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造车引热议,科技巨头亲自下场,汽车真会沦为大号手机?
按照小米一直奉行“风口飞猪”理论,抢占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汽车这个新风口,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小米并没有成为“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杀进来的是百度。与造手机时的果断相比,小米为什么在造车上犹豫了?
作者:三个司机图片:来自网络
擅长制造网络热点的小米,因为准备造车这件事儿,日前在汽车圈也火了一把。考虑到小米是价格屠夫,买手机可能不差那点儿钱,但是买车可就不一样了。10万级的车,如果只卖5万,肯定是香的。
当然,小米很快发声,表示“在关注,未立项”,但也“未否认”。小米造车的话题炒了很多年了,这次的态度接近于承认。背景是,苹果、谷歌、华为、百度等都在参与造车,百度更是要“三年内推新车”。
01 科技巨头掀起造车热
小米的“风口飞猪”人所共知,而拥有100多年历史的汽车行业,正在进行一次大变局,那就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化。
科技与汽车的深度融合,催生了一系列的造车新势力,最典型的就是特斯拉,被认为是继苹果颠覆手机行业之后,可以颠覆汽车行业的存在。中国也崛起了一批造车新势力,比如蔚来、理想、小鹏、威马等。
以投资人的身份,小米旗下的顺为资本也投资了蔚来和小鹏,雷军也是蔚来早期的重要投资人之一,领走千万超跑蔚来EP9(参数|询价)的选手。目前看,这笔投资已经让他赚翻了。
近十年来,科技巨头都在布局汽车行业,比如大家熟悉的苹果的CarPlay和百度的CarLife,再比如华为的鸿蒙系统和芯片,还有百度的自动驾驶和小度语音控制系统等。但是,一直以来都是以供应商的身份出现,华为就多次声明不会造车。
最近情况发生了变化,百度已经确定亲自造车,并且选好了吉利这个合作伙伴。苹果摆明了态度要造车,并且与起亚谈合作,虽然暂时搁浅了。再加上正在评估中的小米,科技巨头们仿佛一下子都不甘寂寞了。
02 眼红股价也是抢赛道
对于一线科技企业造车,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炒作,拉升自己的股价,毕竟新能源和智能汽车概念现在很火。再进一步就是要圈钱,毕竟有恒大汽车一车未卖市值就高达600多亿美元的成功案例。
如果车子还卖得不错,特斯拉市值6000多亿美元,蔚来600多亿美元,而小米的市值也只是800多亿美元。科技企业如果打造一个汽车公司,上市后市值自然也不会差太多。
况且,按照小米一直奉行“风口飞猪”理论,抢占新能源和智能互联汽车这个新风口,自然也是顺理成章的。但小米并没有成为“吃螃蟹的人”,第一个杀进来的是百度。
其实,百度着急下场,市值焦虑是重要原因之一。曾经是BAT之一的,现在市值不到900亿美元,已经被阿里和腾讯远远甩开了,和创业仅10年的小米一个水平,自然很不爽。而百度在汽车行业投入很早,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互联方面都是行业领先的,如果再有自己的汽车品牌,这些技术积累通过资本市场杠杆变现,确实有再战阿里和腾讯的可能。
要知道,如今汽车正由以前的代步工具变成了移动终端,不到30万的比亚迪汉,百公里加速可以做到3.9秒,达到了数百万级超跑的水准。这是一个从产品到股价都容易创造奇迹的行业。
并且,电动车核心技术相对开放,最核心的电池也可以从第三方采购,如果再拉上一个拥有造车资质和工厂的传统车企合作,又回避了投资巨大的买资质和建工厂,使造车的门槛进一步下降。在手机、搜索、游戏这些业务进入瓶颈期后,科技企业进入造车这个新赛道,即有逻辑又有能力。
03 汽车行业的变与不变
当然,传统车企也不会轻易被颠覆,在主导权上也仍然不让步,比如与科技企业合作,车企一般都会寻求合作开发,而不是简单的一买了之。而很多科技企业很难接受“开放源代码”这样的要求。
结果就是汽车企业也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比如在自动驾驶领域,吉利的亿咖通、长城的毫末智行等。毕竟,谁都不想在关键领域被卡脖子。而苹果与起亚终止谈判,同样是类似的问题。但这也可能更加坚定科技企业自己造车的决心。
可以预见,如果汽车“移动终端”这个定位最终成为普遍共识,未来汽车的生态系统,将是比手机系统更强大的吸金利器。而这方面正是科技企业的强项,如果能够成功则成为汽车行业的主导,使传统车企沦为造壳子的公司或代工厂。
但是,在近十年来“互联网+”的模式横扫各个行业的时候,汽车是最后的堡垒。因为产品的特殊性,传统车企也依然有独特的优势。首先,汽车毕竟需要上路,面对复杂的环境,安全性很重要,而对于没有积累的新品牌,用户的信心并不足。还有,汽车对售后和服务的网络要求极高,造车新势力的直销模式,随着量级变大也会受到挑战。
所以,虽然科技企业在汽车业务上都在布局,但是真正下场造车却非常谨慎,毕竟一个是资金和技术双密集型的行业,而且贾跃亭败北、戴森退出等失败案例也近在眼前,这也是小米这样的机会型企业面对这个巨大的风口,却一直徘徊在门口的原因。因此,汽车变成大号的手机,尽管看起来似乎近在咫尺,但真正变成现实或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