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大通MAXUS,一家有着“悠久”历史的上汽全资子公司,很多人不解为何说一家2011年成立的公司有悠久历史?其实MAXUS品牌的历史可以回溯到1896年,该品牌曾隶属于英国LDV公司,2009年,上汽集团收购LDV公司及旗下MAXUS品牌,此次收购还诞生了另一个广为国人所知的品牌,荣威。

说回大通MAXUS,这个在欧洲也享有一些美誉的商用车品牌,在刚进入国内市场的时候,也曾一路高歌猛进,而且凭借MAXUS品牌影响在海外也有一席之地,2017年,上汽大通海外销量总计10,165台。

也许是商用车的成功让上汽大通有信心杀入乘用车市场,2015年从“上汽商用车公司”更名为“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正式进军乘用车领域,在产品上布局了G10、G50、G20等MPV产品和D90、D60等SUV产品,这些才是大部分消费者所认识的大通产品,毕竟商用车一般消费者并不关注。

漂亮数据的背后,隐忧已现

上汽大通MAXUS 10月销量达15,577台,同比上涨36.35%。其中,国内单月销量11,852台,同比上涨29.60%;海外市场单月销量3,725台,同比上涨63.45%,海外市场累计销量已超8万台。这个成绩还是很亮眼的,不过这其中仅轻客家族销量达6,011台,皮卡销量3,925台,那乘用车的销量有多少?别忘了上汽大通MAXUS还有房车和特种车,虽然体量不会很大,但这么算下来五款乘用车的销量也就五千多台而已。

参考一下数据更详细的9月份销量,国内销量11,292台,上汽大通MAXUS乘用车销量仅4415,也就是说我们绝对大多数消费者印象里的上汽大通MAXUS的销量还不到其公布的品牌销量的一半。

具体来看一下9月数据吧,毕竟已公布的各项数据比较全面。目前上汽大通MAXUS乘用车的主力是G50,这是一款主打家用市场的MPV,市场上最主要竞争对手有传祺M6,那M6 9月份卖了多少?5155辆,一款竞品车顶了全部的销量,而且这还不是同类产品中销量最好的。

主力车型产品力不足,质量频出

上汽大通MAXUS G50(参数|询价) 9月份卖了多少?2179辆!作为上汽大通的销量之光,大通G50的销量为何如此可怜呢?

G50手动挡全系配备了一台1.3T三缸发动机,作为平衡燃油积分的产物,三缸机因为先天劣势而具备噪音大、抖动强、平顺性差的问题,长时间使用后耐久性也要比四缸机差一些。尽管如今三缸机已经在技术上进行了诸多改良,但大部分三缸机依然同四缸机存在一定差距,更别说在消费者心中的差距。

同1.3T三缸机搭配的7速干式双离合变速箱也是荣威i6(参数|询价)和荣威RX5(参数|询价)身上所配备的那台。这台变速箱因为抖动大、顿挫感强而备受吐槽。这样的动力组合的确不容乐观,而这也成为了上汽大通MAXUS G50躲不开的短板。

在上汽大通MAXUS 推出D90之后,就开始以“C2B”为噱头,并称有“上万种方案”可选。然而,月销200余台的销量证明了并没有多少消费者因为这个噱头而去入手D90。但是开发的自选程序不能浪费啊,上汽大通MAXUS G50也将C2B作为了一大卖点,为购车者提供了自选配置模式,还自称“首创C2B模式”。

这个首创对于上汽大通MAXUSMPV车系而言也许是第一次,但放眼乘用车市场并谈不上首创,采用C2B造车的车企早有多家厂商进行过尝试,咱就不提那些豪华品牌,长城汽车、长安汽车甚至众泰等都推出过C2B模式,虽然能够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对于消费者而言也是件好事。但C2B对厂家各部门配合、技术水平以及产能搭配要求极高,所以一般走量车型不会采用,更多的是提供一些选装包来弥补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而且更关键的是C2B的客户会面临较长的提车周期,说白了,噱头大于实际意义。

单单这些也不至于让G50销量如此,最大的问题是质量问题,来自车质网的投诉数据显示,G50除了方向盘卡滞、空调问题、发动机噪音大等影响使用的“小毛病”外,甚至还存在“自燃”的情况,而且几次自燃的挺新的车,也就是说不会涉及到零部件老化的问题。

作为一款销量并不高的产品,上汽大通MAXUS G50的品质问题却并不少,这显然为其销量下滑埋下了伏笔,而且关于上汽大通MAXUS的售后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在汽车投诉网的数据中,关于上汽大通MAXUS的投诉,2019年共收到10宗投诉,其中6宗没有回复,占总投诉的60%。2020年上半年,共收到6宗,但全部没有回复。上汽大通MAXUS所有的53宗投诉中,完成率仅为22.64%,回复率仅为24.53%,满意度仅为22.64%。从数据中便可知道上汽大通MAXUS对于消费者的态度了,可谓是毫不在乎。

试问,一个连车主的投诉也能爱理不理的企业,对于售后服务必定难以保证。因为投诉的数据证明了该企业对车主诉求的重视,对车主充分的了解与沟通才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显然上汽大通MAXUS的态度是并不在乎。

SUV领域开局不利,难有起色

至于D90和D60两款SUV车型,原本在国内车市大环境下,理应撑起一片天空的,但一个历史最高销量1727辆,一个1185辆,而9月份的销量,前者219辆,后者甚至都不过百,仅79辆。

上汽大通MAXUS的首款SUV,D90当初厂家给的定位是硬派全尺寸互联网城市SUV,这就是一个自欺欺人的伪命题。

先说全尺寸吧,很多自主品牌厂家都有拔高产品定位的习惯,这样能给人一个高性价比的感觉,但也别太夸张了。能称得上全尺寸的都有哪些车?丰田的红杉,凯迪拉克的凯雷德(参数|询价),林肯的领航员,你想想他们的块头,你再看看D90,车长5005mm,人家丰田兰德酷路泽车长5095mm都没敢自称全尺寸,中大型SUV而已。

硬派和城市,这两个词本身就很矛盾,非承载式车身和整体后桥,的确是硬派越野的底子,这样的底盘结构重心都比一般轿车结构承载式车身都高很多,何况弯道的安全极限明显是比其他车型低的,这样的车身素质你给我说你是城市SUV?但说你是硬派越野吧,没有中央差速器,仅顶配有后桥差速锁,而且210mm的离地间隙不算高,2950的长轴距,以及接近角离去角又都会造成拖累,总之高不成低不就。

这种不清晰的产品定位,对于消费者而言并不友好,即使加入了“C2B”的噱头也无济于事,再加上发动机抖动、车机无故死机等等各种质量问题频出,销量一路下跌也是难免。

D90没能打开上汽大通MAXUS的SUV之路,去年上市的D60虽然产品力上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从设计到配置已经接近主流SUV市场的产品,按说应该有机会了,不过1.3T+MT以及1.5T+ DCT的组合,本身素质就一般,放在这样的车上,动力表现很差,而且驾乘感受很一般。消费者试驾一下就会打消了购买的欲望。

对于一个在乘用车领域存在感并不高的品牌来说,上汽大通MAXUS并没有太多的营销,常见的也只是一些国际会议的官方指定用车,再就是实际意义不大的“C2B”了,对了,还有D60上市时的改名为“迈克萨斯”引发的争议,那应该是上汽大通MAXUS知名度最高的时刻了。为了包装这一命名,上汽大通MAXUS总经理王瑞还神乎其神的注解了MAXUS的命名意义,MAX与US的结合,前者代表无限之意,后者则代表用户,但这和“迈克萨斯”有什么关系,谁听到“迈克萨斯”会想到您的解释?说白了,不就是东施效颦想学丰田把“凌志”中文名改为“雷克萨斯”,难道这样就更与国际接轨?

不知道是厂家对于自己的产品太过自信、还是所谓的“崇洋媚外”,也或许是的确就不会做营销。

对危机意识不足,后期发展堪忧

核心技术永远是一个企业发展的命脉,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终将会被大浪淘沙。上汽大通就缺少核心技术,上汽大通目前唯一能当宝的,便是所谓的“C2B”定制化了。

前面说过了,C2B对厂家各部门配合、技术水平以及产能搭配要求极高,那个C2B大家可以自己去官网试试看,并不是真的定制,就是给你一些配置、配色、装饰供你挑选而已,这种定制化别的厂家又不是没做过,有拿着当产品亮点的吗?

说白了,还是没有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只能在其他方面动脑筋,小编还记得,G10刚上市的时候还存在因发动机进气口位置过低,涉水时容易导致发动机进水的设计缺陷,这完全不是一个成熟的车企会做出的事。尽管后期的G10将进气口位置做了调整,但类似这样的设计缺陷和质量问题在上汽大通这却不是个案。

曾在上汽大通MAXUS的某宣传稿中看到一句话,大意是:由于定位就是国际化和高端路线,上汽大通MAXUS在智能网联、新能源、智能驾驶等前沿技术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准的研发能力。还将以智能驾驶、智能网联、全品类新能源、下一代电子架构、智能座舱等技术储备赢得未来市场。看上去挺厉害,仔细一看:研发能力,技术储备,也就是说别人都用在量产车上了,你现在还没着落?

上汽大通MAXUS D60(参数|询价)在宣传中也是同价竞品车辆中,拥有智能语音交互、远程车控、CarPlay&CarLife、紧急救援等最全面功能的产品。是不是呢,骗不过消费者的,销量说明了一切。

结语:

产品定位不清晰,产品有硬伤,营销乏力,缺乏核心技术、售后服务跟不上,上汽大通MAXUS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希望厂家还是认真去搞研发,踏实的造车,别搞太多没有实际意义噱头,多做点实际的,少玩点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