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逸动E-Life思考一番,电动车怎么样才能给你信心?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bc/37/bc3728a27f0ffe04353558d87947960c.jpeg-w852wm0.jpg)
长安近期在新能源方向连续挥出了几拳,CS55(参数|询价)纯电版将续航能力提升到了605km,算是长安在主流家用纯电SUV领域布局的重兵,轿车领域也从逸动EV(参数|询价)460升级到了逸动(参数|询价)E-Life,看得出来,长安新能源坐不住了。
这次来到青海试驾逸动E-Life,原本打算再次当个行者,安逸地享受一番青海湖美景的,但由于我个人的行程安排出了些意外,留了个遗憾,姑且立个flag:下次一定补上。不过逸动E-Life这辆电动车,反而突然让我多了些乱七八糟的思考,想说点废话。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c9/2a/c92a5a542f8d5f435d38ac3daf4f0403.jpeg-w852wm0.jpg)
比如,当你问我电动车应该怎么用,我该怎么回答你呢?两点一线上下班?去充电站玩手机?好像都有些片面,想了想我可能还是会说:“不好意思,我不用。”emmm,我确实不用,我有里程焦虑,啊,晚期的那种。但从行业角度来讲,我对电动车没有偏见,我依然倾向于相信纯电动大概率是未来,这跟我是否乐于见到无关。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db/59/db598bdb2dc3c440abe95d791b34df1c.jpeg-w852wm0.jpg)
当前市场,有特斯拉打破性能格局,也有保时捷坚守极致操控,而主流消费需求永远集中在价位亲民、便捷舒适的家用车市场。对于一个家庭单位来说,当他们充电方便、通勤规律,那么一辆十来万的电动车确实有足够的理由替代燃油车作为代步工具,但长途需求还是个问题,比如开着逸动E-Life从西宁到青海湖打个来回,300公里呢,会心虚吗?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c9/4b/c94bc08ce914d000fc0b521baf4c7129.jpeg-w852wm0.jpg)
坦白讲,说不心虚仅仅是因为这是集体试驾,周全的活动安排总归能给我足够的底气,但若是我单独行动,我要承认,我是不愿意开着一辆425km续航的电动车奔向150km之外的,可能是由于长年以来对燃油车莫名的信任,也可能是某些经历让我对电动车的续航能力早已暗生焦虑,但我想其他人的心态大抵也相差不多。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35/79/3579e1e2e66bb0b470483de0e7e6c69f.jpeg-w852wm0.jpg)
长安新能源逸动E-Life,相比于此前的逸动EV460除了换了个名字,外观上也改头换面,新的封闭式前脸有着更明显的未来感和电动车的既视感,精致了许多。仔细观察的话,侧面的三段层层叠放并且极其劲道的腰线相当显眼,能够体现出足够的力量感,而当一辆电动车在表达着力量感时,我们往往会好奇它的力量从何而来。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5a/62/5a62b50ccad903af97ab80f54ac87e99.jpeg-w852wm0.jpg)
参数上看,逸动E-Life的确有了进步,相比于此前的逸动EV460,其电机的扭矩依然是245Nm,但最大功率却从100kW提升到了120kW,如今的输出参数已经足以与逸动的1.4T发动机抗衡,而考虑到电机平顺且即时的输出特性,实际上的驾驶体验比之逸动燃油版是要更为出色的,只是它显然不具备能够称为强劲的加速爆发力而已。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ce/96/ce964536392a80b39d14537b468a3fa6.jpeg-w852wm0.jpg)
不过保守的输出逻辑,想来是为了保证更好的电耗水平,逸动E-Life的三元锂电池容量为52.7kWh,采用NCM523的配比,能量密度不突出,但能兼顾更多安全性,是一种比较稳妥的方案,标称综合续航能达到425km。
从西宁的酒店直达青海湖的路途相当遥远,150km左右,大部分为高速路段,这对于电动车来说非常苛刻,因为电动车在高速工况效率较低,是无法像燃油车一样通过高速路段来刷低油耗的,反而是城市低速路况更为适合电动车的特性,最终表显电耗为15.3kWh/100km,而同行的其他车辆还有11.7kWh/100km的数据。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9f/3f/9f3fa433abce462abdea5fd6be4babdf.jpeg-w852wm0.jpg)
不同的用户有不同的需求,这与使用路段有关,与充电便利性有关,也与人的心理有关。前两个因素与我无关,因为我并不使用电动车,如果要从心理上制定出一个接受标准的话,我觉得400km的续航里程能够让我用起来有足够的底气,当然了,这不包括动不动就打个300公里的来回这种用法。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a8/40/a84059f30c7fc3e46a6667486c7d21f3.jpeg-w852wm0.jpg)
至于电耗水平,15kWh/100km以下的数据在当前市面上已经算是相当优秀,目前的服务区基本上也在全面覆盖充电设施,长途跋涉时每两三百公里进服务区休息半小时同时将电量从30%充到80%,想想也算方便,唯一的问题是能否总有空余的充电桩待用。当然,我考虑这些并非为电动车的长途能力正名,只是在讨论,当有偶尔的需要时,电动车倒是也有相应的使用方式。
其他方面,逸动E-Life依然采用了多连杆后悬挂,电池包平铺在地板下方,但实际使用时发现,其结构布置对于车内的乘坐多多少少还是产生了些影响。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fa/7e/fa7e68747f18246da4605bcf6cdc9b3e.jpeg-w852wm0.jpg)
比如坐在后排时,发现电池包将前排座椅下方地板顶起,恰好占用了双脚的位置,还是有些别扭的,但若是完全平铺,从而将整个地板抬高,导致后排垂向空间缩小的话…想想还是就现在这样吧。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04/c4/04c4da4e4dd54a38359ff9f3c87218b8.jpeg-w852wm0.jpg)
坦白说,我内心是不够喜欢电动车的,作为车辆工程专业发动机方向的工科生,我对传统内燃机保持着一种病态的信仰。虽然当我开Taycan(参数|询价) Turbo S时,真的很享受在山路上极致响应和极致操控相辅相成的快感,当我开了两天Model 3(参数|询价)之后,也会烦躁于我的03+怎么提速这么慢吞吞……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ab/dd/abdda8e22c1734fc6c07d2deaf002ff7.jpeg-w852wm0.jpg)
我们很多人还是会坚守着燃油车的阵地,感受着每一次换挡、每一段声浪、每一股动力输出时,整辆车与身体之间的交流感,这些东西,我们美其名曰为“灵魂”。电动车没有灵魂,这句话已经被我们说烂了,但平心而论,这大抵也就是情怀作祟而已,哪来的什么评判依据,都是时代的产物,享受当下即可。
![](https://img1.xcarimg.com/aikahao/71/e0/71e06a1a50f66e16af7ab9d5610d6cfd.jpeg-w852wm0.jpg)
喜欢燃油车,喜欢电动车,没有谁是对的,也没有谁是错的,只是需求不同造成的不同体现结果而已。我享受驾驶,热爱旅游,那我开燃油车;你按时通勤,充电方便,不跑长途,那你开辆电动车真合适。你劝不动我,我也不想说服你,这不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而是各取所需。
当我出门社交时,我穿的漂漂亮亮,当我窝在家打游戏,我就睡衣拖鞋鸡窝头又怎样呢?当然了,窝在家我也可以穿的整整齐齐,但最可怕的就是,去参加正式会议却穿个破洞背心花裤衩,这错的可不是衣服,而是人呐。
本文作者为踢车帮 敖奕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