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发展至今已经算是一个十分成熟且庞大的体系,各种派系百花齐放,产品亮点层出不穷;不过汽车的和核心竞争力归根到底还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的三大件表现。

但随着汽车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产品选择日渐丰富,更新换代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为了抓住消费者的眼球,有些车企却脑洞大开喜欢在一些稀奇古怪的点子上做文章,很多配置看上去不仅更加高级而且还非常有科技感,但实际用起来真的实用且便捷吗?

随着汽车开始步入科技化和智能化时代,无论是车辆功能上还是设计上都多多少少会向科技感看齐,而最能突显科技感的设计,就是车内屏幕。自从特斯拉开启了中控大屏的时代后,越来越多车型都加入到了这场“屏幕竞赛”里,拼的就是谁的屏幕大;如今在不少车型的宣传中都能看到关于屏幕以及全液晶仪表的尺寸就是最好的证明。

除了屏幕大外,屏幕数量的多少也是车型之间比拼的项目,从最开始的中控屏,到全液晶仪表,再到后来的空调触控面板、副驾驶屏幕、后排显示屏,各种花样层出不穷,但在突显车辆高级感和科技感的同时,这些屏幕也带来了许多用车方面的问题。

首先在屏幕的使用上,由于市面上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触控屏的设计,因此在多次操作后必然会留下难看的指纹,而且息屏情况下指纹问题尤为明显,不仅不美观,还需要经常保养擦拭。

而且车辆本质上还是一种出行工具,车内屏幕更多还是充当丰富其功能性的作用,例如全液晶仪表能够与中控屏实现联动显示导航与自动驾驶信息的方面是值得肯定的;但像集成了空调功能调节的屏幕在驾驶途中并不利于驾驶员盲操,并且不少车主也反馈过关于车辆屏幕反应迟钝、触控不灵敏等缺点,而且一旦出现屏幕故障或失灵导致一些车辆功能无法调节的问题出现也会影响行车安全。

随着变速箱的逐渐发展与进步,变速箱在档位上也开始逐渐往高处走,以AT变速箱为例,早些年不少车型还在使用4AT和6AT,而现在市场上AT变速箱的选择越来越丰富,有6AT、8AT、9AT甚至是10AT。

变速箱档位数越多,意味着换挡时候动力衔接也就越平顺,其带来的顿挫感就更小,而且由于其动力衔接更为平顺的特性,也能够保持发动机的转速区间更为稳定,因此带来更好的油耗表现。现在市面上搭载10AT变速箱的车型不在少数,凯迪拉克CT5(参数|询价)、福特探险者(参数|询价)、雷克萨斯LS(参数|询价)等,而搭载8AT和9AT的车型更是不少,像奔腾T99(参数|询价)、长安CS75 PLUS(参数|询价)等15万左右的国产车型,也已经匹配了8AT变速箱。

但对于一款家用车而言,真的需要这么多档位数的变速箱吗?档位越高确实能够带来更好的平顺性以及燃油经济性,但这也意味着变速箱的体积更大且生产成本更高,更复杂的结构也意味着后期更容易出现问题以及维护成本更高。并且变速箱的实际表现也与后期调校脱不了关系,一些技术储备并不丰富的车企对于变速箱的调校上甚至还有所欠缺,也容易导致车辆在使用上变速箱响应和换挡速度慢的问题。

其实就现阶段的汽车产品来说,一般的A级车甚至是更低端的产品6AT变速箱完全能够满足使用需求,像B级等更高端的产品类型也大多在采用8AT和9AT,而更高的10AT变速箱现阶段大多铺设在豪车领域。对于AT变速箱的选择上,有条件的话尽量考虑搭载爱信、采埃孚、通用系的变速箱产品,而相对而言CVT变速箱虽然承受的扭矩有限,但本身有着技术成熟和省油的优点,也没太大调校难度,因此除了AT变速箱外,CVT变速箱也深受国产和合资品牌的青睐。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外,现在不少车型也喜欢在一些功能性配置上做文章,并且通过这些配置想办法给产品增加一些卖点。例如像小鹏G3(参数|询价)车顶摄像头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同时也不排除一些车型宣传的亮点配置十分鸡肋的存在。例如哪吒U(参数|询价)车型上就搭载了号称“透明”A柱的设计,通过在A柱上植入OLED柔性屏,配合上哪吒汽车的AR-View系统,能够解决A柱视觉盲区的问题。但以日常驾驶而言,A柱对驾驶者的视线阻挡微乎其微;并且这项系统也不排除会有显示延迟的可能性,过分依赖“透明”A柱也容易导致误判。就本质上而言,这项技术的噱头远大于实用性。

而早前比亚迪也有购买宋Pro(参数|询价)等车型时,厂家还会免费赠送一个麦克风,满足驾乘人员随时随地K歌的需求,同样属于噱头大于作用的产品。

从本质上来说,汽车在国内大多还是被视为代步工具,那些花里胡哨的配置虽然乍一看非常吸引人也很有新鲜感,但随着新鲜感过去也就成为了一种可有可无的配置。买车时比起去关注这些功能性配置,倒不如关注一下车辆的安全性、稳定性、动力表现、油耗水准等方面。

而站在厂商的角度,比起在一些小地方下功夫,倒不如在三大件质量、车机系统人机交互表现上做文章,尤其是对于起步较晚的国产车企而言,在缺少口碑和技术储备的情况下,更应该在核心技术等方面拿出成果。

就上面说到的几项中,像用屏幕堆科技感、采购更高档位且更高定位的变速箱产品,以及一些花里胡哨的车辆配置,都能在如今的国产车型中找到。以目前的国产汽车领域来看,三大件的技术积累也仅在发动机领域小有成就,变速箱、底盘等方面仍存在空白,比起追求技术上的突破,反倒将研发成本投入在所谓的高科技配置上,难免显得有些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