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长的“死鸭子嘴硬”之后,理想终于下定决心把自己的行为重新定义为“召回”。在被茫茫的舆论淹没(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如此)之前,冠冕堂皇的“升级”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几个月。就算是吃瓜群众,心里恐怕也要升起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俩词啥时候能代表一个意思啦?

语言学大师

关于这次车辆问题的所在,理想在这次实则是召回通知的道歉信中已经有所提及,因此我们不妨直接从它来入手分析:

划重点:

前悬架的设计缺陷此前一直存在;

为了控制市场舆论,此前理想一直以“硬件升级”的名义进行硬件上的补救;

在越来越多的人回过味儿来之后,理想发现这么说不顶用了;

以后的理想ONE(参数|询价)前悬理论上不会再这么脆弱。

“召回”是什么?就实际行为而言,只要一家车企的产品成规模地出现问题,随后将问题车吆喝回店里修好,这个过程就已经构成一次召回。而理想One的前悬问题显然也在此列。换言之,文字上的游戏从一开始就在进行了。

发脾气的艺术

回顾过往,理想品牌上一次给公众留下深刻印象还是李想本人爆粗口的时候。在9月初前后的那次见面会上,被质疑“增程电动是落后技术”的他当着一众车主的面,恼羞成怒:

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TMD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

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的研究技术路线,TM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这番言论的无厘头程度,堪比“吐槽冰箱不好还得会制冷”的那个段子。可问题是,他骂的确实是懂制冷的人啊……

为了自我感动于所谓的“用户体验关注度”,李想直接高喊“搞技术的根本不关心用户”。对于这种观念,我们只想给他介绍这样一个概念:

别的不说,合着一大票电池研发/供应商,以及车企层面想方设法缓解用电焦虑的特斯拉、蔚来(至少推广换电技术上)们,都只是在混日子、混工资,顺带着天天割韭菜而已呗?

又或者,合着十年前通用拿量产车对增程式电动技术的验证(这些验证最终使其放弃这一技术),也都只是传统车企面对电动化转型时的短视?

再有就是随着这些粗口而来的“挑战状”,大意是要和燃油车(还专门挑的高配奥迪Q7(参数|询价))比使用成本、和电动汽车比续航能力。嗯,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我相信他读了很多次……

按说,作为品牌创始人的李想本人,在造车之前从事的就是文字类的工作,这点儿逻辑错误应该不至于犯,或者说至少不该明知故犯。但他还是这么做了。现在看来,一系列的反常行为,已经向我们勾勒出了这家企业的处事风格:

(潜在)消费者面前,能糊弄过去的时候尽量糊弄,顺便带带节奏喷一波质疑者;实在糊弄不下去了,再考虑道歉。

而且,哪怕道歉(就像这次的道歉信所表现的那样),也要带着满满的“舆论把我们逼成这样”的“委屈”。

膨胀之余,能不能稳重点?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十多年前丰田的那次“踏板门”召回:在全世界的目光下,丰田章男被各国司法系统轮流请去喝茶,其直接原因也不过只是两三起事故而已。

而如果没记错的话,理想One仅在今年有“断轴”事件被报道以来,事故数量早就不少于两三起了吧?更何况,理想所要面对的仅仅是国内消费者的目光。

就这,该大大方方站出来承认“需要召回”的时候,理想非但不及时道歉,反而扭扭捏捏,一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态度。

我就不明白——到底是人们对设计缺陷的容忍度提高了,还是这些活过最艰难时刻的新势力们又膨胀了?汽车行业里再正常不过的召回,至少像威马前几天那样知耻后勇麻利点,也比自欺欺人强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