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晚,奥迪中国官方发布公告称,奥迪、中国一汽、上汽集团达成共识:未来,上汽奥迪产品将由现有一汽-大众奥迪投资人网络进行销售相关服务及售后服务。上汽奥迪则在问题解决后积极筹备2022年初上市的首款产品。

至此,一度难产的上汽奥迪算是告一段落。

有意思的是,在奥迪发布公告后不久,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在各自的官方媒体上也先后发布了两份新闻稿。

一汽集团宣布未来上汽奥迪产品将由一汽-大众奥迪现有经销商售卖;另一方上汽集团则宣称未来上汽奥迪产品由奥迪在华经销商售卖。

同一个结果,两种不同的表述,其中含义耐人寻味。

我们不妨来仔细品读一下两家发布的新闻稿:一汽奥迪的新闻稿中颇有点“宣示主权”的味道,尤其是在奥迪中国官方新闻中,奥迪浓墨重彩的介绍了和一汽集团合作的三个细节:合资引进PPE平台,由一汽奥迪经销商售卖奥迪在华所有车型,未来引入一汽奥迪国产车型扩充至12款。而上汽奥迪,只是一带而过地介绍了产品上市时间。

对于上汽奥迪销售渠道的细节,一汽和上汽似乎含糊其辞,言之不详,似乎在避讳什么。有一点可以肯定:上汽获得了奥迪某些车型的生产权,上汽奥迪项目终于落地;一汽获得了更高级的奥迪车型PPE平台;奥迪仍保留了统一品牌、渠道、产品。三方皆大欢喜,各有所得。

对上汽奥迪诞生历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渠道之争是上汽奥迪的焦点。对于这一结果,一种解释是未来可能是上汽奥迪的车型在一汽奥迪4S店里卖,也有另一种解释是上汽奥迪可以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但必须由现有的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投资人来建立。两家的销售会分开,但售后是在统一的渠道中。

从大众中国的行事风格来看,后一种可能性更大。一汽奥迪4S店的投资人将投资开上汽奥迪的4S店,跟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类似,只是上汽奥迪的店必须由一汽奥迪的投资人开,保证了原来一汽奥迪4S店投资人的利益。

对于这种有话不好好说,百般别扭的“一个结果,两种表述”,局外人很容易懵圈。其实,这是奥迪、一汽集团和上汽集团三方利益妥协平衡的结果。

早在2016年11月,上汽集团就与奥迪签订了不具约束力的协议,双方拟合作生产销售奥迪品牌汽车。不过,该消息传出后,很快就遭到了来自一汽奥迪经销商的强烈反对,并与奥迪高层展开谈判,明确反对上汽奥迪项目。为抵制上汽奥迪项目的落地,一汽奥迪经销商甚至还以“停止奥迪新车的进货”、“要求奥迪赔偿数百亿”的代价进行谈判。

经过反复的博弈及协商,2017年5月19日,一汽集团、奥迪、一汽-大众及奥迪经销商联会四方在闭门会议中就《三亚声明》的诉求达成共识,确定未来“一个销售公司和一个网络”。协议主要有四点:四点:1、各方努力确保2022年实现销量90万;2、第三方不早于2022年1月在中国销售销售;3、在中国一个销售公司管理经销商网络,将由该销售公司定义网络标准,现有奥迪经销商都将获得该销售公司授权;4、奥迪公司未来在中国销售和服务的产品全部在当前的一汽大众奥迪经销商在现有有展厅和服务区域提供销售和服务。

随着三方新闻稿的发布,上汽奥迪渠道之争似乎尘埃落定了。但是笔者不敢过于乐观,目前三方妥协的结果很不稳固,上汽奥迪未来危机重重,随时有“爆雷”可能。

笔者注意到,上汽大众在官方声明中额外添加了“上汽奥迪将构建创新商业模式,并即将在现有奥迪投资人网络内开启全国合作伙伴招募活动,为新车上市销售做好准备”这句话,这也意味着虽然整体销售渠道被划定在现有一汽-大众奥迪的销售网络中,但挑选渠道的主导权仍在上汽奥迪手里,上汽奥迪也并未丧失渠道话语权。如果一旦一汽奥迪的投资人利益受损,他们随时都有“揭竿而起”的可能。

据了解,未来上汽奥迪或将采用独立的管理模式和商务政策,与一汽奥迪的管理模式和商务政策孰优孰劣,这也是未来“爆雷”的导火索。

目前得到的消息是,A7L将是上汽奥迪首款量产投放的车型。该车最早于2021年第三季度开启预售,并将于2022年初正式上市交付。

将来奥迪的车型如何在一汽奥迪和上汽奥迪之间分配,也是考验奥迪智慧的环节,如果把握不好平衡势必引发矛盾。

一汽和上汽的明争暗斗由来已久,从2007年一汽大众引进海外新一代帕萨特(参数|询价)B6改名迈腾(参数|询价),打破了只有上汽大众拥有B级轿车的局面,引发了迈腾帕萨特之争,到后来的上汽大众SUV车型热销,一汽大众干瞪眼只能跳脚眼红,现在又到了奥迪时代。

就像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互为对手一样,未来上汽奥迪和一汽奥迪的较量博弈也不可避免,我们吃瓜群众一定会有好戏看,而奥迪作为最终受益者也一定会大发其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