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不是我狂妄,当前阶段跟我比,你们确实没那实力
特斯拉又双叒叕屠榜了!
先来看一组数据:
6月,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销量达14954辆,环比增长35%,蝉联新能源车销量第一,占比高达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总销量的23%;
比亚迪秦(参数|询价)EV以4106辆销量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新能源车6月总销量14,165辆,特斯拉以一车之力就超过了整个比亚迪;
广汽新能源Aion S以3000辆的销量排名第三。
造车新势力方面:
6月蔚来共交付3740辆,同比增长179.1%。其中,2476辆为ES6,1264辆为ES8,再次突破月度交付纪录;
6月威马的销量为2028辆,环比上涨34.9%,再创年内单月销量新高,已连续4个月环比大幅攀升;
6月理想的销量为1891辆,环比下降11.9%。
细品销量数据背后,不禁让众多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倒吸一口凉气。随着国内新能源汽车销冠的比亚迪失守,自主新能源汽车品牌被特斯拉完全压制。唯一进入销量榜前十的造车新势力只有蔚来,作为自主品牌中的生力军,蔚来可谓十分争气。
进入2020年,诸如小鹏,威马,理想,合众,零跑这五家车企开始焕发新的活力。相比之下,其它造车新势力今年前5月累计销量均不足千辆,其中8家前5月销量仅为个位数。
随着造车新势力领域的马太效应逐步加剧,一场属于头部玩家的“吃鸡游戏”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少数头部企业开始崭露头角,大部分沉沦者将就此走向陌路。
而战场之外的另一个角色——特斯拉正不断扩大自身的领先优势。在中国,特斯拉上海二期工厂正在加快建设,Model Y(参数|询价)将在此投产,“3+Y”组合将助推特斯拉销量进一步攀升。
之所以称特斯拉身处“战场之外”,是因为当前阶段的造车新势力中的任何一家企业,与特斯拉尚没有可比性。这不是妄自菲薄,而是造车新势力与特斯拉之间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
No.1,从企业年龄上看,特斯拉2003年成立至今已历经17年的发展,是美国最大的电动汽车公司,也是全球市值最高的汽车公司。换句话说,特斯拉“吃的盐”比造车新势力“吃的米”还多,已迈入全球汽车产业第一阵营,而我们的造车新势力尚处于襁褓中求生存的状态。
No.2,从品牌影响力上看,特斯拉之于电动汽车,已如同当年的iPhone之于智能手机,人们更愿意将特斯拉看作是电动汽车领域的“开拓者(参数|询价)”,而其它的则属于“跟随者”。
No.3,从产品阵容上看,特斯拉现有Model S(参数|询价),Model 3,Model X(参数|询价),Model Y四款主力车型,涵盖全尺寸轿车、紧凑级轿车、大型SUV和小型SUV等多个车型。此外,特斯拉Cybertruck(参数|询价)皮卡和Semi电动卡车也将分别在2020和2021年投产。相比之下,造车新势力的产品体系还很单一,且有待市场的进一步考验。
No.4,落实到具体的车型销量上,特斯拉更是Bug一般的存在。
2019年,特斯拉再次成为最受欢迎的电动车品牌,年度销量超366,000辆,与第二名比亚迪之间的销量差距从去年的18,000辆扩大至近140,000万辆。2019年共有两款车型的年度销量破10万辆,分别是特斯拉Model 3和北汽EU系列,而特斯拉Model 3的销量几乎是EU系列的3倍。
豪不夸张的说,但凡特斯拉的产品,根本不愁卖。单单是尚未正式上市的Cybertruck皮卡的预订单量,就超过了65万辆。而且,特斯拉的客户几乎都是散户,相比之下,国内部分品牌车型的销量依旧集中在自家共享出行的大客户业务上,也就是俗称的“左手倒右手”,这并不是一个良好的循环。
No.5,从核心技术、团队实力、工厂规(产)模(能)、资金储备、盈利能力等方面,造车新势力也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尤其在融资和盈利方面,一方面,造车新势力尚处于源源不断的资金输出过程中,另一方面,特斯拉Model 3的平均毛利率超过30%。
在蔚来、威马、小鹏、理想先后完成“销量过万”的KPI考核之后,几家头部企业也纷纷迈上稳步发展的新台阶,下一步,健康的资金链以及持续的造(盈)血(利)能力,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
当前,头部造车新势力已将“追求毛利提升”当成了各自的核心目标之一。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曾表示,该公司计划在二季度将毛利率提升至5%。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也表示:“暂时存活下来的企业,必须搞清楚目标用户画像是什么,自己的产品有什么特色,财务还要稳健撑得住才能获得长远发展。”
结语
2020是一个分水岭。
过去的2019,对国内的造车新势力而言,是“分流”的一年,头部企业成功上岸,尾部企业则惨遭淘汰;对特斯拉而言,同样是一个完美的收尾,Model 3顺利国产,全球销量36万+,稳居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第一。进入新的2020,国内造车新势力“两极分化”仍在持续,而特斯拉也在持续扩大自己的领先优势。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如今的这一幕,像极了2010年左右国内的智能手机市场,iPhone独领风骚,小米、魅族、华为等自主品牌初露峥嵘。诚然,在造车新势力的诞生及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个绕不开的“特斯拉”,但特斯拉的成功是在不同的环境下且不可复制的,造车新势力的当务之急是如何稳定生存环境,激发市场需求,默默蓄力,力求未来爆发。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特斯拉将是独立于造车新势力群体之外的另一种存在,而造车新势力的未来亦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