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国产汽车品牌比起轿车更喜欢造SUV?
在现在各家国产车企旗下的产品规模中不难发现,绝大多数国产品牌现有车型以及即将推出的新车都将比重偏向于SUV产品,其中更是有只造SUV的哈弗这类比较极端的品牌,相比之下,国产轿车的选择上则没那么丰富。
造成这种车企对SUV车型偏爱的现象,与消费者、市场等多方面因素都存在关系。而国产车企在对市场需求这块相对来说也比较被动,不是因为我们造什么消费者买什么,而是消费者想要什么我们造什么。目前国产车企对SUV产品的偏爱,也大多是其早些年较高的市场需求决定的。
SUV的全称是suburban utility vehicle,即城郊实用汽车,是一种集越野能力、装载能力于一体的产品,早些年的SUV产品将这两方面维持在了一个平衡的状态,但四驱系统等结构放在国内市场实用性不高,同时成本造价还不便宜。但在丰田RAV4荣放(参数|询价)以及本田CR-V(参数|询价)走进市场后,“城市SUV”这一概念迅速崛起,SUV在这之后愈发注重装载能力和产品性价比表现,而省去的越野方面性能不仅对车辆日常使用没造成太大影响,反而还降低了产品售价。
但在当年消费者的整体购买力还不高的前提下,像RAV4荣放这类车型高达25万元的售价并不是大多数家庭能够消费得起的产品,而国产车企便在这时抓紧机会,开始产销SUV车型,以哈弗H6(参数|询价)为例,由于其在当时10万元左右的售价,外加能够给予消费者与本田CR-V等合资产品差不多的使用体验,因此市场销量开始走高,并且放在今天依旧是一款市场上热门的SUV产品。
因此在2010~2014年期间,随着消费者消费水平的逐年增加,市场上对于汽车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这几年涌现出了非常多国产品牌,长安、吉利、哈弗等在现如今看来规模较大的品牌都是当时打响的名声,而力帆、众泰等很多中小品牌在当年推出一款SUV产品都能收获一定销量。当年国内市场盛行的“SUV热潮”确实主导了现如今国产车企的新车规划比重,同时很多新品牌都想通过旗下SUV车型迅速打响市场名号。
一般以家庭用车为需求的消费者,除了产品价格外,最看重的自然就是车辆的空间表现和配置水准带来的实用性。而SUV对比轿车在空间上确实有着更大的优势,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后备箱更出色的置物能力。以长安CS75 PLUS(参数|询价)为例,车辆后备箱的宽、高、深度分别为1380(1080)/770/910mm,官方标定的后备箱容积为620L,放倒后排座椅后能够达到1450L。
而我们以售价相近的卡罗拉(参数|询价)做对比,其后备箱容积仅有471L,而且部分车型不支持座椅放倒,这极大程度上限制了车辆的储物能力。虽然大多数SUV在轴距上不见得比同级别位轿车要有优势,但SUV更高的车身高度却赋予了轿车车型给不了的头部空间表现,从而也进一步减少了车内空间给乘客带来的压抑感。
同时由于SUV较高的车身设计,在坐姿上也要比起轿车更加舒适且轻松,长时间驾驶也不会给人太强的疲劳感。而高坐姿最大的优势自然莫过于视野环境更好,因此SUV对比起轿车也能让用户更好地观察车辆周边的环境。同时更高的底盘也赋予了SUV更好的通过性。
虽然较高的车身必然会带来车辆重心的拔高,在驾驶时车身侧倾也要更为明显,但对于一般消费者而言,在日常驾驶中又有多少机会是需要大力劈弯的呢?
而车辆较高的配置起点所带来的用车便利性和娱乐功能的丰富性也是国内消费者非常看重的一方面,例如现在的CarPlay、CarLife手机互联以及车联网功能都极大程度满足了用户驾车出行的功能与娱乐需求。而在配置这方面,从当年到现在国产SUV一贯都做的不错,例如现款比亚迪宋(参数|询价)Pro,即便是入门版,驻车雷达、皮质座椅、中控屏、LED大灯、自动空调等主流车载配置都给你配齐了。
对比起国产品牌对自家SUV车型推陈出新的速度,大多数品牌对于轿车这一领域的重视度好像都不算太高,除了本身市场与消费者就对SUV车型有着更高的关注度外,很大情况下也与轿车市场存在大量实力强劲的合资产品有关系。
以目前市场在售的轩逸(参数|询价)和朗逸(参数|询价)两款热门合资车为例,除了现款车型外,上一代产品依旧在与新车采取同堂销售的策略,但经典款车型在售价上不仅有着更低的门槛,而且还有一定优惠加持;这些经典款车型的中高配版本落地价仅10万元出头,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同级别其他国产车型在售价上的呼吸空间。
以现款逸动(参数|询价)7.29-10.39万的售价来看,其搭载蓝鲸1.4T发动机的版本在价格上基本在10万元左右,而差不多的预算中可选车型还有搭载1.6L发动机的轩逸·经典。对比之下,轩逸·经典除了动力储备不及逸动外,在品牌影响力、市场保有量、质量稳定性等方面几乎都完胜长安逸动。
综合早些年汽车市场的发展,消费者购车需求的改变以及当下的市场压力,不难发现国产SUV发展的背后有着各种因素的“推波助澜”,而以现阶段国产SUV的每月销量来看,哈弗、长安、比亚迪等品牌旗下车型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种“成功案例”又会成为市场上其他国产品牌的模仿对象。加上轿车领域中国产车型却依旧被很多同级别合资产品强压一头,这也导致了很多车企反而会更加想通过SUV市场达到打响口碑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