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懂大众的全去买了斯柯达,销量一出打了谁的脸?
斯柯达相比大众性价比高吗?,"高"!
那买斯柯达的人多吗?,"少"
网上公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大众在国内一共售出新车108.22万辆(不含奥迪捷达),其中一汽大众50.48万,上汽大众57.74万。

反观斯柯达,今年上半年销量77440辆,不到大众销量的零头。
入华14年,斯柯达背靠大众,有过荣光;定价策略不清,品牌力不足,又使其落入了低谷
全系开启官降,难挽人心
今年4月下旬,国内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被抑制的消费需求陆续释放,斯柯达顺势开启了浩浩荡荡的一场全系车型官降活动,包括A级轿车明锐(参数|询价)官降、B级轿车速派(参数|询价)、小型SUV柯米克(参数|询价)官降、紧凑型SUV柯珞克(参数|询价)官降、中型SUV柯迪亚克(参数|询价)、降价幅度在0.15-2.45万之间。Ps:斯柯达早点有这种觉悟,放下合资品牌架子,相信这几年销量也不会下滑得如此之快。

价格上选择让步,以此希望吸引消费者重新选择。从数据上来看,销量的确有所反弹,在5月份的时候销量达到了1.2万台,环比增长了43%。
但事实是,斯柯达的这一做法可以看是远水解近渴,短期内销量的确见长,但实则是在过度透支潜在用户,卖完这一波,就没了下一波。
品牌力堪忧
市面上一直流传着一句经典的话:懂大众的,最后都买了斯柯达。
的确,大众与斯柯达的关系更像是一对兄弟,打开斯柯达的机盖,一眼就能看到大众的发动机,变速器和底盘也都和大众同源。

除了在外观造型,内饰设计上以及其他的一些零件与大众有着区分外,其它地方几乎可以看做一辆大众。
换言之,在产品力上,斯柯达和大众是没有明显差距的,甚至凭借略低的售价,斯柯达的性价比还要高于大众。
但在品牌力上,斯柯达却是完败。
从2007年进入中国市场至今,斯柯达在国内市场已经深耕了近14年,期间也有过高光时刻,最高年销在30万左右。

但可惜的是,斯柯达在国内市场并没有留下一个旗帜鲜明的标签,仅仅留得个"大众小弟"的名头,品牌认知度远不及大众。
而好惨不惨,国内的消费者格外注重的,就是品牌形象。
在大家的固有印象里,斯柯达不过就是一个大众的低端品牌,试问有多少人真的能够接受一个印着"低端"标签的品牌呢?

不管承不承认,真正不在乎品牌的去选择一款真正车的消费者,只有极少数。
如果说斯柯达品牌力不够,但凭借不错的性价比还能博得一些生存余地的话,捷达的推出则是彻底让斯柯达陷入两难境地。
定位尴尬,进退年两难
2019年3月,大众正式推出了全新的子品牌捷达,新品牌定位低于大众,目标用户主要是10万级这个区间。

捷达也不负大众所望,凭借大众背书、不错的产品设计,很快就在10万级市场站稳了脚跟,迅速蚕食了原本属于自主品牌以及低端合资的市场,其中也包括斯柯达。
斯柯达的定位本应该是高于捷达,按理说不存在太大的直接竞争关系。但在大众大幅优惠的前之后,斯柯达想要保持竞争力势必也会跟随大众一起降价。

而这一降价,直接就将手伸向了捷达的底盘。至此,斯柯达陷入两难境地。
论品牌力,大众永远是斯柯达大爹;论性价比,抱歉,捷达不说话,斯柯达永远站不起来。
以捷达VS5(参数|询价)和斯柯达柯珞克为例,两者定位都是紧凑型SUV,前者售价区间8.48-11.28万,后者售价区间12.99-15.99万。
选取自动挡入门车型作对比,在发动机相同、配置相差不大的前提下,斯柯达柯珞克足足贵了3万有余,而且捷达VS5后悬架还是采用的多连杆独立悬架,而斯柯达柯珞克还在用扭力梁非独悬架。

这一进一步导致了:喜欢大众这个品牌的,有钱的大众,没钱的,买捷达。
写在最后:
斯柯达目前就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向上,挑战不了大众的地位;向下,不仅无法和自主品牌形成竞争,就是与同门师弟捷达相比,也是没有竞争力。这也直接导致斯柯达品牌和产品都没有议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