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国产车质低价廉的代名词?
文丨千红一窟
至今很多中国汽车人都无法忘记,早在2006年,中国汽车市场尚不繁荣时,奇瑞汽车的年销量已经高达30余万台,和彼时的大众汽车销量不相上下,而长城、比亚迪等自主品牌还“乳臭未干”。
那时的国人认为,奇瑞不仅是未来百姓之车,也将是自主品牌走向世界的希望。
遥遥十几年,南北大众在华年销量已经超过400万台,长城、吉利国内销量已经超百万,而奇瑞似乎还在原地踏步,从领头羊沦为二线,又从二线沦为质低廉价的代名词。2019年1-11月,奇瑞汽车累计销量为61万台,这和年初奇瑞定下的100万台销量目标还有极大差距,并且,这61万台是奇瑞整个集团的综合销量,并非奇瑞品牌。
从奇瑞旗下品牌销量占比不难看出,奇瑞的主力产品偏向于低端,目标是四五线城市中低消费人群;高端产品销量则一塌糊涂,并非奇瑞不想切入高端,尹同跃也从未放弃品牌拔高的战略规划,但事与愿违。
意料之中,2020年奇瑞捷途的销量呈现增长,年销量达到12万余台,艾瑞泽也有不错的成绩,这类车型被市场认可的最大特点就是价格低廉,但质量问题也层出不穷,是投诉榜的常客。高端层面,奇瑞星途1-11月份销量仅为15724台,星途LX(参数"询价)累计销量5835辆,星途TXL(参数|询价)累计销量9889辆,惨不忍睹。
这已经不是奇瑞迈(参数|询价)向高端道路的第一次失败,从2010年之前的瑞麟、威麟,到后来的观致,奇瑞数次战略失误,亏损不断加剧,负债率一直高达75%左右。
汽车是商品,对于商品而言,质低价廉路线本就是饮鸪止渴,短期能虽能提振销量,但对品牌折损却也巨大,无奈,奇瑞似乎已经骑在了老虎背上,不持续发力低端市场则不能保证销量业绩,但品牌的低端标签一旦形成,则高端之路阻上加阻。
奇瑞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原因多且复杂,很多奇瑞老粉看到企业日益颓败,都嚷嚷着尹同跃下台换帅,然而,这又怎么仅仅是尹同跃一个人的锅呢。
体制弊端、贪腐成风
奇瑞身为地方性国企,曾经官僚风气严重、腐败层出不穷,从黄华琼到上海大区经理一条龙腐败,这几年关于奇瑞内部腐败的新闻报道已经见怪不怪了。“攘外必先安内”,我们为何不见民营车企有严重的腐败案例?一个是老板给国家打工,一个是老板给自己打工,手腕怎能一样!
奇瑞的资产构成复杂,背后牵扯很多利益链条,裙带关系凸显,直接导致其无法从市场公平择优零配件。
例如奇瑞臭名昭著的减震器故障,多年不增完善,为何不把掉南阳淅减踢出供应商目录?其中道理不难揣测。
不过,奇瑞如今已经不再是安徽芜湖了,几次“卖身”失败后,奇瑞终于被青岛五道口拿下,并且直接被拿走了51%的股权。我们只能期待在青岛五道口的改革下,奇瑞能完成“蜕变”。
产品线混乱,毫无延续奇瑞旗下产品众多,曾经单品就 多达近30台,产品线算得上比较混乱了。更要命的是,奇瑞优秀的产品毫无延续性,当年的A3,旗云2,旗云2经典车型陆续停产,瑞虎5停产后造了瑞虎7(参数"询价),瑞虎7还没整明白又来了瑞虎8(参数|询价),产品内斗内耗严重。
多生孩子好打架早就已经行不通了,尹同跃也曾经下决心攥紧拳头发力,历史总重复上演,决策得不到最终的落实,成了一句空头话。
编时至今日,奇瑞在消费者心中已经形成了质低价廉的标签,品牌如何拔高仍旧一片乌云。如果青岛五道口不能给奇瑞带来根本性的体制和管理改革,那么投入的144亿元不仅不够奇瑞还债,甚至将失去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