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电池日放了什么大招,大众电动SUV已经到来
这周的电闻又如期而至了,最近新能源界最受关注的大事件便是特斯拉电池日,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特斯拉的股票却在电池日当天却大跌6%,200亿美元市值瞬间消失,马斯克干了什么天怨人怒的事?
★电池日,期货满满
其实马斯克也没有做什么飞叶子之类的出格事,只是相对于他在社交媒体上吹的牛,电池日发布的东西似乎水了一点,没有干货,两相对比使得资本市场期待落空了而已。但这场电池日没有亮点吗?并不是,反而十分炸裂。
来看看这信息量满载的PPT:
续航提升54%,动力电池成本下降56%,动力电池每GWh的产能建设成本降低69%。这是3年后将达到的成果。虽然是期货,是PPT,但这PPT也有些恐怖,超过了电池行业的发展趋势曲线。
为了做到这些提升,特斯拉分了5个小目标:
1、4680无极耳电芯
我们知道,特斯拉用的电芯和国内的车企路线不同,是一颗颗小小的“5号电池”,一辆车上要装上千颗电池,无疑给管理和空间利用带来的麻烦(比如电芯本身的壳体便是一种浪费),因此特斯拉也一直想将电芯做的更大一些,从18650升级到21700,这回又升级到了4680。
这串数字指的是电池直径46mm,高80mm,体积一下子膨胀了5倍多,简直成了一个饼干桶。其作用好像采用了CTP/大模组技术,把原来5节电池干的活让一节电池包了,省了许多附件。当然,成本和安全上的考量也制约了电芯尺寸的无限增大。特斯拉的研究显示,46mm是一个平衡点,就好像汽油机上0.5L/.每气缸的黄金排量一样。
此外,新电池还改进了结构,取消了极耳结构。极耳的作用是连接电池中一圈圈的正负极板,传输电能到外界的通道。特斯拉取消了这一连接件,改让极板与电池盖板直接连接,大大提高了电能的传输面积,缩短了传输路径,从而减小了电阻,减少损耗和发热。这一做法无疑提高的电池的生产难度,因此特斯拉估计需要3年时间才能实现量产。
新电池在保持能量密度的情况下,4680电池使功率密度提高20%,电池成本降低14%,续航里程提高16%。
2、集成式底盘
从Model S(参数|询价)到Model 3(参数|询价)到Model Y(参数|询价),特斯拉一直致力于减少车上的零部件数量,将各种功能集成在一起。
特斯拉将底盘规划为三个部分,前后两部分是直接铸造而成的大型单体,而中间部分直接放入电池,既是电芯的壳体,也是车身的结构件。
从PPT中可以看到,特斯拉同样采用了CTP理念,电芯直接成包,没有中间结构模组(上边红色部分)。马斯克表示这种结构比传统汽车强度更高“新结构下的敞篷都比传统硬顶强”。
这项创意并不只是特斯拉的想法,之前的《电闻》便报道过宁德时代开发电池与车架融合的集成式底盘。而且,比亚迪的刀片电池似乎在这种结构中大有用武之地。
新的集成式底盘使电池包成本降低 7%,整体续航提升 14%,整体减重 10%,制造底盘所需零件减少 370 件。
3、无钴高镍正极
早在大半年前,比亚迪还在渲染自己刀片电池的时候便有消息称特斯拉同样要采用无钴电池,后来随着特斯拉与宁德时代针对磷酸铁锂电池的合作曝光之后,特斯拉的无钴电池就被认为是磷酸铁锂路线。可马斯克却在电池日告诉大家,你们错了。
特斯拉的无钴路线并非磷酸铁锂,而是将三元成分中的钴消除,用镍代替。高镍虽然有利于能量密度的提高和成本降低,但镍的高活性降低了电池的安全性。为此,特斯拉采用了新型涂层和添加剂来解决这个问题。
新正极使整体电池成本降低 15%,整体续航提升 4%。
但是宁德时代811电池的前车之鉴历历在目,特斯拉自身也表示仅在高续航需求的产品(Cyber/Semitruck)上使用高镍电池,其他车型仍会使用含钴电池与铁电池。
4、 硅负极
作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与碳同族相邻的硅,很早就有人想要将其用于制造电池负极,硅能量密度极高,远高于石墨,但是硅在电池循环使用过程中会发生破坏性的膨胀,因此没有实际应用的案例。
因为电池日预热时放出的海报背景就是硅纳米线,因此有猜测认为特斯拉会使用Amprius公司的硅纳米线技术。结果没想到马斯克使用的却是生硅阳极工艺通过降低硅含量,并包覆弹性离子粘结物来阻止膨胀。
这套新的工艺下制造成本降低5%,续航提升20%。
但就目前而言,石墨作为负极还没有到达极限,锂电池能量密度的短板仍在正极材料。硅负极还是技术储备一般的存在。
5、无停顿生产线
最后一项是生产工艺流程的改进,特斯拉将大量分离的制造环节整合,减少物料转移的时间,比如取消电解液制成溶剂的环节,而是将固态的电极粉末直接压进电芯的卷膜,从而打造了不停顿的生产线,1条产线即可达成20GWh的产能,效率是之前的7倍。
到2022年,特斯拉要自产100GWh的电池,到2030年,这一数字要成为3个TWh
有了这些成本降低与续航提升,使得电动车的动力与储能系统的总价达到甚至低于燃油车的水平,使得特斯拉在三年后将有能力推出售价2.5万美元级别的入门级产品。也就是之前一直传闻的“Model 2”。别忘了,马斯克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成为电动车世界的王,他想革了燃油车的命。
特斯拉并非定位高端,最早的Model S和Model X(参数|询价)只是因为在当年只有如此高定位的车型才能够支撑得了电动车的高成本,马斯克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普及电动车,特斯拉的核心车型一直是有普及基础的3.5万美元的Model 3,在Model 3打败3、4、C之后,卡罗拉(参数|询价),高尔夫(参数|询价)就得小心了。
最后还有一个重磅炸弹,也是离我们最近的——Model S Plaid开启预定,预计2021年末交付。13.99万美元,国内售117.49万元,一辆Taycan(参数|询价) 4S的价格,就能够买到一台千匹马力,百公里加速2.1秒, 量产车中毋庸置疑的第一,0-400米小于9秒,最高车速320km/h,EPA续航837公里(NEDC续航可能破千)的无敌猛兽,Lucid Air难受了呀。
没错,电池日公布地这些技术、产品都是期货,只是,有一点值得注意,马斯克拿出来的期货哪一次没有兑现呢。
结尾再插播三条特斯拉的相关新闻:
1.特斯拉充电站完成318国道全覆盖。特斯拉沿着318国道陆续开设了多个充电站点,包含两座超级充电站、11座目的地充电站(慢充),平均每154公里就有一座。从而打通了成都至拉萨的充电线路,电车进藏不再是难题。
2.特斯拉推出了增强版辅助驾驶。限时至9月30日,现有车主可以用半价(3.2万元)获得目前大部分特斯拉已实现的自动驾驶功能如:自动辅助变道、自动辅助导航驾驶、智能召唤等。
3.美国东部时间周三上午,特斯拉还遭遇了一次网络中断事故,特斯拉车主无法使用APP连接汽车进行解锁上锁等操作,此事影响范围波及全球,也导致特斯拉股价再次大跌超过10%。收报380.36美元,相比8月31日的历史高点498.32美元已经跌去了一个大众。
★大众ID.4在美首发上市
说到大众,虽然大众首款MEB平台的纯电车型ID.3因为软件问题推迟大半年,直到最近才开始小批量交付,但这并没有影响大众推新车的脚步,ID.4就在日前于美国首发并公布售价开启预定。首发车型为中配的ID.4 Pro,售价39995美元(约合人民币27.2万元)并可享受7500美元联邦补贴。
如果说ID.3是电动化时代的高尔夫,那么ID.4就是电动化时代的途观。其三维尺寸分别是4585*1852*1636mm,轴距2766mm,略小于国产加长后的途观L(参数|询价),与探岳(参数|询价)相当。内饰设计与大众现款车型有较大区别,一块5.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盘和10(选配12)英寸的触控中控屏组成了极简的内饰。
首发的ID.4 Pro采用了一台204马力的单电机驱动后轮,0-100km./h加速时间8.5s,最高车速160km/h。82kWh(可用容量77kWh)的电池包可以提供402km的EPA续航,换算NEDC工况预计超过500km。支持125kW快充,5%-80%补能时间38分钟。将于2021年第一季度交付。
之后ID.4还将推出采用更小电池包和动力系统的入门车型以及搭载302马力双电机四驱动力系统的ID.4 AWD Pro。
ID.4的竞争对手无疑是Model Y,目前来看,ID.4在续航、动力、科技感等方面并不如Model Y,但大众品牌背书的产品制造工艺、质量、售后保障以及更加便宜的售价会成为其主要竞争力所在。
ID.4将由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分别引进国产,根据工信部的公告显示,国产车型仅在造型上略有区分,整体尺寸没有大的变动,动力系统同样采用204马力单电机,NEDC工况续航555km。其将于10月22日国内首秀。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Route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