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民用消费品中结构最为复杂的产品。一条完整的汽车产业链可以带动石油金属开采、交通运输、电子产品、零售、保险等多重产业的发展。汽车产业,无疑是一个聚宝盆,成为了拉动GPD向上飙升的支柱产业。

而中国的汽车工业起步较晚,想要赶超那些“抢跑”了几十乃至上百年的国家有些困难。这时,弯道超车成为了必要手段。电动汽车,无需太多工业底蕴,原理简单无需太多精密零件。早在2000年初中国就已定制电动汽车产业计划,直到7年前,电动汽车工业浪潮爆发。电动汽车这个名字显然有些低端,于是人们美其名曰新能源汽车。

最早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售价高达15万乃至20万以上,而实际的续航里程连100km都是个问题。“工业垃圾”的名字从新能源汽车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扣在它的脑袋上。

为了刺激产业发展,国家掏钱补贴车款。追随国家步伐就一定能挣钱。这时,一些嗅觉敏锐的“创业者”站了出来,他们响应国家号召,购买生产资质,融资建厂开始造车。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骗补贴也从这时起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另外一个标签。

2013年-2015年是新能源补贴最高阶段,一辆续航里程为80km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地方补贴全拿到就有6.3万,而一辆6-8米的纯电动中巴可以获得高达60万的补贴。面对如此诱惑,不少车企打起了歪主意。

骗补贴第一种常见方法为“左手倒右手”,新能源车企入股或全资成立汽车租赁公司实现自产自销,从中赚取补贴。第二种方法是电池供应商、车企、汽车租赁公司三者联手,利用电池没有专属的识别代号这一特点,销售后拆解电池再次匹配整车,实现一套电池拿多次补贴的骗补方式。

骗补猖獗了两年后,2015年年底国家大力查处,追回补贴后并对骗补企业处以补贴款50%的罚款。那些没有后台资本扶持的虾兵蟹将一命呜呼,而那些有点老底儿的车企也大伤元气。

2016年,新能源补贴政策做了一次调整。低续航新能源汽车补贴收紧,但依旧可观。经历了骗补整治后,没有人敢再打补贴的主意。但这些“精明”的创业者依旧有赚钱的路子——骗融资。

骗融资玩法比骗补贴多多了。入门级玩法请个大学刚毕业的实习生做一份百页的PPT,再加上三寸不烂之舌一顿忽悠。融到钱弄俩概念车继续忽悠。这种玩法比较良心,只坑投资人,不造工业垃圾坑害百姓也不污染环境。代表企业除了贾总的法拉第未来还有烧光了84亿造不出一辆量产车的拜腾。

中级玩法是融到钱后造势,并造一堆工业垃圾坑害百姓,靠公关把品牌继续拉高,暗中操作股市再割一波韭菜。这种玩法的比比皆是,而且大部分都还有酒喝有肉吃活的好好的。

高级玩法高风险高回报,不仅需要精美PPT和三寸不烂之舌,还需要过硬的关系网,官商勾结骗取国资。这种方法不需要费嘴皮子跟投资人挨个说,轻松骗到几十亿。但是被抓后基本上就是牢底坐穿。代表品牌就是王晓麟的“江苏赛麟”了。

2020年这个不偏不倚的闰年对国内新能源品牌来说是个拐点。首先,这是新能源补贴政策的最后一年,2021年后补贴将再次下滑10%-20%。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高考加分”又被砍了一刀。再者,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经济大滑坡,资本家在抛出自己的银子之前都要三思,资本市场的钱已经不是那么好骗。最后,特斯拉这样的新能源汽车品牌正在加大国产化进程,国产新能源汽车价格优势已不再明显。

2020年过后,新能源市场将尸横遍野。现在我们叫不上名字的新能源品牌以后也不再会了。最终,市场上留下来的又将是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