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系列的巧合中,广汽埃安近日成为了舆论的重点关注对象。

2021年1月15日,广汽埃安官微发布海报,宣布其搭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的车型8分钟可充电80%,NEDC标准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

1月16日,在中国电动车百人会论坛(2021)上,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却泼来了“冷水”,他表示:“如果某一位说,它(电动汽车)既能跑1,000公里,又能几分钟充满电,而且还特别安全,而且成本还非常低,大家不用相信,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专家的质疑和舆论轰炸,直接影响了股市走向。

消息官宣后,广汽集团A股盘中涨停,部分石墨烯概念股出现不同幅度上涨。1月18日,广汽集团A股和H股走出分化,A股开盘走强,一度涨停,H股却开盘跳水,收跌8.1%,报8.62港元。

次日,在百人会论坛上,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回应热议并进一步解释说:“今年1000km的电动汽车肯定要出来,快充也肯定要出。”只不过,具体情况要更加复杂,要考虑运营推广的成本和节奏。

1月18日广汽集团最新的回复中,也给出了澄清信息:此前发布的海报中,出现的不是一种单项电池技术,而是两种。分别是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与长续航硅负极电池,各自解决“充电速度慢”“续航里程短”这两个动力电池应用中的不同痛点。

回复还称,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预计于本年内首次搭载在现有Aion V(参数|询价)车型上。硅负极电池也已按计划进入实车测试阶段,预计于本年内首次搭载在现有Aion LX(参数|询价)车型上。

从1月15日发布海报到1月18日发布集团声明公告,短短4天时间,社会舆论如同炸开了锅。剧情一再反转,广汽这则公告为这场争论按下暂停键。

争议焦点

一张本来是宣布技术突破的官方海报图,如果只看快充+续航+安全组合的字眼,很容易让人误解,这是一款电池。结合欧阳明高院士的质疑,也能反映出大部分人看到消息后的心态。

按照官方最新公告解读,这是两种不同技术。关于石墨烯,此前的广汽科技日上就曾有过相关介绍。按照当时说法,广汽已从电芯、模组、搭载整车多个层面初步验证石墨烯技术。其掌握的3DG石墨烯制备技术,已具备了初步的工艺包和工程能力。

作为一种具备超轻、超硬、具备强导电等特性的材料,石墨烯一直是推动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材料。但却不能直接和石墨烯电池划上等号。

据悉,石墨烯在电池应用上,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做导电剂,二是做电极嵌锂材料。云杉智慧总裁徐征鹏表示,“无论是石墨烯在电池中作为主材料还是添加剂,都可以改善电池导电性能。假如动力电池将石墨烯作为负极主材料,电动车造价将非常高,假如用作添加剂,企业勉强能接受其成本。”

成本太高是阻碍其无法大规模商用化的重要原因。业内专家表示,石墨烯电池目前仅处于实验室阶段,尚未达到量产条件,商业化非常困难。

基于上述事实,广汽的“石墨烯电池”中,石墨烯更多是作为导电剂存在。将其作为负极材料中的导电添加剂加入,可以提升电池的高倍率充电性能。配合6C快充能力,即可辅助实现快充。

实现该技术的前提,是国家超级快充相关标准的发布和高功率超充设备的建设进展。换言之,需要相应的配套充电桩设施,但目前做到大功率充电桩普遍落地的车企,少之又少。

而业内人士指出,高达1000KM的续航在理论上是能实现的。得益于硅基复合型负极材料的使用(硅是容量最高的负极材料,高达4200mAh),可以提升电池整体能量密度。当普通锂电池能量密度在160wh/kg以上,使用硅基复合材料的电芯密度能到280wh/kg左右。

参照160wh/kg能量密度所对应的600公里NEDC续航,280wh/kg的能量密度是可以实现1000公里NEDC续航。

综合而言,现阶段能同时具备快充、长续航还有成本低的电池是不存在的。但技术参数是经得起推敲的,要在9月份量产,速度有了,综合成本、技术、安全各方面考量,成熟度仍有待考证。

误会因何而来?

这几天的股市变动,让人再次体会到资本市场对于超前概念的偏爱。截止1月18日,广汽集团A股持续走强。截至午后收盘,报13.20元/股,涨幅5.43%,对应总市值1366.2亿元。

先声夺人,是行走资本市场的重要砝码。以特斯拉为例,虽然经历了股价暴跌暴涨,但支撑其在资本市场立足的重要壁垒,离不开其经年的研究投入。数据显示,特斯拉历年保持了10%以上的研发投入强度,远超传统车企5%的平均水平。从国产Model 3(参数|询价)交付到国产Model Y(参数|询价)发售,每次新品出现都能将股价推向新高。

走在新势力前列的蔚来同样如此,NIO Day 2020上发布了首款轿车ET7(参数|询价),最大续航超1000公里,搭载的是全新150kWh固态电池。新品发布后蔚来股价一度大涨逾10%,市值超过1000亿美元。

抛出旗下先进技术或者先进产品,吸引投资者的目光。如果资本市场看好,愿意真金实银投钱,就能实现短期内股价提升。

长远来看,不断靠拢互联网造车的宣传模式,也是近年来传统车企的一大转变。2020年11月的广州车展,“广汽埃安”品牌正式独立运营,6.4万辆的上险成绩让其成功跻身中国新能源乘用车榜单TOP5车企。

它拥有不错市场基础,需要更多声浪维持自身品牌形象。此次新技术的宣发,是对广汽埃安的持续造势,也是它迫切想得到市场认可的体现。

过度营销的B面

恰如其分的宣传可以拔高品牌形象,但如果把握不好度,它同样会成为一把双刃剑。

凭借新品发布以及一系列黑科技将股价拉至新高后,蔚来汽车却被现实打了脸。聚焦点主要在其能否量产固态电池。

从多方业内质疑来看,蔚来的固态电池属于过渡技术,并非真正固态电池。

合肥国轩高科工程研究总院常务副院长徐兴无表示,固态电池将会逐渐应用到市场,而大规模应用预计将在2025年。此外,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董事长熊柏青表示,在未来10年内,完全攻克全固态电池仍然具有难度,全固态电池距离商业化还有待时日。

面对各方质疑,蔚来创始人李斌在后续采访中表示,目前采用的并非全固态,还是带有液体,全固态电池的量产还是很远的事情。

虽然有些尴尬,但对于熟悉互联网造车的人们来说,已然不是什么怪事。只是在这类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消费者,再回头看传统车企,多少会有些双标。毕竟,传统车企需要更多带给消费者的还是踏实可靠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