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先要理清针刺测试的概念。国家《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2015年版(老国标)和2020年版(新国标),对针刺测试的目的、标准和测试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锂电池诞生之初,针刺测试就成为电池安全测试中的最重要的一种手段。时至今日,在锂电池针对安全的多达300多项试验中,公认最严苛的仍是针刺试验。

针刺试验是旧国标中的强制检测标准之一。然而因为这项测试太过严苛,行业中只有极少数企业可以通过,大部分企业无法通过,于是在2018年1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新国标征求意见稿里面,取消了单体电池的针刺测试要求。

新国标在今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不符合新国标的新能源汽车将无法进入工信部目录,无法正式上市销售。这也意味着,自今年1月1日起,大部分主流品牌都能实现对三元锂电池热失控后,热扩散的防护及控制,并非只有弹匣电池可以通过。(据了解,新国标实施后,新上工信部目录,采用三元锂电池的电动车,都能符合新国标的要求,并非只有广汽一家)

新国标里没有对电池单体做针刺测试的要求,新国标中的针刺测试只是测试电池系统热扩散的推荐方法之一,另一推荐法为加热法。新旧国标中的针刺测试目的不同,难度不同,考察维度不同,一个是强制标准,一个仅为测试手段,不能以通过了新国标的结果,断言自己可以通过旧国标针刺测试。

新国标实际是承认了电池可以发生热失控,也承认了大家都很难解决三元锂电池的热失控。新国标真正的考察指标已经变为了“逃生时间”,即在电池发生热失控后,给乘员留出不少于5分钟的逃生时间,在2021年1月电动汽车百人会上,比亚迪就曾呼吁将国标逃生时间标准延长至30分钟。

第二,弹匣电池确实在电池包系统阻止热扩散方面取得了进步,但弹是弹,匣是匣,弹和匣在一起安全,但要分开了呢?作为电池单体的弹,热失控没有解决(弹匣电池针刺后温度达到686度),还是一颗随时会发生热失控危险的弹药。而且电池系统的防护有老化和失效风险,根本上没解决,风险还是很大。

第三,电池安全的核心是电芯,弹匣电池针刺的是整包,并非电芯单体,明显偷换概念。发布视频里,由于是电池包,也看不到钢针是否真正刺穿了电池单体,是否扎穿扎透。如果真的有实力,那为什么不打开电池包,取出匣,拿出弹,像比亚迪一样专门做电芯的针刺测试呢?为什么要偷换概念、混淆两个完全不同的标准?真有实力就按老国标要求来,拿弹匣电池的单体裸刺,这样才真正有说服力。

第四,广汽并未对弹匣电池的正极材料进行说明,它究竟是523、622还是811电池?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按照镍钴锰的含量占比分为811、622、523,镍含量高低决定电池组的能量密度,镍的占比越高,动力电池组的能量密度越大。但镍的含量越高,电池的热稳定性就会越差,即越容易失控。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电池自燃事故频发,且以811动力电池居多的原因。市场上也渐渐开始回避高镍811三元锂电池,甚至开始倒退,采用多年前的低镍523三元锂电池。但对比三元和磷酸铁锂材料,如果三元不能采用高镍方案在能量密度上占据优势,为什么要选择三元锂电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