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改变?
“刺激汽车消费”已经清清楚楚地写入到了政府工作报告里面,是政府今年的重点工作之一,再结合“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来看,相信不用我多讲,各位大概都能预测到汽车市场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
不少新能源车企每月初都会例行公事发布上月的交付数据,我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整理了一下,2月份小鹏汽车交付了2223台,其中P7交付了1409台占销量过半;理想交付了2300辆,蔚来共交付了5578辆,比亚迪纯电动车(乘用车)的销量为7835辆。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五菱宏光MINI EV(参数|询价),上市200天,销量就突破了20万辆。我很好奇,平均每天卖出1000台车是怎样一种体验?
这再次证明了,只要找准定位,价格到位,什么冬季续航缩水,什么里程焦虑充电难,都是可以统统抛之脑后的。中国的消费者就是如此理性。中国普通老百姓千百年来形成的消费观念,是没那么容易改变的。“物有所值”是最基本的要求,一旦“物超所值”,那眼里就只剩下一个“买”字了。
价格真的相当重要,我相信除了五菱之外,特斯拉对此也相当有心得。每次价格下调都能吸引更大波的“新鲜韭菜”,牢牢地把定价的话语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自从春节前宝马宣布iX3官降7万之后,沃尔沃这周也把纯电动SUV XC40(参数|询价) RECHARGE的售价, 直接从原来的35.7万元起下调至29.90万元起,降幅达到5.8万。
豪华品牌这种新车上市不久就进行官方降价行为,在过去是非常罕见的,降价速度甚至比特斯拉还快。但毫无疑问,宝马和沃尔沃的降价行为都是迫不得已的。
面对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传统车企都定下了各种阶段性目标,例如宝马在今年1月份时宣布,计划到2023年,拥有25款电动汽车,其中一半以上将是纯电动车型,并且希望2021年的电动汽车销量增加一半以上。而沃尔沃前几天也发布了最新的战略目标:2025年实现全面电气化,纯电车型占比将达到50%,其余为混动车型;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所有纯电车型将只在线上销售。
Flag都立好了,自然就得挽起袖子加油干了。为了快速推动销量,“把价格调整到更合理的水平”就必不可少了。尤其在中国电动车市场上,传统豪华品牌的品牌溢价,真的已经无法和过去相提并论了。
中国汽车市场的“游戏规则”正在悄悄地改变。
当然,增加销量的办法除了降价之外,还有另外一招,就是推出更多的车型版本,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前几天,小鹏P7(参数|询价)和G3都同时推出了新的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标准续航版本,NEDC续航里程分别为480km和460km,其中P7后驱标准续航智享版(XPILOT 2.5+)的起步价为22.99万元,比同样搭载XPILOT 2.5+,NEDC续航586km的长续航智享版低了2万元,和没搭载自动驾驶辅助系统的长续航智行版价格保持一致。
同样是22.99万的价格,现在可以在长续航能力和高级辅助驾驶之间二选一了。不管最终有多少人愿意选择磷酸铁锂电池的P7,但至少有总比没有好。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成本优势,也让不少电动车都看到了向下拓展市场空间的可能性。
可能唯一让人略感遗憾的是,P7的最低入门售价没有因为磷酸铁锂版本的到来而降至20万元以内,估计是小鹏要为即将推出的新车型预留空间吧,但同样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的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标准续航升级版,起步价也就24.99万元。
2万元的差价,非常接近的续航能力,选特斯拉Model 3还是小鹏P7呢?这道选择题留给大家来回答吧。
不过说起特斯拉,很多人往往只关注到它的车型价格以及被马斯克吹上天的自动驾驶能力,而往往容易忽视它在充电便利性方面的优势。
就在“惊蛰”当天,特斯拉官方发布消息,特斯拉第6000个超级充电桩已经上线,共760座超级充电站已经覆盖全国300多个城市。
即使是不断自建超充站的蔚来和小鹏,在超充桩和超充站点数量方面,都还远远落后于特斯拉。现在越来越多人已经意识到,充电的便利性比续航能力更重要。而特斯拉在超充桩密度上的巨大优势,足以让大多数Model 3车主面对最高仅468km(NEDC)的续航能力,却没有太多的里程焦虑。
所以几乎所有电动车企业都在加快充电补能方面的脚步。我近日从蔚来官方那里得知,蔚来第二代换电站将于4月中旬在北京中石化加油站正式上线。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还记得上星期我在文章中提及李斌和中石化高层会面的信息,很多粉丝留言,以为蔚来是要在加油站里面建充电桩。现在终于知道答案了,蔚来首先建的是第二代换电站。
而按照蔚来李斌此前披露的计划,今年内全国换电站总量将要超500座,并累计建成 600 座超充站和 15000 根目的地充电桩。
按照此前得到的信息,蔚来二代换电站中,储存的电池包数量增加到 13 个,并且由于采用了全新的换电机构,不需要将车辆举升就能更换电池,换电效率大幅提升。相比第一代换电站,日换电的能力最高可以是原来的3倍。
相比起同级别竞争对手,蔚来车型的吸引力又增加了。
其实回过头来看,无论是特斯拉还是这些已经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的中国电动车品牌,已经逐步建立起自家的“护城河”了。我毫不怀疑那些传统汽车巨头们电动化转型的决心,电动车技术方面的研发能力、技术积累,以及极其雄厚的资金实力,但从目前这些国外车企巨头们的动作来看,短期内在中国市场上要赶超中国品牌,看来还真没那么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