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满身槽点,国家为何还要大力推广?
在汽车市场上,电动车是一个极具话题也极具争议的物种,它话题的广泛性可以从汽车领域聊到电子领域,而它的争议之大也让对汽车和电子产品稍有了解的人都能说上几句。
电动车虽然早于燃油车诞生,但绝大部分的汽车历史篇章却由燃油车主导,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电动车诞生之初没有解决续航的问题。虽然电动车在诞生之初的续航并不理想,但同时期的道路情况也并不理想,所以糟糕的道路也极大制约了人们的出行范围,这时电动车续航差的弊端并没有被显现出来;伴随路面硬化的技术越来越成熟,道路平整度得到大幅提升,人们的出行范围也得到大幅扩展,这时,电动车续航短的弊端也就被加倍放大。此时人们转而将目光投向了补能更方便,续航更占优势的燃油车辆,就这样,人们对燃油车的偏爱持续了一百多年。
但在近些年,电动车又逐渐回归到主流视野,而且有很多传统车企也都参与到电动车的生产研发中来,国家对电动车的补贴力度虽然在逐年减少,但总体上还是呈支持态度,此外资本市场对电动车的未来也非常看好,只要上市的电动车企业,貌似都能获得不错的市值表现。虽然政策和资本方面,电动车的光鲜程度远超燃油车辆,但电动车一百多年前遗留的充电时间长和续航里程不足的问题,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并没有得到根治。而电动车的冬季续航也成为无数车主心中的痛,再加上电动车时而发生的自燃和爆炸事件更是让广大消费者有些看不明白,为何电动车的表现并不靠谱,国家却还要大力发展电动车辆?难道是国家被电动车环保的表象蒙蔽了双眼?
其实,国家对电动车的大力推广主要在于两方面原因:
1、能源压力导致需要推出可替代石油的新型能源;
伴随我国汽车产销的大幅增长,我国对石油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但问题在于我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较少而且国内每年的开采量根本不够国内消费,这直接导致我国2020年的原油进口量占比超我国原油总量的70%。
这意味着我们的能源供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石油输出国的制约,而为了摆脱这一制约并保证国家能源安全,我们就必须寻找一种新型能源替代传统石油原料,这时电能便成了一个成本不高但可替代性较强的能源方式。所以,国家对电动车的大力推广,并不是因为电动车的环保,而是出于能源安全的角度考虑。
2、内燃机以筑起技术壁垒,我们需要另寻他径;
虽然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仍以内燃机为主要动力来源,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自主品牌都掌握了内燃机的整套研发技术。欧美国家因为经历了完整的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所以他们也积累了足够丰富的内燃机经验,与此同时他们在内燃机技术领域也筑起了超级高的技术壁垒以及专利壁垒,而这一技术和专利壁垒的高度几乎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望不到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20世纪50年代,我国汽车工业几乎是一片空白的时候,美国的V8发动机已经非常成熟并装备在绝大多数民用车辆上。
再看看我国汽车市场的现状,自主研发的V6、V8发动机除一汽还有些关于它们的消息之外,其它汽车企业根本听不到大排量多缸发动机的消息。而自主品牌目前主攻小排量发动机的主要原因也在于,小排量机型相对简单,与节能关系并不是太大,但这种大排量多缸机型往往才是体现国家工业综合实力的发动机机型。当然,说这些并不是在贬低自主品牌,只是想说明发动机领域的技术壁垒确实已经非常之高,而我国因为没有参与第一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也直接导致整个工业体系落下了比较大的功课,短时间内难以追赶。
但是电动车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希望,虽然欧美国家在燃油车领域确实领先,但在电动车领域大家基本处于同一起跑线,电机和电池技术目前都没有形成绝对的技术壁垒,所以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想要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也不是没有可能,比亚迪研发的刀片电池在安全方面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而国家对电动车的扶持也是想让自主品牌汽车企业能尽快找到一条追赶甚至赶超欧美发达国家的道路,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国家对电动车的扶持也完全能够理解。
通过以上,相信各位朋友对电动车的认识也有了新的看法,而电动车目前的瓶颈也正在于电池技术,如果动力电池能在补能以及储能方面有质的飞跃,那么电动车的普及也将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