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亦不短。2011年3月21日,上汽大通正式成立,来到2020年的尾声,很快将迎来它的第一个十年。十年磨一剑,所有的厚积薄发都喷涌而出。上汽大通也确实是这样,但也不完全是这样,欣喜之余依然需要虚心地保持初衷继续前行。

今年的12月3日,随着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参数|询价)缓缓驶出整车报交线,“初生牛犊”的上汽大通MAXUS完成了一大里程碑,其第50万辆整车下线,向世界展现了何为“大通速度”。

11月销量创新高,但要思考如何打“长久战”

除了产量飞速增长之外,其实上汽大通今年的销量也不俗,尤其是11月份的销量,达到了17,977辆,创造月度销量历史新高。与之今年14万的销量目标已不远,毕竟今年1-10月份上汽大通累计销量便突破了10万辆大关,加之11月接近2万辆的表现,今年有望完成目标。

但与此同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才能保持销量持续增长。即使上汽大通在制定销量目标并没有类似一年翻一番、两番等过激做法,但上汽大通MAXUS明年的销量目标也来到了20万辆。

一年提升6万辆销量,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6万销量平均下来,也就相当于在今年的基础下每月增售5000辆车。这对于一个站在全新节点的车企,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既然上汽大通MAXUS能够定下该目标,自然有其因与信心,那么,驱动上汽大通MAXUS的“发动机”又是什么?很多人都说是“大通速度”,源于上汽大通成长与发展的速度,但我并不完全认同。

产品矩阵完善,却缺乏爆发力

事实上,一个车企的发展,终究需要回归产品与服务。上汽大通的产品矩阵极为完善,覆盖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其中,包括MPV、SUV、皮卡、轻客、房车等,覆盖了多个细分领域。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汽大通还有新能源车型,包括了燃料电池在内的多种能源的新能源车型。

可问题也正在于此。尽管车型阵容完善,在轻客、MPV等细分市场也有些名气,但却始终缺乏一款明星车型。我认为没有一款产品力出色的明星车型,对一个车企而言,其品牌力是处于劣势的。

况且,上汽大通旗下不少车型产品质量问题频发。在汽车投诉网上就能看到很多关于上汽大通动力系统等通病问题,比如较为热销的G50、G10等车型也逃不掉发动机抖动、故障灯常亮、转向柱异响等问题。事实上,除了G50、G10之外,像D90、T60也有类似的问题出现。

产品质量始终是基础,一旦产品频繁出现问题,也就意味着触发了用户信任危机的“开关”。无论是哪个品牌,产品的质量对车型、对品牌的影响都不可忽视。

C2B个性化定制的初衷与态度的“自相矛盾”

就如上文所提及的,产品与服务关乎一个车企发展的命脉。上汽大通在服务方面是有特色的,谈及个性化定制,上汽大通C2B模式的初衷就是从用户需求出发。从用户角度出发,通过定制的模式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据悉,上汽大通MAXUS可在20多天内完成定制车型从下单到交付的全流程。

这种模式听起来似乎还不错,可遗憾的是上汽大通并没有贯彻到底,其售后的服务态度与之“自相矛盾”。从投诉案例来看,不少消费者反映其售后态度不好。其中一个T60车主的案例,便因为三元催化器堵塞问题始终得不到彻底解决,而在投诉描述中提到售后的服务态度极差等字眼。

有言必有因,这一点从投诉案例的状态栏也能看出端倪。上汽大通的案例基本上是处于“企业处理”,即使是几个月前的投诉案例,如今来到今年的年尾,上汽大通厂商也并未给出答复,这个小细节便能够看出一个企业的态度。

汽车网评:上汽大通MAXUS有速度不够,品牌力与服务态度亦不可或缺

一个诞生接近10年的汽车品牌,一场宣称“大通速度”的高速发展,一个产量跨越50万辆大关的车企,是时候要调整了。发展之路不在于速度有多快,而在于与时俱进、可持续输出。而可持续发展、可持续输出的动力源泉则来自于产品质量、品牌力,以及对用户的态度。

很显然,上汽大通MAXUS近几年的发展步伐加速了,但也把一些初衷落在了路上。当然,用户并不希望上汽大通MAXUS把这些初心落下后,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