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型轿车市场一直是车企竞相争夺的一片香饽饽,几乎每家车企旗下都有对应产品予以应对。尤其是日系和德系之间的较量,可以称之为旷日持久,大部分市场份额也都由它们所占据,吃得“肉”也是最多的。而美系车与韩系车更多以“喝汤”为主,虽然过得不如前两位那么滋润,但也不至于饿肚子睡觉。这车曾卖64万,如今降到18.99万都没人买,网友:彻底凉了

不过,也有车企在国内连汤都喝不上,雪铁龙就是代表之一,旗下中型旗舰轿车C6在过去的一个月内仅仅卖出了120辆,这算下来连雅阁(参数|询价)半天的销量都不如,并且更让人绝望的是,不仅仅是9月,在很长一段时间内,C6都是维持在月均百辆的销售情况。由此可见,雪铁龙C6(参数|询价)卖不动的主要原因更多出自它自身产品力以及法系车身份。

NO.1:定价过高,优惠太少

遥想雪铁龙C6初入国内市场的时候,法国人对它可是充满了信心,毕竟当时法系车在国内市场可是叱咤风云般的存在,再加上C6身上具有总统座驾、旗舰级行政轿车等诸多标签,让法国人定出高到64万的起售价,直接对垒宝马5系(参数|询价)、奥迪A6等这类传统豪华C级轿车。结果可想而知,由于雪铁龙品牌号召力与德系BBA相差太远,导致C6在先天条件就不及竞品,再加上法系车外观内饰过于“前卫”,与当时国人审美背道而驰,进一步削减消费者对它的兴趣。

C6的失败让法国人明白就目前状况来看,与传统BBA竞争仍然为时过早,况且旗下主攻高端车型的DS系列也初步成型,未来带领品牌向上发展就由DS来完成。而雪铁龙则主攻主流汽车消费市场。基于此原因,雪铁龙再次将C6带回中国,只不过这次并不打算走高价路线,而是通过国产来减少一些多余的费用,从而使车辆价格来到主流B级车市场。

新车上市后,官方售价为18.99-27.59万元,乍看起来对比以往进口版本动辄60多万的售价,国产版似乎良心了许多。但实际情况是,一线合资品牌旗下车型售价也都覆盖在此区间内,而且有些同级竞品售价比C6还要低上一些,例如B级车标杆本田雅阁,官方指导价17.98-25.98万元,无论是低配还是高配,雅阁相比C6更有优势。除此之外,雪铁龙依然坚持价值营销策略,据网上提车价来看,C6终端优惠普遍只有1.5万元,。在人人都能降价的时代,仅仅依靠小部分现金优惠想弥补与一线品牌之间的号召力差距,显然有些超脱现实,异想天开。

NO.2:设计语言与当下市场趋向相悖

虽然雪铁龙C6在外观上相比上代进口版车型少了许多天马行空的设计,但依然称不上“正常”,而且在当下市场主打年轻运动化趋向的时候,雪铁龙C6依然停留在上个时代。

整车造型圆润饱满,车身线条也非常平直流畅,没有太多流线型设计。反观同级竞品,不仅线条轮廓更具张力,而且某些车型还提供两种不同风格的外观套件以供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审美需求。在颜值即正义的年代,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用户目光的造型显然是毫无竞争力可言。

NO.3:保值率过低

当下消费者购车逐渐趋于理性化,除了针对外观、内饰、动力配置、后期维修保养等各方面做研究之外,还会考虑卖车后能回收多少购车成本,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二手车残值。而这方面恰恰是法系车的软肋。由于新车销售不佳,市场需求量很少,雪铁龙C6自然不会受二手车车商待见,他们势必会以库存车为理由来拼命压低车辆卖价,如果超出心理预期,选择不卖的话,车商也不会感到后悔,毕竟买下来还压着一笔流动资金。而如果选择妥协,车商以超低价收来,即使长时间卖不出去,他们也不会亏本,再差也能平价出售。所以有一部分车主反映自己买了辆C6开两年后置换,车价直接打5折,对于部分买来过渡的消费者来说属实不太友好。

总结

综合来看,雪铁龙C6卖不动也是情有可原,因为它几乎把一切“坑”都踩过一遍,比如价格过高、造型“非主流”等,而且不限于C6,整个雪铁龙都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经销商大面积退网,库存积压愈发严重,用户维修保养成问题,这是一种恶性循环,如果不及时改善,品牌口碑将会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