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号称是纯电动汽车的“噩梦”。如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是下一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化竞争的主要方向之一。

进入冬季,经常能看到一些号称续航五六百公里的纯电动汽车(EV),行驶里程大幅衰减,可能只剩下不到一半。
不久前,一篇关于北方地区的EV车主,因冬天到来,遭遇无尽的苦恼,传遍网络——耗电不敢开空调,里程被来自西伯利亚的冷风吹跑……各种问题接踵而至,让路过的燃油车都感到心疼。

不论是外来的和尚特斯拉,还是本土的蔚来、比亚迪、小鹏等,都难以抵抗这刺骨的寒流,成为人们调侃的对象。没有人管你市值几千亿美元,还是几千亿人民币的纯电动车制造商,寒潮面前,终于人人平等。

因此,谁能够在里程、充电和基础设施焦虑逐步得到解决后,缓解广大的北方地区冬季续航难题,那么它就可以打开更广阔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近日,在与北汽新能源工程研究院副院长代康伟的交流中,她表示冬季表显续航里程减少主要有三大因素:首先是温度降低导致电池里面化学物质活性降低;其次是由于EV的空调系统耗电,不像油车是借助发动机的热量供暖;第三则是冬天空气密度和传动系统阻力增加,也可能导致电量衰减加剧。

为此,北汽正通过研发新技术,解决冬季EV使用的痛点。一是超低温冷启动,利用低温下电芯内阻增大的特性,通过高频大电流脉冲充/放电实现快速加热效果;二是全气候电池,该技术通过给电芯间镍片通电生热的方式,快速向电芯传热使其升温。

今年1月,北汽蓝谷在黑龙江进行了低温测试,电池温度从-18℃到18℃仅用了300秒左右。

作为“电老虎”的空调系统,代康伟也表示,市场上常规热泵系统有一定环境温度局限性,一般只能适应-10℃以上且效率会随温度降低而降低;而目前比较前沿的技术是二氧化碳热泵,能做到零下30℃依然可以工作,并且采暖效率比现行效果高30%以上,续驶里程可以提升15%。

据她透露,北汽蓝谷正在做这方面的技术储备,已开展实车测试,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不仅如此,北汽蓝谷还研发出了一套极寒技术群,包含驻车保温、远程充电保温、电池速加热、矩阵闪充、低温行车能量自适应、能量智能回收、超低温热泵空调系统等,提高低温下的整车续航里程和充放电能力,以及产品市场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1~11月,北汽蓝谷销量约为2.47万辆,产量约为1.24万辆,处于去库存阶段。而随着与麦格纳合资的蓝谷麦格纳,也就是ARCFOX(极狐)品牌,开始向中高端发力,作为中国新能源整车第一股和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公司,北汽蓝谷也许能在经历大起大落后,找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