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兴起,不少自主品牌车企都喊出了弯道超车的口号,也引来了不少互联网大佬入局。如今的新能源车企中,已经不乏很多跨界造车的企业。从乐视贾跃亭提出造车计划后,蔚来、小鹏、威马,这些互联网领域的大咖,以及格力空调掌门人董明珠、恒大集团、富士康集团这些在国内鼎鼎有名的实业大佬都开始跨界造车。一时间新能源汽车仿佛成了零门槛,真正实现了人人皆可造车的目标。

近日,小米品牌连续爆出惊人消息,从前几天传出将借用长城汽车生产线合作造车,到随着而来的高管辟谣,让小米和汽车一时间被很人联系起来。但是辟谣还未完毕,小米就已经官宣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并由小米首席执行官雷军担任项目领队。同为手机市场佼佼者的小米已经大方承认造车计划,那么一直暗自蓄力的国产手机龙头企业——华为是否也该挑明造车之路了?

相信不少网友都在这样推测,但华为却紧随小米官宣,次日就在发布会上重申,华为将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中担任增量部件供应商,目的是帮助车企造好车。并表示目前华为即将上市30多个智能化部件。而且作为国内科技龙头企业,华为在芯片上的成就是世界共睹的,不仅如此,在未来5G方面,华为更有着超越大多数企业的技术。而这些技术跟智能互联汽车都是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华为在造车方面虽然隔行,却有着天然的技术优势,加上近年来国内汽车技术本身也有着极大的提升,华为完全有实力组件自己的汽车品牌,跟当下的主流电动汽车企业一较高下。

在不少业内人士所重视的造车资金方面,华为更是不存在顾虑。3月31日的发布会上,华为公布的2020年年度业绩中透露了,去年全球总收入8914亿元,其中净利润达到了646亿元,活动现金流就有352亿元。这样的雄厚资金完全可以平稳度过造车前期的烧钱阶段。

那么问题来了,既有技术实力,又不惧怕造车前期的烧钱过程,华为为什么甘愿俯首甘为孺子牛呢?在这里我们可以猜测一下,目前的新能源市场还处于上升阶段,对于这一新兴产品来说,整车的生产主要是外壳动力和科技智能化。而科技智能技术对于华为来说,生产整车跟做整车的供应商并无差别,汽车外壳的设计更是不存在问题。参考20年前的车型和现在的车型就可以看出,汽车外观一直在进行着更换,并且设计方面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难题。而动力电池不管是华为未来自己研发还是直接采用现成的品牌,都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可以说智能化汽车的核心技术华为并没有拿下,也就意味着华为作为车企供应商,在未来随时可以入局,并且凭借着前期的优势和品牌知名度迅速崛起。前期的韬光养晦不仅为华为规避了风险和无谓的尝试,也减少了部分企业对于华为的敌意和重视程度,待到时机成熟,华为汽车可能也会名正言顺的横空出世,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