身边去汽贸买车的人并不少,也没听过什么关于车本身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汽贸和4S店车价相差悬殊的问题。
据我从老一辈的汽车行业从业者那了解到的信息,九几年汽车刚刚进入家庭时,卖车条件低但门槛高,条件低是指卖车不要划多少地建4S店,只要有个铺面就行(跟卖衣服差不多),展车有没有也无所谓,试驾就免谈了,要买车直接去仓库看(都是一层灰)。
门槛高是指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卖车,当时各省都有专门的汽车销售公司,这些公司并不像现在这样遍地都是,买车一般要跑到省城,换而言之,当年拿车不像现在这么简单。2000年以后,4S店模式开始普及,但当时4S店网点很少,只要拿到一个品牌的授权,就等于垄断了该地区。
这种躺着赚钱的日子,4S店自己享受就好了,怎么可能会跟汽贸分享?当时汽贸主要销售高端进口车,国产车很少碰。这种局面大概在2008前后开始扭转,当时国内汽车销量大涨,大量车企扩充产能,一旦产能上升意味着成本降低,但当时车价却没有下降,所以那会汽车利润非常可观。
车企产能上升总得把车甩出去,于是就开始大肆扩充销售网点,同时使劲往4S店压库存。而4S店都集中在市区,要消化这些库存就要让销售渠道下沉到乡镇,于是4S店就大力发展二级网点,凡是属于合作的二网可以直接从4S店那拿商品车做展车,但试驾还是要去4S店。
随着村村通公路再到汽车下乡政策陆续实施,二三线城市汽车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乡镇地区,于是二网(汽贸)开始吃香,经常有汽贸带着客户到4S店提车,这也说明当时4S店的车卖不动!
汽贸车价便宜是公认的事实,但问题是车都来自4S店。要讲清楚这点,可以从“南丰田北大众”这个现象说起,大家都知道北方大众和奥迪很好卖,南方丰田和雷克萨斯好卖,但是车企给南方的大众和奥迪定销量时可没考虑到这些,换而言之,汽车并不是按需生产。
市场都是从竞争对手那抢来的,大众在南方卖不过丰田,那大幅降价总能抢点客户吧!于是就造成不同区域新车售价不同。举个例子,北方奥迪A6L(参数|询价)好卖,但是当地又没客户想要的款式怎么办?去全国各地找车呗。
同品牌4S店内部找资源叫调剂车,但4S店之间相互找车利润很低,发板车价格也不便宜,所以宁愿你订车或者去别家买也不愿意调。一般4S店对某款车有信心,也不会轻易把商品车甩给汽贸,好比你做生意,感觉这批货有利可图,那么就算囤起来了也不愿意贱卖。
做生意都会误判,为了不让这批车放在仓库长草,就想把车马上甩掉,但是4S店往往有各种销售限制,比如只售本省,于是只好把车甩给汽贸,汽贸只卖车连发票都是4S店开的,所以汽贸本身就具有捡漏的性质。
汽贸买车会便宜,一方面是经销商库存高而且有诸多价格限制,另一方面汽贸本身没有仓储、售后、乃至很高的土地和店面建设成本,理所当然会便宜。这就好比实体店与网店拼价格,吃亏的总是实体。
除了上述客观因素外,4S店并不希望明着降价,因为大家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一旦某款车降价,持币待购的用户会越来越多,然后就出现越降越卖不动的情况。有些人认为事出反常必有妖,其实就是库存太高占用了太多流动资金,降价卖车让资金回笼而已!4S店也不希望货烂在自己手里,宁愿把车甩给外地汽贸,也不愿意把本地的价格打乱(有垄断性质)。
此外,4S店也有各种考核,规则由厂家定,一般主要考核销量,在规定时期内完成销量目标,就能拿到更多返点。受客观环境影响,有些4S店根本没法完成目标,所以只有临时抱佛脚保大弃小,如果这批车库存时间比较长,算上资金成本、仓储成本等各种成本在内,实际上是亏着卖给汽贸,不卖亏更多卖了亏一点,于是价格比4S店便宜,这种操作有及时止损的含义。
以前汽贸跨省拿车比较多,现在已经是跨市拿车,也就说很多4S店都面临库存高销量低的问题。一般省内拿车,汽贸都是从4S店开过来,这样又节约了运输费用,当你在某条高速上看到几辆新车挂着临时牌照飙车时,不要误会,这可能是准备交付给异地车主的新车。
汽贸和4S店买车本身差别不大,4S店相对而言体验会好一些,但4S店这种销售模式未必日后还是主流,现在不管汽贸还是4S店,卖车都难赚钱。至于买车去汽贸还是4S店,这个没法给建议,哪里方便哪里服务好就去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