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竟是款乘坐者之车 试驾比亚迪汉
还记得2019年,第一次与比亚迪E-SEED(参数|询价) GT概念车见面的场景。极富视觉冲击感的前脸设计、GT跑车式的车尾造型都令人印象深刻。一年后的今天,比亚迪终于带来基于E-SEED GT(参数|询价)概念车打造的新车——比亚迪汉(参数|询价)。
比亚迪汉已在7月12日正式上市,其纯电动版车型的补贴后售价区间为22.98-27.95万元,DM版车型售价为21.98万元。不久前,我们在云南丽江体验了它的EV超长续航版车型。作为一款中大型新能源轿车,它的实际表现如何?
相信这是大家的关注点
漂亮的外观设计显然不用我们再去赘述,消费者们更关心的问题无疑是它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其能耗表现如何,能跑多远?在此我们不妨先聊聊这一部分。
此次试驾两驱版车型在前轴搭载一台最大功率163kW(222Ps)的永磁/同步电机,最大扭矩为222N·m。不论是两驱版还是四驱版,汉EV(参数|询价)车型所搭载的刀片式磷酸铁锂电池容量都保持一致,电池能量也均为76.9kWh。虽然超长续航版车型的动力参数远没四驱性能版亮眼,但少一个电机的它,续航表现则会更好。在这段往返云南丽江-香格里拉的试驾路线中,全程超过360公里,其中环境复杂的山路占整段行程的一半以上。待试驾行程结束,我们驾驶过的两台车辆累计平均耗电量分别为每百公里15.8kWh和17.6kWh。在全程开启空调、SPORT模式同时搭载3名乘员的条件下,这样的能耗表现称得上出色。此外,其表显续航里程也相对“扎实”,在试驾途中没有出现电量及续航里程突然大幅降低的情况。
新车配备有强动能回收模式,在该模式下车辆会尽可能的多回收能量,在车辆剩余电量不太富裕的情况下使用,能一定程度延长续航。
开起来怎样?
由于电动车搭载的电池包会让车辆在进行连续转向动作时产生额外负载,这也使得电动车的操控表现成为考验工程师水平的一大难题。对此,工程师为汉的悬架设计了一套类似梯形结构的减震弹簧,这种设计能让车辆悬架在压缩初段给车辆带来更好的舒适性,同时又能在后段抑制弹簧压缩带来更好的支撑性表现。在日常驾驶中,汉的底盘完整性颇高,甚至能营造出十足的高级感。不过当遇到两个以上的减速带时,它的后悬架还是会出现一些多余的振动,希望未来比亚迪的工程师能进一步优化这一点。
在蜿蜒的山路上,汉的表现确实有些超乎我的意料。不论是面对连续弯道或是带有坡度的复合型弯道,它的表现都不像是一台前驱车。即便这是一台车身长度逼近5米的大家伙,不错的车头指向性和良好的车尾循迹性,都能让驾驶者在面对山路急弯时更有信心。
两驱版车型的动力参数表现相比顶配四驱版车型并不亮眼,作为一款纯电动车型,其官方0-100km/h的加速时间甚至仅为7.9秒。但在实际驾驶中,它的动力显然也足够家用,其动力水平更接近于一台2.0T燃油车。配合纯电动车型顺滑的加速体验和不错的行驶质感,它还能为车内乘员营造一种有别于同级燃油轿车的舒适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比亚迪汉搭载了博世IPB集成制动控制系统,但在常规制动模式下,制动踏板脚感并不太好适应,容易会给驾驶者一种不够线性的体验。在开启舒适停车模式(Comfort Stop)后,这种情况会有所缓解,不过对于开惯了其它车型的驾驶者而言,想让它优雅制动,仍需一些时间适应。
此外,在低附着力路况下,即使两驱版车型配上了245mm宽度的马牌MaxContact MC6轮胎,但电动机传递到轮子上的瞬时扭矩也会让这套综合性能不错的轮胎时而发出“尖叫”,不太如意的抓地性表现也会让比亚迪汉敏感的电子稳定系统不时介入。若你不喜欢ESP保护你时对车轮制动产生的拖拽感,在雨雪天里最好还是放慢些车速,或者按下电子挡把后那枚显眼的防滑功能开关,让它自己将车速控制在一个相对保险的范围。
在科技性配置上,比亚迪汉配备了DiPilot(参数|询价)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包含了ACC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自动泊车功能及一些更高阶的驾驶辅助功能,但比亚迪并未急于展示这套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的全部功能。出于安全考虑,我们进行试驾时比亚迪尚未开放这套系统的所有功能。同时在试驾中我们注意到,目前新车的车道保持系统、主动安全系统的体验尚有提升空间,期待这些功能在后期进行OTA升级后能进行优化。
它竟是乘坐者之车?
相比驾驶,我会更愿意安静地坐在后排当一名乘客。宽敞的乘坐空间、媲美豪华标杆的NVH水平和填充物柔软的后排“小沙发”,相信都让第一次坐上它的人对这些体验赞赏有加。此外,车内大面积的软性材料包覆在视觉效果上也颇有豪华感,当夜幕降临,车内的氛围灯也能进一步烘托车内质感。没想到在无比运动的外观和电动车的身份下,比亚迪汉竟是一个对乘客照顾周到的“绅士”。
在我们看得到汉正在努力提升其用户体验,也发现了一些有待提升的地方,例如:多功能方向盘实体按键逻辑容易让新车主摸不着头脑,模式按键既是仪表盘模式切换又是娱乐系统界面的切换键;可旋转的中控大屏幕会在纵向模式时,遮挡住T型台中央的空调出风口;低配车型后排的空调控制模板其实并非独立空调控制,后排乘客可能一不小心就关闭了整车的空调……细节有时或许并不会决定成败,但一款在细节上处处带来惊喜的产品一定会赢得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我们也希望在未来比亚迪产品的内饰中发现更多让人眼前一亮的独创设计。比亚迪汉车内众多源自海外名家的经典设计以及一些“某某式”、“某某风格”设计,虽然能更容易凸显车内豪华感,但毕竟不是咱们自己的东西,过度的元素堆叠并非营造豪华感的最佳方式。既然比亚迪的Dragon Face设计语言已经自成一派,甚至成为了咱们自主品牌的一张名片,车内陈设的自主化也应该跟上进度才对。
可以不爱,请别伤害
就产品本身而言,舒适、安静、平顺的驾乘体验,显然让两驱版车型更符合家庭用车和出行需求。相比之下,四驱性能版车型的亮点和卖点无疑更多。若你够买电动车的目的是寻求电动机带来的强力推背感,或是希望拥有与比亚迪汉这套外观设计相符的动态表现,也许你真的应该再攒点购车资金去买一台四驱性能版车型。
当看到海外知名品牌拿着技术略有提升的产品来到国内市场时,人们总是会为它们投去认可的目光,甚至高呼“真香”。可当咱们的自主品牌有了大跨步的提升时,人们却总能提出更多质疑。我们消费者总下意识认为:自主品牌的车本就应该拥有最丰富的配置,最便宜的售价……而一旦它们因技术或设计方面出现个别问题时,轻则“我就知道”,重则“生剥”……
从蹒跚学步、四处借鉴,到现在能名正言顺的给产品打上BYD Design的铭牌、在短短十年内拿出有国际范儿的产品,其间成长、转型的艰辛也许真是我们普通人难以想象的。
虽然比亚迪汉相比市场尖端的纯电动车和真正意义上的豪华品牌车,在诸多细节和体验上尚存在一些距离。但比亚迪汉的出现确实也让不少消费者看到了咱们自主品牌的希望。期待能看到咱们的自主品牌能够蒸蒸日上,更期待有朝一日我们能看到一款能全面打赢舶来品的自主车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