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06(参数|询价)上市之前,有两个问题需要回答:其一、领克06诞生于吉利的BMA evo架构,而吉利在两年前推出了BMA架构,在这个架构上已经推出了Icon(参数|询价)、缤越等车型。那么BMA evo和BMA架构相比,先进性体现在哪里?领克06的出身素质是否过硬?

其二,从领克公布的技术资料看,领克06跟中保研一起搞了很多事。中保研在领克06的研发上进行了深度介入。这是否意味着它的碰撞成绩,特别是正面25%偏置碰撞的成绩会很好?
近日,领克06进行了“第二轮公开亮相”,重点展示了在安全健康防护方面的优势。以上的两个问题,我想已经有答案。
翻滚保护系统,为啥是领克06率先搭载?
领克06率先重点展示的,就是公开进行的翻滚保护系统实车测试。
与以往不同的是,领克此次翻滚保护系统实车试验,会通过智能算法计算翻滚临界点,激活主动保护系统。也就是说,重点不是测量车身刚性,而是车身的“主动防护”技术。
通过天津中汽研试验室的画面,可以看到,领克06从发射区沿跑道加速到时速50公里,随后单侧车轮骑上单边桥壁障,在凌空翻滚的瞬间,领克06的侧气帘瞬间快速胀气,并持续保压,为车内假人提供侧面保护。车辆落地后,领克呼叫中心(eCALL)也自动获取了事故信息和发生地,并第一时间联系车内人员,即刻实施救援。
在试验过程中,领克整车工程中心总监周大永告诉了我们几个数据。一是领克06腾空之后落地之前触发侧气帘充气的判断时间,为300毫秒;二是气帘的弹开速度,只有20毫秒——相比之下,人眨眼的速度平均为200毫秒。也就是说,在你眨眼的那一刹那,领克06就完成了预判危险到防护准备的整个过程。
而且,不像一般的气囊弹开之后只能在一瞬间起到缓冲保护作用,领克06的侧气帘,气压保持长达6秒,能在翻滚事故中持续对车内乘员提供保护。并且,这个侧气帘覆盖面积很广(充气量达34升,远超常见的小型车),针对矮、中、高三类身高的乘客都有考虑。因此,厂家用河豚遇险时胀气保护自身的形象,来比喻领克06的滚动保护系统,甚至由此衍生出虚拟形象——机甲河豚“希克斯”。
可为什么会是领克06首先搭载这套滚动保护系统?按照厂家的说法,领克06是针对都市年轻族群量身打造的一款小型SUV,其产品尺寸小,用户的驾驶经验少,非常需要更细致的安全策略来保证行车安全。
其实,除了这套滚动保护系统,领克06为年轻用户考虑的,还有更多。
下一次出风头,会不会是在中保研?
根据厂家的说法,领克06在车身结构方面是下了大功夫的,而且,多处表述中都有C-IASI(中保研)的字样。
具体而言,领克06采用了高刚性笼式车身结构,并取得11项车身专利。在这11项专利中,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首创的双侧双吸能盒结构和“人”字形能量传导设计。
在传统吸能盒结构基础上,领克06在前纵梁外侧增加了一个“U”型件,使得吸能盒宽度增大。在碰撞中,与壁障的正对面积增大、吸能效率高。特别是在C-IASI正面25%偏置碰撞中,能增加有效的传力通道(将撞击力引导向车身外侧),降低对乘员舱的入侵伤害。
而且,吸能盒整体由三个不同材料厚度的“U”型件焊接而成,内侧两件上下焊接,外侧一件左右焊接,这样就形成了三个不同区域的截面力。在碰撞中,更好匹配吸能盒截面力,使吸能盒稳定压溃,吸能效率增加。
吸能盒独特的加长设计、独特的矩形截面及布局加强结构,都可以保证比一般的吸能盒承受更大力度的撞击,保护车身在碰撞过程中不变形或少变形,提高维修方便性,降低维修成本——看起来,领克06下一次出风头,很大可能是在中保研严苛的正面25%偏置碰撞环节了。
不仅如此,领克06在前纵梁和B柱内都增设有增强胶块。尤其是针对B柱的内板加强板结构,能明显加强B柱上部强度,提高在C-IASI车顶抗压和侧面碰撞环节中的性能表现。
此外,在用料方面,领克06高强度钢、超高强度钢和热成型钢使用占比达到63.4%,其中,大于1mm厚的钢材占比超过61.1%,大于2mm厚的钢材占比超过8.4%。值得关注的是,领克06车身15.76%的部位采用热成型钢,其最高抗拉强度达到1600MPa。
BMA与BMA evo,差别很大吗?
作为首款诞生于吉利BMA evo基础架构下的领克车型,领克06如此有针对性地强化自身在安全方面的表现,除了“年轻用户需要”这一硬指标外,另一层意思,就在于呈现出自身的与众不同——跟同样出自吉利BMA架构下的缤越和ICON相比,领克06的高级感,除了肉眼可见的设计层面,在骨子里也要体现出差异化。
譬如,和ICON配置的CN95级空调滤芯和抗菌方向盘相比,领克06拥有的是五重智能净化系统,以及抗菌材质更加高级的方向盘。
那说到底,BMA架构和BMA evo架构,有啥不一样?
根据厂家的说法,BMA evo是BMA的升级版。具体细节而言,除了前面大家已经看到的翻滚保护系统(博世9.3版ESP+超级侧气帘+eCALL呼叫救援系统),还包括“硬件”与“标定”两大层面共10项升级。
硬件方面,包括笼式高刚性车身、材料、安全防护,以及在NVH工程方面的进阶。比如,BMA evo架构采用3.5L进气消音系统,90%以上声学材料覆盖,发动机罩集成谐振腔等。
在标定方面,BMA evo架构的高级感,则体现在底盘调校、NVH控制、安全理念、制造标准、耐久测试和温控策略等6大层面,更是引入沃尔沃多项标准——以NVH为例,BMA evo架构就采纳了沃尔沃的风噪定义标准,而在耐久测试方面,也引入了沃尔沃的相关体系。
如此,领克06与吉利ICON(参数|询价)之间的差别,便浓缩在“evo”这三个字母之中。
写在最后
吉利BMA架构诞生不过两年,短短两年时间后,吉利就开发出了BMA evo架构,这套架构的好坏,也是领克06与吉利车型拉开差距的关键。
说到这里,笔者不禁有些好奇,比领克06大一号的领克02(参数|询价),目前市场终端起步售价13.48万元,而跟领克06定位均相仿的吉利ICON,终端售价11.58万-12.88万元,其间留给领克06的定价空间,已经很小。
而根据此前公布的预售价格,领克06起价约12万元,这会不会对吉利自家兄弟ICON形成冲击?两者轴距一样,尺寸接近,只是设计风格不同,但领克06在品牌、架构和细节配置方面均更进一步,年轻的消费者们会怎样选择,相信大家都心里有数。
看起来,领克06实力越强,厂家越要挠头了。

版权声明:本文为线外邦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线外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