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R这种新势力,和理想那种不太一样
汽车新势力,五个字,有人爱的发狂,有人对其不感兴趣,有人对其意见颇大。原因很简单,几年前市场鱼龙混杂,出了一大堆该出和不该出的事儿;几年前,风口在这,一大堆该不该造车的企业加入,最终存活下来的寥寥,死伤者惨重。
站在如今的时间点再看造车新势力,留下的有价值信息是:它们加速了汽车行业升级的节奏,自动驾驶、软件能力、智能网联、电动化、电池技术的新玩法等等,如今都倒逼行业发展并在某些层面取得抢跑。不好的点则在于,众多车企走上了新的同质化路线,众多车企在推出新车的过程中遭遇了质量问题、安全问题、信誉问题等,同时,也有很多跨界进入的企业比较盲目,造成了产能、资源等等的浪费。
不过,核心点在于,如今谋求在汽车产业中进一步发挥的企业们都深深的懂的了一个新的道理:在这个行业里,必须要尊重行业规律。
上汽R品牌,算是给了个好例子?
造车新势力这几年的发展路途中,实际上传统车企们也一直在聊如何创新变化的话题。当然了,这一点十分考验企业的高层战略能力和其自身的技术储备等等,所以,轻易说出改变的传统车企此前并不多。
但,到了2021年的时间点,那些完成了积累和思考的企业们开始了对外公布自己的故事。吉利、长城、大众、BMW、奥迪、梅赛德斯-奔驰、丰田、通用、福特等等,这串名单太长。如今,这份名单里又真正新填一员,一个一半熟悉一半陌生的名字,上汽R汽车。之所以说真正二字,因为之前一切都是虚的,现在它公布了自己的战略和相关技术路线。
重点如下:
1. 第一辆车,ES33,2022年下半年全球上市,它背后的思维亮点是与用户伙伴共创,至于效果,等最后实车出现再聊,那是个大话题;
2. 车型展出,同步技术亮点展出,官方名"R-TECH高能智慧体",背后逻辑是,数据决定体验、软件定义汽车,核心是满足用户需求给予灵活准备:硬件可以插/换/升级,软件可以买/卖/自我定义,电池可以充电/换电/升级;
3. 智能技术部分,与现有行业发展路线整体相同,几个比较亮点的官方数据信息是:通过自研算法+数据闭环,形成数字化的环境镜像;使用探测距离超500米、超300线的1550纳米光源Luminar激光雷达;使用PREMIUM 4D成像雷达,增加普通雷达没有的测高能力、精度提升、探测距离超350米;
4. 运算部分,量产应用英伟达NVIDIA DRIVE AGX OrinTM芯片,算力500至1000+TOPS;
5. 感知部分,激光雷达、4D成像雷达、5G-V2X、高精地图、视觉摄像头、超声波雷达;
6. 其他部分,解决现有电动车的一些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车内部分硬件能拥有即插即用和升级能力;动力电池能做到升级、换电、互充、充电等;
7. 安全部分,官方表示R汽车基于航空级标准,能实现L0级别零热失控管理,电池包因电芯问题导致的热失控概率控制在无限接近于零的范围内,做到永不自燃。
给这场盛大的发布会做一个总结,它所公布的信息,补齐了目前行业中传统/新势力车企们面临的几个核心问题:车辆的安全问题、新能源车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车内等智能配置的升级问题、自动驾驶方面的进步问题、用户与汽车企业之间的连接能力。
如果全部能够如其所言,最终原样落地,现在就可以给它下一个结论,什么特斯拉,不够R汽车的ES33打。
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关注这辆车和这家企业?
看完上述一系列信息,我觉得,对于消费者来说,会对这家车企和这辆新车产生兴趣,甚至考虑到它的外观设计风格,产生强烈兴趣。
那,产生了兴趣之后,我们再来聊聊关于这个品牌和这款新车将遇到的挑战和未来预期又是怎么样。
挑战在哪?
答案是,高目标与背后的执行力。上汽R的目标不可谓不高,自动驾驶方面从算力到芯片到感知再到硬件,很多方面都处于行业创新;动力电池的安全方面,永不自燃这个话题,当然非常之大。
每一个细节,上汽R都得砸进去更多的能量,尤其是资金以及推动行业的相关进步。2022年下半年将产品全面投向市场,相信整个行业都会对它产生疑问,"我一直在做,却还没做成的,倒要看看你怎么做到。"
300线+500米探测距离的激光雷达,量产难度极高,同时对于大规模量产的成本控制要求也极高。目前,市面能实现350米左右探测距离、低于300线的固态雷达,公开成本在1000美元及以上,同时大规模量产尚需时间。上汽R汽车在这个方面能行么?需要进一步观察
至于动力电池永不自燃这个话题,同样是需要上汽R给出创新解决方案尤其是如果它使用三元锂电池,这会是难题中的难题。
机会在哪?
机会在于,它能否真正实现。如果能够真正实现电池不起火+高阶自动驾驶(看现有法规是否允许)+硬件/软件/充电的可升级能力,那它会在面对其他车型的每一环节都有其他差异性优势。
写在最后:
上汽R品牌有没有其他优势?答案是有,因为它有造车的相关积累和经验,有产能,有场地,有工厂,有成熟的技术工人等等。这意味着它不必去按照此前一系列新势力的路线那样,去大量的寻求资本注入,为自己解决先期的大量基础问题。同时,上汽R品牌还能有经销商渠道、供应商渠道等一系列周边能力。
至于最终答案如何,现在没有人能给的了,要等它的产品最终落地,与其所说的预期之间是否有真正的协同,是否真正的完成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