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封理想汽车CEO李想发布的内部信与理想汽车第四季度及2020年未经审计的财报,将这一风头正盛的造车新势力品牌再次推到了风口浪尖,同时在业内引发了广泛讨论。有人说它是不切实际、异想天开;有人说它是循序渐进、奋勇向前,为什么对于同一事件会有如此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理想汽车究竟取得了怎样的成绩,又订立了怎样一个目标?

财报亮点很多,但也有隐忧

根据财报,理想汽车2020年第四季度总收入为41.5亿元人民币,较上一季度25.1亿元人民币增长65.2%,净利润为1.075亿元人民币,首次实现季度净利润为正。2020年全年总收入为94.6亿元人民币,远超2019年的2.84亿元人民币,不过目前理想汽车仍没有摆脱亏损的局面。数据显示,2020年理想汽车净亏损为1.517亿元人民币,但相比2019年的24.4亿元人民币下降了93.8%,亏损幅度大幅收窄。

从财报可以看出,理想季度净利润转正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其对经营费用的严格把控,以及利息及投资带来的大量额外收入。譬如,在利息收入及投资收入项目上,其Q3的收益是7026万,但Q4就上升至了1.7亿,而理想Q4季度的净利润为1.1亿。在2020年Q4汽车销售及行政费率上,理想汽车为4.3亿元,降低了10.4%;汽车研发费用为3.7亿元,研发费率降低至9%。

从全年来看,在新造车烧钱大军中,理想依旧是最「吝啬」的那一个。2020年理想汽车市场、销售和管理费用支出为11.19亿元,占总营收费用的11.8%。作为对比,2020年蔚来汽车市场、销售一般管理费用为39.32亿元,占总营收费用的24.4%。显然与汽车行业15%-17%的平均水平相比,理想汽车在这一方面控制得更好。

理想汽车2020年全年研发费用为11.1亿元,比2019年的11.7亿元下降了6%。对于研发投入减少的主要原因,理想方面解释称,理想仅投放了一款车型(理想 ONE)到市场, 2019年为准备生产理想ONE(参数|询价)而支付了较高的验证和测试费用,2020年因为没有新车,所以此项投入减少了。

不过理想汽车表示,2020年的研发费用主要是作为2022年新车型的早期研发投入,所以今年,理想汽车的研发费用将会进一步增加,达到至少30亿元人民币。随着在自动驾驶和新车型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理想汽车预计在未来3年内,研发费用将达到每年60亿元人民币(10亿美元)。其中,预计超过一半的费用都将用于自动驾驶的相关研发工作。

在销量数据上,2020年Q4理想汽车交付14464辆,环比增长67%,创下季度交付量新高,2020年全年交付32624辆。不过,理想预计一季度交付量在10500辆和11500辆之间,将出现环比下降。因为2月有中国的春节,销量肯定会受到季节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的毛利率在2020年第四季度出现了超过两个百分点的下滑为17.5%,这是其上市以来首次出现毛利率下滑,但它依旧跑在行业前列。财报中解释,毛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因汽车销售毛利率下降,而这是因为第四季度供应商一次性返利的减少。那么这一状况在下一个财年还会不会出现?供应端成本是否会上升?是值得持续关注的一点。而依靠缩减开支与更高的投资收益,来抵消毛利水平的下跌,也并非长久之计。

目标与规划

想要保证毛利绝对值的增长,就必须扩大销量,而规模的扩大以及技术壁垒的构建才能最终获得多倍的回报,这应该也是理想汽车与李想的愿望。所以在李想发布的内部信中,理想汽车制定了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与计划。

根据李想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增长会超过大部分机构的预测,预计2030年达到60%的乘用车新车销售占比,中国的占比还会更高。同时在2030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的销量将在4000万辆左右,中国的销量会达到2000万辆,而理想汽车2030年的愿景是要成为全球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也就是说理想汽车在2030年需要获得25%以上(1000万辆)的全球市场份额,才有机会成为全球智能电动车行业的头部企业。只不过2020年理想汽车的全年交付量才32624辆。

除此之外,理想汽车还提出了一个时间更近的「五年计划」,2025年的销售目标是在800万辆新能源车市场中抢占20%的市场份额,即年产销达160万辆,成为中国第一的智能电动车企业。作为对比,2020年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及其合资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总交付量为385万辆,占中国汽车市场19.3%的份额。而如今理想汽车的市占率还不到3%,也就是说,5年内理想汽车要实现年销售量超过50倍的增长。

如今理想汽车只有一款SUV车型理想ONE,虽然销量不错,但要实现自己行业第一的目标,仅仅依靠一款SUV车型是很难做到的,何况还是一款增程式电动SUV。所以李想在内部信中表示,未来十年,理想汽车会选择两条路线并行:一是以城市纯电、长途发电为用户价值的增程电动平台;二是十分钟补充 300-500 公里续航的 400 千瓦超快充的高压纯电平台。

在最新一季的财报会上,理想汽车透露首款纯电动车型将在2023年面世,比之前预估的2025年提前了2年。从2022年开始,理想汽车每年至少会发布2款新的产品交付市场,同时,产品的覆盖也会非常有效地对15-50万的价格区间进行完整覆盖。而且可以明确的是,2022年理想汽车将推出一款全尺寸增程式SUV。

相比竞争对手蔚来、小鹏在智能纯电动汽车上的技术积累,理想是要慢一步,差一点的。所以2021年理想汽车将为打造全新的、规模化、可升级系统架构做准备。该系统架构涵盖新一代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计算机系统和理想自己的汽车操作系统,将于2022年发布。

去年9月,理想宣布与NVIDIA 及德赛西威达成合作,表示将会在2022年推出的全尺寸增程式SUV上上线基于英伟达Orin芯片(算力 200TOPS)的全新辅助驾驶系统,在该车型上还会预留激光雷达的接口,同时会在硬件可升级这件事情做一些研究。而且理想透露,相关算法已经在英伟达的平台上开跑了,效果不错。在工程师方面,理想还计划将研发人员总数翻倍,因此,建设上海研发中心也是此次扩张计划的一部分。

如果从理想汽车的现状来看,要相信它能实现2025及2030计划,确实很难。这就像1994年,任正非提出振聋发聩的十年狂想「10年之后,世界通信行业三分天下,华为将占一分」,没有人相信会有实现的那天一样。虽然2004年的华为也确实并未实现诺言,但从2013年开始,华为开始发生肉眼可见的变化,到2018年时,华为成为了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商。也许理想汽车确实无法实现2025及2030计划,但依旧期待2040年。

图 | 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