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谁来定义汽车?软件还是架构?
正如安卓与ARM,浩瀚架构是引发一系列创造的“创造”,浩瀚架构让软件100%定义汽车成为可能。
在智能进化体验之夜上,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发布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Sustainable Experience Architecture)。智能汽车由软件定义,而架构的意义是承载软件,孕育生态;架构的开放与包容,承载和激发软件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浩瀚架构是吉利从汽车制造商向出行服务商科技转型的重要成果,标志着吉利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进入系统推进阶段。
在北京车展前夕,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以下简称安总),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以下简称林总)接受媒体采访,就SEA浩瀚智能进化体验架构对于吉利的重要意义以及领克品牌的发展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
“以用户为中心。未来我们是要靠体验、靠技术致胜”
汽车正在由燃油时代进入纯电时代,智能电动车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研究用户(尤其是年轻用户)的需求已经成为各家车企的核心任务。如何以用户为中心来运营企业,并进而改造组织架构,以适应未来的市场发展之需,这些是吉利当下的关键点。
安总:从整个汽车工业发展来说,现在已经开始进入第四个发展阶段,从传统汽车或者燃油时代进入纯电时代。在这一背景下,传统以机械为主的汽车,单纯以交通工具定义的汽车,实际上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转变。同时,随着互联网技术、互联网经济的发展,也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汽车的使用场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围绕这些特点,新一轮汽车发展阶段,对于吉利,对于中国汽车工业,都是很好的机遇。
吉利控股集团总裁、吉利汽车集团总裁、CEO安聪慧
我们怎么抓住这个机遇期?一个是企业的成长发展一定要顺应整个时代的变化、技术的变化和消费者、消费趋势的变化。同时,围绕这些变化,我们组织和文化也要发生变化。如果想把好的产品、好的技术提供给消费者,那么企业战略、组织、文化是最重要的支撑。实际上我们已经在这么做了。
我们内部都有用户思维,每个人都从用户的角度开发产品、搭建组织架构、建设和完善我们的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以用户为中心。昨天的发布会,本质上是我们对未来汽车的思考和理解,特别是从用户层面,无论是硬件,还是是软件。我们昨天尤其讲到了安全的问题,包括纯电安全、信息安全,这些都是跟用户息息相关。
安总:昨天发布会我所讲的就是吉利对于未来汽车的思考、规划和认知。我们的核心诉求还是始终围绕用户。昨天讲的吉利在变革其实只是很小一部分,而涉及到我们未来在电动车的规划和实践,我想过几天在吉利展台上继续与大家分享,让大家看到吉利品牌是如何进行自我变革的。你刚才讲产品的优化,大家看到这些年吉利在产品研发方面的一些实力和能力,确实速度很快。
当然,我们有些东西还是要修整的,比如说吉利品牌,我们未来不光是产品数量的问题,我们要看的是单车在细分市场的表现。我们会修整一些规划,总的来说,使我们更有竞争力,不简单靠数量,未来我们是要靠体验、靠技术致胜。我们拥有更好的技术,我们始终思考,电动车不能为了纯电而纯电,未来的汽车是什么样的?我们要从全方位、立体化来思考,从硬件层、系统层、生态层全方面布局。
有些战略的问题,在过程中需要不断修整。坦白地讲,我们原来讲过“蓝色吉利行动”,我们要全面电气化,从技术和产品上完全实现。48V,我们全系都有,全世界应该是第二家,本来应该是第一家,但我放在第二个。为什么?因为我觉得要为其他品牌起到引导作用。随着我们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的不断发展,我们也会结合市场,以用户为中心,站在用户角度考虑,这就是一个转变。其实,我们还有很多想法和东西没有实现,但归根结底,目的还就是想得到用户的高度认可。
▼
软件如何定义汽车?
软件定义汽车不是绝对的,更多的是软件和硬件的协同和融合。安聪慧认为:“从硬件层到系统到生态层,是一个全面包含的有机整体,我们认为这才是汽车架构的未来。要软硬结合,硬件软件化,消费者的体验才会更好。”关于SEA架构的意义,安聪慧做了这样的阐述:“互联网技术迭代很快、变化很快。比如未来六年我们软件层面要不断迭代,这可以做到。但是支撑软件的硬件能不能支撑得了,怎么支撑?因此,我们不仅在新车方面要进行软件可升级的预埋,同时也要考虑硬件方面可更换。这需要更系统性的思考与支撑。这是浩瀚架构将具备的优势。”
安总:目前有多个品牌都在使用浩瀚架构,在开发不同品牌定位、面向不同细分市场的产品。当前,首发车型在领克品牌,但其他的品牌也都在开发之中,所以明年下半年开始,基于浩瀚架构的各个产品都会投放市场。之所以其他品牌现在没有对外宣布相关信息,因为涉及到各个品牌的各自规划,以及市场运营策略的问题。所以,我们在昨晚的发布会上,也没对外发布其他品牌相关信息。我相信未来大家会逐步看到。
关于软件定义汽车,本质是对于未来汽车思考的问题。传统汽车主要以硬件为主,靠机械架构、电子架构支撑。现在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5G、半导体、新型电池等各方面技术的发展,对汽车的未来,不能从传统意义理解成一个简单的机械架构和电子架构,它实际上包括了硬件、软件的高度融合。
现在说软件定义汽车,但是软件承载基础是什么?软件整个生态很大,客户要很好的体验,怎么把软件和硬件结合?中间要有系统层。所以从硬件层到系统到生态层,是一个全面包含的有机整体,我们认为这才是汽车架构的未来。要软硬结合,硬件软件化,消费者的体验才会更好。比如我使用的手机,此前和华为交流过,手机的硬件里其实有预埋,两三年时间不断装一些新的应用软件、新的APP,手机得到不断更新升级,从而获得很好的体验,在这背后有很强大的硬件支撑。手机无论是芯片、算力、存储,算力总是可以得到进一步优化,源自硬件层面预埋,在使用周期里使软件方面有很好的体验。但是汽车和手机不一样,汽车难度远远高于手机。
吉利的目标,就是要把汽车做到跟手机一样能迭代,这个问题我们在7、8年前一直在思考。大家认为手机是一个移动终端,汽车更加是一个移动终端。手机它使用周期一年、两年,它有预埋,不断系统的优化、不断的迭代,有比较好的体验。汽车的使用周期平均在6年以上,这六年时间里面,整个互联网的变化、软件的变化都很大。要如何保证汽车在其使用周期里面都有好的体验?这需要新的思考。
先讲软件这一块,怎么有很好的体验。手机的软件是非车规级的,车规级要求最高。曾经有芯片供应商说可以先把手机芯片给我们先用,我说我不敢用,虽然在一定环境情况下会有好的体验,但汽车的使用环境是没有特定之分,手机在30多摄氏度的太阳直射下,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自启保护措施关机,我在黑河也做过实验,到室外用手机拍照,到第三张、第四张照就不出来了直接关机了。汽车能这样吗?显然不行。
回过头来,我们围绕汽车该怎么去定义?要系统性的、全面性的来思考这个问题。传统汽车都是把汽车最完美的时候交付给用户,主要源于汽车在硬件机械层面的考量。软件层面,现在已经有基于电子架构上实现的一些软件迭代,改善了体验,但是我们认为还不够极致。
互联网技术迭代很快、变化很快。比如未来六年我们软件层面要不断迭代,这可以做到。但是支撑软件的硬件能不能支撑得了,怎么支撑?因此,我们不仅在新车方面要进行软件可升级的预埋,同时也要考虑硬件方面可更换。这需要更系统性的思考与支撑,这是浩瀚架构将具备的优势。
▼
节能和纯电都重要
吉利对于汽车市场的判断是,纯电汽车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替代燃油车,因此安聪慧务实地提出:“节能汽车和纯电汽车,两个技术同等重要。”在这个思维的指引下,吉利系统性地规划了从48V到HEV、PHEV等一系列节能汽车产品。
安总:节能汽车和纯电汽车,两个技术同等重要。因为纯电汽车不可能在短期完全替代燃油车,这肯定是不现实的,燃油汽车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空间。吉利很早就对两条路线有清晰的认知和规划。节能汽车从48V到HEV、PHEV都属于混动,取决于高低电压、单双电机。在混合动力这块,吉利一直在开发双电机相关的技术。我们开发7DCT的时候,开发了P2.5系统,这套系统是单电机的,能够跟7DCT有很好的供油性,但对于在中国城市拥挤道路使用来说,它的表现会略低于双电机。我们这个系统今年年底会投放市场,也会全面出口欧洲。领克在欧洲上市的产品实际上就主打HEV和PHEV。
明年,我们新一代GHS2.0系统会投入使用,拥有专用的混动变速箱,专用的混动发动机等。结合吉利对节能汽车的理解和认识,以及这么多年的努力,我相信下一步一定会给大家非常非常满意的结果。这套混合动力系统我们也会和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包括昨天讲到的系统层和生态层结合,一定会带给在大家更好的体验、更低的油耗。
围绕纯电,我们也是相对独立的团队在做,包括从产品的规划开始、研发到制造,现在我们的设备已经在调试阶段了,等到合适时候大家可以到我们纯电工厂去参观。此外,还有营销、渠道、服务,以及包括补能充电等等,这是一套相对独立的体系在运行和管理。
▼
“我们都是考生,用户、市场才是考官。”
尽管领克汽车近期的销量稳步提升,领克05(参数|询价)、06的销售也逐步向好,但是林杰依然觉得还没有达到预期。在完善产品体验,增强用户交互等方面,林杰对自己和团队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林总:我们都是考生,用户、市场才是考官,领克一直在行进的路上。领克品牌的确凝聚了整个集团之力,也是集团最重要的一个战略品牌,承载很多使命,我自己认为目前的成绩还是不够好的。“两万”是我们内部做了一个动员会,在今年疫情下,我们认为一个一个“小胜利”不断积累就可以让我们走向更大的胜利,我们的目标也是从一个月、一个月来进行提升的。比如我们销量要稳住1万辆,夺取1.5万辆,挺进2万辆,都是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做,任何东西都不会一蹴而就,其实各位媒体老师也是看着我们品牌从无到有,一点一滴做起来的。做高端品牌的确不容易,没有一个强的产品力的支撑肯定是没有希望的。
吉利汽车集团副总裁、国内销售公司总经理林杰
另外就是刚才讲到的05,我在这里也想分享一下,05上市之后的确给我们渠道伙伴提振了信心,对于今年整个领克销量的增长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到目前为止,领克05的订单已经超过2万多辆,交付也有1万多辆,现在月均的订单都是在4、5000辆。而且现在70%多的领克05用户选择的车型都在20万以上的价格段,以halo车型为主,这就给我们整个渠道带来信心,给整个领克品牌向上带来信心。
另外关于06,我们希望通过06这个产品进一步扩大领克市场的朋友圈。领克06(参数|询价)现在订单情况也很不错,自预售至今,订单量已达5000+。它跟05的用户群体是完全不重合的,06更多吸引一些包括日资品牌的用户,从增向对比来说,流入量还是蛮好的。但06受制于今年的疫情,上市前的传播期给的比较少,所以它还是在蓄能的过程中,我们对06的销量还是有期待的,但是我们现在不提具体的目标,就像讲05一样,我们相信只要脚踏实地去做,把产品做到极致,把用户研究透,跟用户交朋友,然后沟通起来、互动起来,肯定会在市场上有所表现。
▼
领克有一个精神,就是挑战一切惯例
领克ZERO concept的亮相,让市场对于领克的产品、服务都充满期待,而ZERO的提出,也让人对于领克的命名规则感到好奇。对此,林杰表示:“关于命名,领克有一个精神,就是挑战一切惯例。”
林总:领克品牌在打造初期就已经确定,是新时代的高端品牌,新就是我们当时定义的三个方面,第一是全新的审美,第二是全新的体验,第三是新能源。另外关于命名,领克有一个精神,就是挑战一切惯例,就是规则不是前面人给你定的,而是你要自己去创造的,而且要自己去改变。在命名规则上的确我们也听到很多媒体老师的声音,包括一些用户的声音。现在整个对比下来,我们01、02、03、05这些命名,对用户来说是能够记住的。一般用户选择产品,可能比我们在座的人更简单一点,所以在命名体系方面,我们认为领克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我们也不准备改变,我们觉得有些东西还是需要有自己的性格,这是一点。
第二关于纯电系列,纯电系列的用户跟燃油车用户使用的场景是不一样的,我们肯定要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做出改变。因为我们整个组织包括架构的一个核心点就是我们要围绕用户,肯定要为用户而改变,在车展以后,我们会陆续发一些信息分享给大家。
另外,我们在不断地做用户调研,现在已经完成了两轮用户调研,我们有自己的APP,很多媒体老师也有我们的APP,我们现在的用户量超过34万,APP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00万,原来传统汽车品牌做不到这一点。在跟用户交互上面已经发生很大的变化,我们通过APP建设了解用户的需求,了解用户需求之后我们也做了新能源的调研,发现很多的领克车主,他们渴望自己的第二辆车可以是纯电的,他们觉得搭配使用更是他们未来出行的理想方式,所以领克品牌的使命就是持续不断地改变出行,让人们热爱出行,我们没有任何改变,我们是按照原定的战略、品牌使命在不断地推进。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