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说好,为什么车企偏不用?
以前做车评,经常会说一句,这车没有配CarPlay,车机使用体验一般。有一个底层问题,用户风评普遍说Carplay好用,这个东西到底好用在哪里?
这个话题,首先要从CarPlay出现的年份说起。2014年(是iPhone 5的时代)苹果把先前的车载iOS服务正式更名为CarPlay,同时更多的车企决定接入苹果生态。这一年,应该算CarPlay的元年。然后我们再回忆一下,那些年的普通汽车车机,是个什么样子。
举宝马5系(参数|询价)的例子,F18的iDrive里有导航。那些年咱们的共识,车机自带导航,生活在另一个次元。跟着它走,还没越过山丘,就把自己搞丢。一个不好用的车机,里面至少存在三大矛盾,一、手机端先进算力跟车机端垃圾算力间的矛盾;二、手机端先进APP跟车机端垃圾APP的矛盾;三、手机支架是好用,但人普遍有用更大屏幕的追求。
苹果就是找准了这些痛点,逐一击破。CarPlay的原理,就是投影。把手机上相关内容,用适合车机端的形式,投影到车机屏幕上。说得直白一点,数据线一插,车机是在使用手机的算力、运行手机端的APP。原厂车机,退化成了一块显示器。所以,总结CarPlay方案的优势,大概是这样的:
1.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用苹果手机算力,使用优秀的iOS生态,什么算力不足、APP优化不到位,不存在的。而且,算力和APP,会随着换手机和APP更新不断迭代,不会过时。
2. 即插即用秒上手。音乐歌单跟手机同步、可以用手机设置导航目的地,学习成本基本为零。
CarPlay看起来这么优秀,按理说,各品牌应该趋之若鹜。但是中国品牌,尤其是新势力造车,为什么对这东西越来越冷淡?我觉得核心是野心。辅助驾驶功能越来越强,未来车机应该有更丰富的使用场景,车机端也会是巨大的流量入口。希望放在CarPlay上,相当于把未来交到别人手里。
把场景入口拿捏在自己手里,现在大概有两种解决方案。一种由车企主导,像理想、小鹏这些定位相对高端的汽车,直接拿现阶段最先进的车规芯片,高通骁龙820A(当然,跟手机没法比,已经落后三四年了),做了一个“平板”。CarPlay里能实现的听歌、导航,“平板”肯定一样不少;CarPlay实现不了的看视频、语音控制车辆功能,“平板”一样能实现。
这种方案的优势很明显:
1.自家的产品,可以对自家开放操作权限,语音交互可以控制相当多的车辆功能。比如小鹏P7(参数|询价),可以用语音控制,切换驾驶模式、打开充电口......
2. 依托应用商城和小程序,有大把三方软件可用,车机更有第三屏的味道。
问题当然也很明显,硬件的迭代是难题。这个高通骁龙820A的芯片,是三四年前安卓旗舰机的芯片,按照摩尔定律,每18-24个月,芯片的性能提升一倍。大家可以大体算一下,三四年之后,那时的芯片性能,是不是把820A按在地上摩擦?
车这类大宗商品,用三年、四年只能算刚开始,如何保证芯片算力始终能打,是这类车机的问题。特斯拉的解决方案是换芯片,像2018年3月之前生产的Model X(参数|询价)和Model S(参数|询价),可以花2500美金,把中控芯片从英伟达Tegra 3 升级为英特尔Atom A3950。中国品牌以后怎么解决这个问题,是考智慧的。
另一种方案,是手机厂商,像华为牵头做的Hicar。我大体研究了一下,Hicar在功能性上,基本是CarPlay的安卓版翻版,优势和缺点,也没太大区别。在Hicar的官方演示视频里,使用的车型是新宝骏RC-6(参数|询价)。导向很明确,相对便宜的车型,自己拿新芯片、做优质车机,成本太高。不如依托Hicar,用手机的算力和APP,做顺手的车机,顺便圈住安卓用户的流量,花小钱办大事。
最近,因为汽车变了很多,我也变了很多。一两年前,我还对自动泊车嗤之以鼻,觉得XX才会用这样的功能。实在想不到,我现在就变成了那个XX。公司买了四辆新势力,每次开它们回家,真是懒得自己停进车位。汽车在这个年代里剧烈进化,有些知识体系,需要重新搭建。这是第一份学习笔记,说说车机。整个系列会连载下去,大家想了解什么内容,评论区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