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下的新能源车市场里,特斯拉基本上是一枝独秀一样的存在。

一方面,是马斯克的背书确实让特斯拉自带明星光环,毕竟,不是哪个汽车企业的老板都具备开发外太空的能力的,仅仅是这一点,特斯拉就是满满的科技感加成。

另一方面,从市场的角度来看,特斯拉也确实是新能源车阵营里唯一一个具备完善的产品品类的企业,多的不说,人家也确实实现了从轿车到SUV再到跑车的产品布局。

尤其是在轿车的一亩三分地里,特斯拉Model 3(参数|询价)和特斯拉Model S(参数|询价)就很好的构成了一个差异化的产品布局。而一般来讲,轿车市场卖得好的品牌,往往都是主流品牌。

所以,在新能源车的市场里,一个很现实的情况就是,本土的造车新势力企业一股脑地投向了SUV的怀抱,但是却迟迟打不开局面。

于是,当小鹏的第二款车型小鹏P7(参数|询价)正式亮相的时候,一系列“中国版特斯拉”的名号也就挂到了这辆车上——物以稀为贵嘛,谁让人家是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纯电动四门轿车呢?

那么,单纯地从产品的角度来看,小鹏P7,对得起这份万众期待吗?

从产品布局上来看,全新的小鹏P7一共推出了后轮驱动和四轮驱动的两种动力配置,分别为267马力和430马力两种。

根据动力配置的不同,又分为了长续航型、超长续航型和四驱高性能型。官方给出的续航里程又根据不同车型的细化配置分为了562公里,586公里,670公里和706公里。推出共计八款车型,售价区间为22.99万元到34.99万元。

没错,相比于尺寸与之相近的特斯拉Model S,小鹏P7确实要便宜不少——用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就买到了Model S的享受。

嗯,虽然是造车新势力,但是小鹏P7所走的路子依旧是本土品牌的路子,用性价比的优势来收获市场的关注。

不过,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小鹏P7在四月份上市之后,依旧没有进入到一个合理的市场化运行阶段。

在今年五月,小鹏P7销量仅为192辆,在今年6月,小鹏P7的销量为382辆。而小鹏P7强对标的特斯拉Model 3,则在今年六月交出了一个14954辆的销量——别说是小鹏P7了,就这个销售数据,很多内燃机动力的车型都是望尘莫及的。

更进一步来讲,小鹏P7和特斯拉Model 3之间最根本的差异在于,小鹏P7依旧没有实现自发的市场化,而特斯拉Model 3已经实现了跳出政策的支持,实现了市场的自发性阶段。

而二者的这个差别,是小鹏汽车和所有新势力造车企业难以越过的“龙门”。当然了,一旦越过了这个“龙门”,它们也就不再是随时都会面临投资资金断供的“鲤鱼”了。而这道横在特斯拉Model 3和小鹏P7之间的龙门,是代表未来汽车时代的出行体验,而并非是单纯的产品。

这一点,从消费者的认知上就可以看出来——特斯拉Model 3的消费者把购买一辆特斯拉看作是买了一台能够行走的智能移动终端,并不去太多的关注车辆本身的驾驶属性。

而小鹏P7的消费者则依旧停留在了购买一辆车的层面上,而且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还是,因为限购限行等等的政策导向而不得不去购买一辆新能源车。

二者的这种直观差异使得特斯拉Model 3会有更多的受众群体,且包含了很大一部分小鹏P7的目标用户。

那么问题就来了,当特斯拉Model 3以相同的价格区间摆在我面前的时候,我应该找到一个什么样的理由去购买一辆小鹏P7呢?

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理性的看待一下这个问题。

一般来说,能够让消费者自发的产生购买意愿的产品力,无外乎有这么两个方向,外观性能以及衍生价值。我们一个一个来看。

说实话,外观这种事向来都是见仁见智,一款车只要不过多的偏离主流审美的形体关系,基本都能够对应到一定的目标消费者的。

在这一点上,小鹏P7其实做的还不错,作为一款纯电动的轿车,小鹏P7倒是很好地利用了纯电动平台的硬点优势,把整车的形体定义在了一个很标准也确实很不错的四门轿跑车的形体里。从整车姿态的角度来看,小鹏P7倒是一如特斯拉Model S一样舒展。

不过,相比于特斯拉Model 3,小鹏P7在设计上的一个小小的短板在于,细节的设计有些用力过猛。

更具体一点来讲就是车头的设计,小鹏P7大量地运用了新能源车的设计手法去定义未来的概念,分体式的大灯对主光源进行了视觉隐藏,而作为一辆电动车也完全取消了进气格栅的设计。

这样一来,前脸的设计未来感突出了,但同时也就脱离了眼下的公众审美了,更何况,现在这种分体式大灯的设计,在本土品牌的内燃机动力车型阵营里,也是被广泛地运用。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一来不新鲜,二来有些用力过猛。

而特斯拉系列的车型就老道很多,虽然是新能源车,但是在细节的设计上却是保留了当下审美的需求,进气格栅的特征用曲面变化的光影定义了出来。而大灯相对于车头的比例关系,也都是运行在了一个合理的比例范围之内。

特斯拉对于未来的诠释,是体现在形体上的。比如说,特斯拉Model 3的车顶就略微提高了一点高度,看上去并不像是一辆很传统的掀背轿车,而内部的空间也确实因为这一变化而有了明显的变化。

至于在性能的层面上,实事求是地讲小鹏P7更高的定位所带来的数据表现会更好,而消费者更关注的续航里程也确实做得更漂亮。

但是,小鹏P7的续航里程又是禁不起太多的推敲的,比如说,作为其最大卖点的706公里的续航里程对应的,是阉割了大量功能之后的一款入门版车型,大概率的事件是,这辆车并不见得会真的投放市场。

更何况,在从政策导向转变为市场自发导向的过程中,累积的销量所带来的口碑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会倾向于特斯拉Model 3。

造车新势力以及新能源动力的关键词,一定是锁定未来的。也只有通过强调未来感的产品特性,造车新势力以及新能源动力,才能够真正的跳出传统市场的价值体系。

而跳出传统价值体系的关键,就在于车辆的衍生价值是否能够弥补纯电动新能源车在眼下的续航焦虑短板。

很遗憾,这一点,小鹏P7并没有能够成功地跳出来。仅仅从其一直在传递的706公里续航,就可以看出端倪。

嗯,从一开始,小鹏P7的策略就走错了——比拼续航里程这种事,纯电动车哪怕是做到一千公里,也比不上加油只需要三分钟的汽油车的。

而特斯拉的策略就很有意思,定义了一个智能生态,时不时地来一个固件升级,感受不一样的驾驶风格。所以才有人会认为,特斯拉是一个智能移动终端,而小鹏P7仅仅是一辆电动车。

怎么样,讲到这里我想我应该说明白了二者的差异了,归根到底,小鹏P7依旧只是一辆电动车,那么,我需要一个什么样的理由去为之买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