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续航焦虑,吉利ePro家族要做混动圈“学霸”?
虽然当下行业最热的新能源车型是纯电,但谁也不能否认,混合动力才是最实用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整个细分市场均处于负增长的时候,“两田”的混动产品依然如日中天。
在自主汽车品牌里,吉利ePro混动家族致力于成为“中国混动圈的丰田”。截至目前,该家族已经拥有缤越ePro(参数|询价)、嘉际(参数|询价)ePro、星越(参数|询价)ePro、博瑞(参数|询价)ePro以及帝豪GL(参数|询价) ePro等多款车型,涵盖轿车/SUV/MPV等等,这些车型都是吉利热销的燃油车产品改造而来,在设计、配置、品质等方面,都有过硬的表现。
面对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充电不便、续航焦虑等痛点,吉利ePro混动家族主张“省着开不如开着省”。为了展现旗下产品的硬实力,8月11日-14日,吉利ePro混动家族在深圳举行了一场媒体试驾会。
“油电同价”
试驾之前的说明会现场,吉利汽车相关人士介绍,吉利ePro混动家族车型是同级唯一能够做到“油电同价”的混动产品,以燃油车的价格即可享受PHEV车型的环保智能,同级别其他品牌的PHEV版通常比燃油版贵3-5万元。
事实也的确如此,长安CS75(参数|询价)的指导价为8.59万-11.99万元,CS75 PHEV的价格却为12.58万元起,丰田雷凌(参数|询价)的售价在11.08万-14.18万元区间,双擎版则需要12.88万-15.28万元。
究其原因,在于混动版比燃油版不仅多了一台电机,拥有更多技术含量,且混动技术的研发难度更大,花费资金更多,回本风险更高,所以很多车企往往跳过混动,直接将精力倾注在纯电身上。另一方面,购买纯电车型可以享受到比混动更高的补贴,更加剧了车企不愿意在PHEV身上下功夫。
然而,从消费者层面来看,混合动力可以免除续航焦虑与充电不便的烦恼,显然是当下最理想的新能源车产品。
为此,吉利汽车不惜人力财力投入混合动力技术的研发量产工作,有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吉利新能源研发及产业投入已超过了300亿元,共汇聚了全球3000多位新能源研发、工程人才,拥有新能源领域核心专利技术超过300项。
努力的结果是,吉利汽车不仅拥有了丰富的PHEV产品家族,且做到了PHEV车型与燃油版车型同价,以博瑞ePro PHEV为例,其领享版补贴后的售价为16.98万元,与纯燃油版博瑞的最高配仅相差五千元。
“芯算”黑科技
吉利ePro家族的另一大特色在于,它在钻研通透混动系统的“机械层面”之余,还赋予了这套系统更多的智能化特色。
吉利ePro家族搭载1.5TD+7DCTH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具备高电机效率和高动力总成匹配的特点,能带来高达45%的节油率。发动机与电机结合后的综合最大功率可达190kW,综合最大扭矩415N·m。
电池采用的是具有超高容量的三元锂电池,获得多项国际安全认证,并进行了远超行业标准的电池安全测试,比如碰撞测试24项、IP67级的防水测试,燃烧测试30分钟等等,确保品质无虞。
在此基础上,吉利ePro家族还搭载了独创的“芯算”e混动AI精算系统,涵盖AI智能驾驶辅助、AI智能精算地图、AI动能精算管理、AI智能能量回收、AI电量精算管理、AI稳态分扭技术等6大智能黑科技,能根据车况进行实时计算、智能切换最佳工作模式,实现更智能化的能量回收,提升15%续航里程。
软硬件的良好结合,让吉利ePro家族拥有更强劲的驾驶质感与超低的百公里油耗表现。以记者试驾的缤越ePro为例,其百公里加速时间仅需6.9秒,混动状态下的百公里综合油耗只要1.4升。纯电状态下,缤越ePro可以行驶62公里,短距离的城市通勤完全没有问题。
钟述
补贴退坡以来,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的热情有所降温。不过,随着今年国家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扶持,大力投资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并推出相关利好政策,新能源车的长期向好依然是可以预见的。
另一方面,疫情之后车市呈现V型反转态势。来自中汽协的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0万辆和9.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5.6%和19.3%,为今年以来的首次增长。其中,PHEV车型7月份产销分别完成2.1万辆和1.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7.8%和2.7%。显然,市场的活力正在不断被激发。
这一背景下,拥有良好品牌优势,并兼具品质感与科技感的吉利ePro家族,必能招徕越来越多的忠实拥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