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买国产1.8T+7DCT,博越百万款值吗?
“4年时间、百万销量”,这听起来似乎是在讲述一个全新的全球车型表现,但在后面再加上一条“开拓海外市场”标签,哦,原来这是在说一台得到了百万用户认可的国产汽车。
不用质疑,它就是在2016年才初次登场的吉利博越(参数|询价)。有人将此后红遍大江南北的博越比作是汽车界的网红,这不单单是对它“高流量”、“高颜值”的一种总结,背后其实还隐含着用户们对它的一种认可。
如果非要拿过去几年的国产车印象和现如今的国产车做对比,那么你会惊喜地发现:在依旧是十万左右的价格下,它们确实在努力,并且体现在方方面面。而对于这台只有4年出道经验的后生而言,这4年博越在保持销量累增的同时,不断升级换代的产品力似乎更像是在向外界说,“承认国产车优秀有多难,我就有多努力。”
100万辆的里程碑已成过去式,新100万的征途更值得期待。经过4年市场验证,吉利汽车为我们带来了博越百万款,8.88-11.68万元的售价依旧走它熟悉的亲民路线,同时全系搭载了第三代1.8TD涡轮增压发动机动力总成,智能网联方面针对市场需求也进行了增配升级,那么它的实际表现怎么样呢?我们来壹试到底。
老面孔有新面貌
还记得走在大街小巷的那台2018款博越吗?不同的是,相比老款车型这次博越百万款在前脸配了新一代酷黑车标、全新动态水纹格栅、鹰眼式LED大灯、18寸铝合金轮毂......
对于8-15万这个价格区间的用户来说,这些和年轻化贴近的外观元素早已将博越和此前的印象划分开来。
颜值是第一生产力没错,但同时能兼容大众审美或许才是最难的。博越至今已推出了主打定位不同的不少细分版本,但在产品高度趋同化的今天,回归本质、回归初心的做法或许更像是另一种层面上的全新演绎。
所谓的汽车智能科技感,总是在当你拉开车门落座后的后知后觉。先谈谈博越百万款的设计考究,线条明朗的中控饰板和经典银灰配色自然相融,深空黑内饰+燧石灰处理+中控台多处软质用料,到这,这台博越百万款似乎已不再是早些年懵懂的模样。
泼墨流线中央扶手,是落座后把玩车内的点睛之笔。来源于中国书法写意笔触的灵感,是博越百万款在车内典型的中国元素。说到这不得不提,从进口到合资,汽车圈从不缺“外国月亮大又圆”类的想法。一时间,争相融入合资元素的选手比比皆是,但国产车理应有的中国元素却玩起了隐身。
好在国产车们意识到了这点,不论是单向面对中国市场,还是出口海外,像比亚迪汉(参数|询价)、红旗H9(参数|询价)、以及吉利博越,都很好地将自己天生的优势转换成了自己的特点标签。
老熟人新在了哪?新在了迎合时代节奏的智能网联上。我们熟悉的GKUI 19吉客智能生态系统,在实操方面变得更好用了。
举个例子,在语音控制系统的执行命令下,能联动多种车控功能、最新版高德地图在巡航状态下可以看到全域三维地图、E01芯片的运算能力实现了云、边缘计算、自主学习等功能,这对于初次上手体验的人来说算是一波便捷性的福音。
但有个细节需要你明显地去硬性熟悉,那就是当导航处于工作状态时,误触方向盘上九点处的返回键,导航会自动结束行程规划,车机并将退回至主操控页面。
要想利索,挂M挡能开一天
10万级唯一配备1.8TD动力的SUV,博越百万款明显赚到了舆论。再来看看账面数据,第三代1.8TD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184Ps,峰值扭矩300N·m,匹配的是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的7DCT变速箱。
谈到国产变速箱,用户似乎对倒挡慢导致的起步肉、粘合速度反应差、乘坐舒适感欠佳有着不小的抱怨,这同样也是我在踩下刹车拨入D挡时担心的。
从实际的表现来看,这台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但在低速工况下频繁处于1、2挡间后突然加速,变速箱多少还是会被突如其来的绿灯“吓”一跳,反应片刻后便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中。
这样的情况,对于个人而言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打开SPORT运动模式,随着仪表红色底色的亮起,它多少会变得相对更积极一些,低挡下油门加速效果也更跟脚;另一种方案则是解放7DCT变速箱的手动模式。
在这个状态下,仅是三种驾驶模式之一的舒适选项,便足够应付城市80%的行驶工况。配合全新调校的底盘与全新后副车架,整车全然一副向城市运动调教的性格。
但,如若将制动踏板的脚感分为三段的话,那么它和油门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前三分之一明显保守,真正开始咬住刹车盘的是从三分之二开始发力。
能纠正各种行驶条件下的转向过度、转向不足、侧滑和甩尾等情况的博世ESP,对行驶稳定性有着不小的帮助,坡道辅助系统和有两种选择的电子助力转向则提升了驾驶质感上的表现。
升级后的皮质座椅,坐垫腿托方面加长了35mm,并加宽加厚了肩部的承托和座椅填充,包裹性方面和座椅滤振上明显得到了舒适感提升。
写在最后:实用性,是博越百万款的亮点之一;便捷性,则是它的变化之一。另论驾驶质感,博越百万款明显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弥补了以往的短板。
我们希望博越能继续放大百万势能来促进家族阵营共同发力,同时也希望越来越多的海外人继续刷新对挂着中国元素“进口车”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