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阴影笼罩 产品不见踪影 造车新势力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最近网上流传的造车新势力“死亡名单”上,49家企业只有11家处于良好的生存状态,其余已经名存实亡或者直接死亡。
虽然这个“死亡名单”真假虚实难以考证,但一个现象是,多家造车新势力濒于死亡,既成事实。
而相当数量的造车新势力,只有PPT,没有新产品。或许这本身就是一种泡沫的存在。
日前,冯思翰在中德汽车大会圆桌论坛上,有一个发言,是针对“造车新势力”的。其内容主要是:“在我们看来,新势力造车公司在中国有个特征,一般情况下,他们可以从投资人那里得到充足的资金,几乎没有后顾之忧(没什么好失去的)。换作是我,如果资金充裕的同时还没有后顾之忧,那么我一定勇于尝试,也会努力给用户打造一款“极致”产品。我们发现,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往往拥有丰富多彩的造型以及大量的创新性功能,虽然许多功能在眼下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然而,这些产品正在颠覆中国用户对于未来中国汽车的认识。”
冯思翰还说,“我相信,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这些造车新势力会为我们所有企业留下清晰的足迹,同时我也相信,即便其中多数不会实现盈利,他们仍将对我们的业务产生深远影响。它们也使我们认识到,中国用户未来对我们真正的期待是什么。无关乎企业自身经营成败,这些新兴的中国汽车品牌对整个行业都已产生巨大影响。”
这个发言,耐人寻味。
冯思翰并没有武断否认造车新势力,而是对其融资能力、丰富多彩的造型、创新性功能不吝赞赏,充分肯定,并相信“这些产品正在颠覆中国用户对于未来中国汽车的认识”。但字里行间,不难看出冯思翰对中国品牌造车新势力心存隐忧,限于自身身份,不便一针见血地指出来。这就是,第一,尽管造车新势力的产品具有“大量的创新性功能”,但“许多功能在眼下难以充分发挥其作用”;第二,造车新势力“其中多数不会实现盈利”。事实上,造车新势力的生存现实,比冯思翰说的要残酷多了。有的已经死亡。
一般来说,机动车的核心性能就是其动力性能和对创新性能源的科学合理使用。恰恰在这方面,造车新势力乏善可陈,有的仅仅是融资能力和美妙的蓝图。这意味着,尽管你把车辆的外观塑造得天花乱坠,最后这样的车,还是跑不起来,甚至造不出来。即使造得出来,也“不会实现盈利”。这岂不是很要命?他们这是图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为我们所有企业留下清晰的足迹”,或者是“对整个行业产生巨大影响”?
影响肯定是有,至少能警醒传统汽车行业,什么样的融资是靠谱的,什么样的造车方式是泡沫,怎样让一家汽车企业生的迅速,死的惨烈。
有几家造车新势力的确给世界汽车行业带来了积极影响。但这些企业已经逐渐摆脱了出生初期的“新势力”特征,借助传统汽车行业的资源优势和融资模式,实现了快速起步,产品量产。这样的企业,实际上已经与造车新势力“骨肉分离”,投入了传统汽车企业的怀抱。
目前仍以“新势力”模式苦苦挣扎、苟延残喘的造车新势力,技术上亦步亦趋,人才上捉襟见肘,资源上东拼西凑,没有自己的厂房设施,没有成熟的产品和规模,更没有可持续的正向研发长远战略,别说它难以和比亚迪这样有实力的成熟企业相抗衡,其生命力也着实堪忧。
说这其中的有些企业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有些武断。但未来,破产重组或者转型变卖,也是难以避开的前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