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在4年前,奥迪与上汽集团突然宣布它们正式建立合作关系,于是引发了一场由一汽-大众奥迪和上汽奥迪上演的“宫斗”大戏,闹了大半年之后,以“三亚声明”作为暂时性收场。

正当大家早已忘记这件事的时候,上汽集团、奥迪、中国一汽共同发出在一则声明,宣布三方确立合作伙伴关系,这场“宫斗”大戏才正式落下帷幕,上汽奥迪也总算有个合法的“名分”。

“踩雷”原因:经销商不满其实,这场纠纷当中,反对声音主要来自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而一汽-大众奥迪在事件当中反而不是主角。“上汽奥迪”宣布成立以后,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联名反对项目的开展,甚至以拒绝提车作为威胁。

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意见之所以这么大,是因为奥迪方面没有关注他们的利益。由于当时一汽-大众奥迪的销售网络发展过快,导致各大经销商出现严重亏损,尽管当时(2016年)一汽-大众奥迪(含进口车)的销量达到589088辆,卖得很不错,三年来却亏损了280亿元了。而且,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还要完成2020年前达到100万辆的销售目标,当时来看,它们要承受巨大的压力。

“上汽奥迪”官宣以后,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第一时间就找到奥迪进行谈判,但奥迪方面的傲慢,直接将矛盾激化,才会发生经销商“逼宫”的事件。为了缓和事态,奥迪决定暂停上汽奥迪项目的推进。后来,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的态度也有所转变。2017年2月16日,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在三亚正式成立,并发布了《三亚声明》,提出了一系列的诉求。

而经过一轮谈判之后,2017年5月19日,CADA奥迪经销商联会、奥迪、一汽奥迪、一汽集团各方的意见达成一致,决定在将销量目标减至90万辆,并推迟到2022年完成,而上汽奥迪在中国销售不早于2022年1月。另外,奥迪在中国实行“一个销售公司管理一个网络”的发展模式,奥迪未来在中国销售和服务的产品,全部通过一汽-大众奥迪的渠道完成,上汽奥迪未来推出的产品,也只能通过一汽-大众奥迪的经销商进行销售。

至此,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总算同意上汽奥迪项目的建立,这场“宫斗”大戏也暂时告一段落。时至今日,上汽集团、奥迪、中国一汽再次发出声明,只是以上汽大众的角度向公众说明,上汽奥迪项目一直在推动发展,并不像传闻那样无疾而终。

上汽奥迪的妥协,并不吃亏这场风波当时,上汽奥迪看起来似乎是吃亏的一方,它们不但要推迟产品上市的时间,还得把通过一汽-大众奥迪的销售渠道把产品卖出去,这岂不是处处被掐着脖子吗?

实际上,对奥迪本身来说,这一切是它们可以控制的范围之内。一个新品牌从建立到产品推出市场,起码也得花个四、五年的时间做准备。虽然上汽奥迪的产品在中国销售的时间得推迟到2022年,但近几年来,它们并没有原地踏步,而是悄悄的推进项目的发展。比如,上汽大众安亭新能源工厂以及安亭第三工厂两座工厂的建设改造,实际上就是为生产奥迪车型而铺路;而上汽奥迪计划推出的首款车型——奥迪A7(参数|询价)L,也正处于路试的阶段,预计2021年8月亮相,2022年2月正式上市。

按照奥迪的尿性,它们的新产品通常要等好几年才能实现国产并推向市场,奥迪A7L哪怕延迟到2022年才上市,也完全符合奥迪的习惯,反正时间它们耗得起。至于上汽奥迪的产品要在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卖的问题,事实上也并不是问题,因为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只管卖车和售后服务,本质上不受一汽-大众奥迪的影响,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只是把上汽奥迪销售业务也揽过来罢了,所以并不会厚此薄彼。对上汽奥迪来说,它们可以省去重复建立销售渠道网点的成本,而且对奥迪来说,也不用浪费资源,对各方来说都是有利的局面。

最后做生意,本来就是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因此企业之间的合作,往往是利益博弈。但只要利益方向一致,也可以坐在一起慢慢谈妥,所谓和气生财,也就是这个道理。一汽-大众奥迪和上汽奥迪这场“宫斗”大戏最后能圆满收场,也算是皆大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