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自动驾驶这项技术来说,目前限制其发展的不仅仅有软硬件,更有法律法规。近日,有媒体报道,全球首个自动驾驶商业化规则正在制定中——据称,《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规范与安全管理要求》团体标准已经立项,包括滴滴、百度、博世、北汽、腾讯、初速度等国内企业、相关监管部门、专家及政策研究机构等已经开始进行相关商讨。

随着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在公开道路上面向公众开展载人测试,乃至于进行商业化运营和落地,成为各个研发主体探索的方向。然而,整个行业中关于自动驾驶运营的相关标准和安全保障制度并不完善,限制了自动驾驶技术商业落地和普及。

伴随百度、滴滴、腾讯等获得实际路测牌照,无人驾驶今年进入了黄金期。上海、成都、长沙等多地已经展开了智能互联、自动驾驶汽车的路试。

目前,全球主流自动驾驶研发企业多数处于研发L4及以上级别自动驾驶水平。国内外行业开始进入载人示范应用阶段,在开放道路上面向公众提供试乘体验。跟国外相比,中国的开放道路交通环境更加复杂,对自动驾驶的技术要求更高。

自动驾驶的落地,需要实现技术成熟、商业成熟和政策法规成熟。与迈入黄金期的技术层面相比,当前标准和规范仍处于空白区。此前,各地政府根据当地条件、道路特征等制定了一系列地方性规范,明确自动驾驶上路测试的一系列要求。但在载人测试商业化规则,并无相关标准和安全保障制度。

而此次标准制定后,未来监督管理将有章可循,避免出现安全问题后无章可依,减少安全隐患灰色地带。对于自动驾驶技术的未来发展,将起到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