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造车,为啥“急眼了”?
以1月9日,蔚来成都“NIO DAY”(蔚来日)为集中“爆发点”,蔚来终于还是成功进入2021年车圈“开年话题”的中心。
与特斯拉Model Y(参数|询价)开售即降价,比亚迪超级混动产品“现货发布”不同的是,蔚来的凭借是“期货造车”。准确地说,是1月9日当天,李斌以“量产固态电池”六个字震惊业界内外,诱发流量躁动。
当然,李斌的“六字箴言”,很快得到国轩高科工程研究院、国联汽车动力电池研究院等专业电池研发机构相关人士的反驳。
行业共识是,全固态电池现在距离商业化还很远,现在甚至做个演示都还很困难。10年内完全攻克固态电池技术难度非常大,至少5年内完全不可能。
对此,蔚来“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回应,其一,搭载“固态电池”的蔚来ET7(参数|询价)最早于2022年四季度上市;其二,蔚来ET7(参数|询价)搭载的是“半固态电池”,还是带有液体电解质的产品。
本来,这一届蔚来“NIO DAY”已经由之前所谓的“用户狂欢日”演绎为蔚来“卫星发射日”,不曾想,“卫星”发射还失败了。
讲真,即便蔚来不跳票,按照计划,搭载150度版本的半固态电池,续航可达4位数的蔚来ET7如期上市,也是两年之后的事情了。这期间,蔚来除了多了一款搭载常规锂电的ET7轿车之外,蔚来在产品线上,并没有特别“出圈”的表现。
而且,“半固态电池”的市场接受度到底如何?还真是有待检验。
首先“半固态电池”本来就是一个过渡产品,如果以“安全”为代价的续航增加,市场肯定不接受;
其次,当下,蔚来70度电池换100度电池需要加价5.8万元,面对150度电池,而且是成本更高的半固态电池,蔚来会设置怎样的加价额度?12—15万元是大概率选项。
试想,花了40万元,买了一辆蔚来纯电车,为一块没有得到市场广泛论证的过渡产品,再加10多万元?“我”老老实实用70度电池不香吗?
所以,此番蔚来“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做派,其立意并不在于2年之后那款虚无缥缈的超长续航ET7,而在于,在这个时间点上,蔚来一定要“挺住”。
这个时间点的特殊性即在于:35万元区间的Model Y给了蔚来极大的市场压力。
蔚来从不承认特斯拉的产品对自己的威胁。为了更好地彰显这种战略定力,蔚来在1月1日,Model Y上市的当天,通过官微表达了自己的立场。
虽然,“聪明”的蔚来明显有“带着节奏走”的意思,其目的当然是把话题的重心引向“Model Y对传统燃油车具有更大冲击性”一方。但是,好歹蔚来还承认了特斯拉“是对手”。
随着“蔚来日”的到来,蔚来CEO李斌在谈到到蔚来与特斯拉比较时,公开表示,“五星级酒店不能按照连锁经济酒店的思维方式去经营,大家不在一个频道上”。
在涉及具体产品时,李斌表示,Model Y根本不是一台血统纯正的SUV,“我”觉得它就是Model 3(参数|询价) GT。但我们的ES8和ES6,都是堂堂正正的SUV。无论是从底盘设计、空间造型和使用场景来考量。
甚至,针对马斯克宣称在2021年实现L5级自动驾驶的言论,李斌回应称,这种说法是误导,马斯克完全没有搞清楚L5级自动驾驶这件事。
遵循上述李斌言论,特斯拉确实不是蔚来的对手,因为“不配”。
特斯拉到底配不配成为蔚来的对手,道理不能让李斌一个人都讲完了。
我们把时间拨回2019年12月28日,深圳湾体育中心,同样的蔚来“NIO DAY”,彼时蔚来正在谋划EC6上市。
蔚来总裁秦力洪笃定地对媒体表示,EC6和Model Y,是蔚来和特斯拉真正在产品层面的竞品,它会是战场上的“焦点产品”。
事实上,任何一个准用户心里都清楚,当购车意愿指向35—40万元区间纯电SUV时,谁都免不了用蔚来ES6(参数|询价)/EC6与Model Y做出比较。在蔚来ES6/EC6售价更高,续航优势不明显,功率、扭矩处于劣势,姑且品牌不相上下的情况下,很难说,Model Y没有能力干扰到用户最终的决策。
然而,李斌们不惜“自相矛盾”,极力区分出二者的异同,根本上讲,他自己都在做出比较,以此力求突出蔚来产品在差异化竞争中的优势。
李斌们,越是急于撇清,就越是暴露出内心的压力,基于Model Y强势而来,带给蔚来同级产品销量的压力。
因Model Y以超预期降价的方式上位,一时间,蔚来很难找到具体应对的方法,所以,产品不够,言语来凑,现实不足,“期货”补足。
蔚来真是急了!
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如果说Model Y是致使蔚来心态失衡的“最后一根稻草”,那么,真正让蔚来感觉千钧压力的,还是2020年发生的两件大事。
2020年,已经“穿上鞋”的蔚来再也不能回到从前。
其一,有钱了。
众所周知,2019年的李斌,是“最惨”的李斌。自燃、召回,上海工厂停建、裁员,融资受阻、股价持续下跌,负面消息接踵而至。
当时间来到2020年4月,尽管蔚来与盈亏平衡点还有相当的距离,但资本市场已经“蠢蠢欲动”,并一发不可收拾。到2020年末,蔚来的股价从3.7美元飙升至62.4美元,涨幅达1677%。真是从白菜价涨到了金条价。
就在今年蔚来日之后,“量产固态电池”六个字,让蔚来市值一度破千亿元大关,全球市值排名升至第三位。
其二,有家了。
2020年6月,蔚来与合肥市政府对赌协议落地。李斌让出24.1%的股份,获得70亿元注资。这一纸协议,不仅让蔚来基本缓解资金压力,还使其有了国资背景。最重要的是,蔚来结束漂泊,落户合肥。
因为上述经历,仅仅1年时间,蔚来亦非“吴下阿蒙”。但,天下哪里有免费的午餐。
蔚来2020年销量4.3万辆,用4.3万辆的产品市场表现去支撑一个全球第三,市值破千万美元的资本市场,李斌自己都觉得心虚。
之前不久,特斯拉公布了2020年全球产销数据,其全球产量为50.97万辆,销量为49.95万辆。虽然较之蔚来好了不止一个量级,但以此支撑全球第一车企市值,同样形成巨大背离。
但,纵有万般不是,特斯拉仍然是被公认的唯一一家全球化新能源造车企业。这是与蔚来形成根本性差异的原因。而且,必须承认,蔚来市值的飙升,与特斯拉的行业龙头效应不无关系,在特斯拉6000亿市值面前,那些溢出来的筹码都够蔚来吃得饱饱的。
所以,当李斌把上述情况看得清清楚楚之后,市值对蔚来就像“毒品”,既需要,又害怕。一旦泡沫破碎,特斯拉肯定要受到影响,但对于始终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蔚来,一定会更惨痛。
至于70亿的对赌协议,将成为2025年之前,蔚来挥之不去的“梦魇”。
因为,2020年的实情,给了蔚来极大的参考性。
按照预估,2020年蔚来营收有望达到140亿元,基本完成年度目标。用这个营收额对标4.3万辆的销量,粗略估算出蔚来产品的平均售价为35万元。
按照对赌协议,到2024年蔚来必须实现营收1200亿元。也是就说,那一年,蔚来必须把车卖到34万辆以上,仅剩下4年时间,蔚来销量增幅要达到700%。
基于上述,蔚来在千亿市值的诱惑下,很想把产品市场的短板补齐。同时,蔚来在70亿对赌协议的压力之下,必须把产品市场的任务完成。蔚来没有退路,再也回到2019年之前,那个“光脚时代”。
本来,“以价换量”倒不失为一条捷径。但苦于身旁有特斯拉这个苦主,蔚来不能用,也不敢用此法。
硬生生的,蔚来用“天价服务”支撑一整条产品线,2025年之前,这条线还要丰富到6到8款车型,这也是协议任务之一。
如此,蔚来能不急吗?稍有风吹草动,蔚来必如如惊弓之鸟,更遑论,还是“大鳄”特斯拉。
结语:
路终究都是自己选的,李斌由成熟的互联网赛道切换过来,勇气固然可嘉。但今时今日的局面,是新手上路,高调起步的必然结果。要相信,蔚来之于特斯拉,在多数人看来,仍然处于“追”的节奏,追得上,就意味着未来在产品上有新的突破,而不是一味嚼着着“服务”这根越来越没有味道的甘蔗。不是别人做不出来,而是别人不选择以“重资产”的方式去表达而已。
蔚来,必须以产品拓展品牌的生存空间,这是唯一基业长青的选择。否则,真正着急的事情,还在后面。李斌也大可不必再玩此类文字游戏了,其实本质上和广汽蔚来“比特币购车”并无差异。其结果,只会让自己的“魅力值”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