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酒就一直贯穿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无论是朋友聚会、商务、还是各类宴会等,总能见到酒的身影。在觥筹交错之间,就可以进一步巩固感情,又或者促成了商务合作等。所以你说酒是好东西吗?酒确实是好东西,但它也是有“副作用”的。因为酒精会麻痹人的大脑神经,让整个人变得反应迟钝。而如果这时候去开车,那绝对是万万不可。

根据国家《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规定:车辆驾驶人员100ml血液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并100ml血液酒精含量小于80mg为饮酒后驾车;车辆驾驶人员100ml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80mg为醉酒驾驶。两者标准不同,在处罚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暂扣六个月机动车驾驶证,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处拘役并处罚金。

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汽车保有量逐年在增长。在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下,交通安全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之一。而酒后驾车导致的交通事故,虽然只占全年交通事故总数的2.5%左右,但千万别以为自己会是幸运的那一个,酒后驾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机率非常大。交通部的统计数据表明,近年来我国因驾驶员酒后驾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平均每年有25万余起,造成约5万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近13亿元。

这死亡的5万人背后,是数以万计的家庭的悲剧,而一切皆因酒后驾车而起。醉驾入刑从2011年实施已经有近9年时间,但因醉驾而锒铛入狱的人还时有出现,交警设岗查车查出来酒驾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为什么在明知道国内酒驾醉驾会被大力处罚的情况下,为什么仍然有不少“铁头娃”去以身试法?我认为这是一个人社会责任缺失的表现。酒后驾车这种行为,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不负责任,也是对他人生命安全及财产的漠视。同时也说明,部分驾驶人员的法制观念淡薄。

其实不止是国内对酒后驾车的行为在进行严厉打击,国外对酒后驾车行为也同样在大力查处。近日,“战斗民族”俄罗斯就想了这么一个办法。据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2日报道,为有效遏制酒后驾驶行为,俄罗斯联邦工业和贸易部计划年底前在所有汽车上安装一种名为“酒精锁”的装置。当这款安装在汽车上的酒精测试仪从驾驶员的呼吸中检测到酒精时,这一装置就会自动锁死汽车,让车无法启动引擎。俄联邦工业和贸易部计划年底前制定举措,鼓励汽车生产商安装这一国产装置。目前,政府部门已邀请仪器生产商和汽车生产商等代表举行会议,以征求他们的意见。

这一建议在俄罗斯社会引发热议。汽车生产商认为,这一装置的价格在2.5万-12万卢布(1卢布约合0.1元人民币)之间,价格不菲,这会增加汽车生产成本。有驾驶员称,这一装置存在缺点,不该被强制安装,如香水、口服液,甚至玻璃清洗剂的味道都可能影响测试效果,导致驾驶员被误认为是喝了酒要开车。此外,如果车上有乘客喝了酒,也可能造成汽车发动机被锁死,给驾驶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也有民众认为,俄罗斯人爱喝酒是出了名的,安装“酒精锁”对喜欢酒后开车的人能形成有力的震慑,从而遏制酒驾行为。

先抛开成本不谈,单上述那些含酒精的物品就有可能会触发“酒精锁”,给车主在用车上带来不小的麻烦。另外这种装置只要被切断电源,其实也是形同虚设。就好像有些车的ESP无法完全关闭,但只要去拔掉电源“强制关机”即可;还有就是存在让没喝酒的人替醉酒的驾驶员去吹气检测及启动车辆,然后再由醉酒的驾驶员驾车等这些BUG。所以增设这个所谓的“酒精锁”,实际应用起来效果可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

其实“酒精锁”就算大量装车应用,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另外就是配套的法律法规也要跟上,比如代替醉酒的驾驶员吹气启动车辆,需承担连带责任等。真正实用的“酒精锁”其实就是驾驶员本人。但凡喝了酒之后开车前,想想被交警抓获后的后果,或者可能发生的交通事故,那么那些曾经酒后驾驶的人里,应该绝大部分人都不会去选择酒后驾驶。酒驾的驾驶员被交警抓现形,驾驶证就被扣住半年,造成出行上的不方便。而醉驾的驾驶员被抓后则要承担刑事责任,从此留下违法犯罪的案底。

另外,现在是公元2020年,不是公元前2020年,现在有一种职业叫代驾。如果喝了酒车又不方便丢在那里,请记住一定要找一位代驾小哥来开车,这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负责,同时也是为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的着想。拒绝酒后驾车,是每一位驾驶员的必修课。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