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开始发展新能源车型,自主品牌们就将实现对合资品牌的弯道超车作为己任。经过多年发展以后,自主新能源车型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随着合资品牌开始在国内新能源市场发力,检验弯道超车结果的时候也到了。

一汽-大众引进的ID.4 CROZZ(参数|询价)是首款来到中国市场的MEB平台车型,定位为紧凑型纯电动SUV;而自主车企中也有一款能与之对位的车型:广汽埃安Aion V(参数|询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分别来自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的两款纯电动SUV,谁更优秀?

大众ID.4 CROZZ和AION V的定位都是纯电动紧凑型SUV,其中ID.4 CROZZ的补贴后售价区间为19.99-27.99万元,广汽埃安AION V的补贴后售价则为15.96-23.96万元,两车售价有着较高重叠。

从外观设计上来看,ID.4 CROZZ封闭式的前格栅搭配两侧狭长的大灯组,提升了横向视觉宽度。贯穿式设计的前包围搭配两侧的导流口,带来了与此前的大众车截然不同的观感。不过ID.4 CROZZ整体还是大众那种中规中矩的设计,内敛不张扬。

ID.4 CROZZ的侧身线条十分饱满,从前翼子板一直贯穿至车尾的腰线勾勒出了优美的曲线。车尾处悬浮式车顶设计得非常漂亮,C柱附近的银灰色饰板、车窗上沿的饰条也增添了质感。与同属紧凑型SUV的广汽埃安Aion V相比,ID.4 CROZZ的尺寸表现并不算出色,不过纯电动车型的实际乘坐空间是十分考验车企功力的,这点我们放在后面再聊。

从单纯车身三围尺寸数字上看,广汽埃安Aion V在宽度、高度、轴距上领先大众ID.4 CROZZ,而后者则在长度上胜出。不过相对而言,两车各项数据相差并不多,算是同一级别中正常的数据。

来到车尾,ID.4 CROZZ仍然坚持着饱满、稳重的设计风格。贯穿式尾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设计,尾灯组内部的设计很有立体感,点亮后有很高的辨识度。饱满的后包围降低了视觉重心,银色装饰条也增加了尾部的层次感,为车尾增添了一些活力。

Aion V的车身设计很有科技感,官方称之为“机甲兽”的设计语言利用较多的竖向线条增加了整车的气势。分体大灯的运用提升了前脸的辨识度,封闭式格栅设计也是纯电动车的必备设计了。

车身侧面采用了隐藏式门把手设计,前低后高的腰线配合悬浮式车顶让车侧看起来较为运动。短前悬长后悬的设计、前低后高的腰线配合悬浮式车顶让Aion V的侧面看起来非常动感。

Aion V尾部的最大亮点在延伸至后门把手的"實宇刀锋"尾灯设计,搭配上熏黑C柱D柱同样营造出了悬浮车顶,很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审美。

内饰对比内饰部分,ID.4 CROZZ的整体设计语言与ID.3相似,预计后续ID.系列的车型都会采用这套设计语言。以直线和折角为主的设计主要是为了照顾科技属性,悬浮式的液晶仪表和中控屏,以及旋钮式的挡把集成在仪表右侧,相比以往的大众车型而言,这套内饰无疑更具现代感。

Aion V的内饰同样也传承了埃安家族设计语言,双12.3英寸联屏设计有着不错的显示效果和质感,不过大面积的钢琴烤漆面板容易积累指纹和灰尘,不太好打理。

在配置方面,ID.4 CROZZ的中配车型长续航PRO 两驱版(售价23.99万元)和Aion V的顶配80 MAX版(售价23.96万元),仅3百元的差价也能得出更值得参考的结果。

相比之下,ID.4 CROZZ在售价仅高出3百元的情况下,多出了并线辅助、道路交通标识识别、前驻车雷达、倒车车侧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感应后备厢、主动闭合进气格栅、远程启动、电池预加热、方向盘加热、更多向可调的座椅、副驾座椅记忆、矩阵式大灯、自适应远近光灯等配置。功能覆盖了L2级自动驾驶、舒适性配置,性价比非常出色。

而Aion V则是多出了陡坡缓降、可开启全景天窗、蓝牙钥匙、12.3寸液晶仪表盘、功能更丰富的语音控制、面部识别、OTA升级、车内香氛等,总体来看Aion V更多的是一些使用率并不算高的非核心功能。

在配置的比拼上,Aion V完全落于下风是个令人意外的结果。毕竟性价比本来一直是自主品牌的杀手锏,没想到在ID.4 CROZZ面前却毫无优势可言。不过这也能看出大众转型电动化的决心,毕竟斥巨资研发的MEB纯电架构需要在中国市场迎来一个开门红。

得益于MEB纯电动模块化平台带来的优势,ID.4 CROZZ后排地板做到了几乎纯平,这有助于提升后排中间乘客的乘坐舒适性,另外MEB平台采用了短前后悬的设计,车内空间得到了很好的优化空间。

Aion V的车内则是采用了鲸空间Pro设计理念,通过尽可能降低车辆的机械空间并采用纯电动专属平台,来提升车内的乘坐以及储物空间。实际体验过后,AION V的乘坐空间非常可观,后排腿部空间充足,中间地台也是纯平构造,实用性不错。

动力方面,ID.4 CROZZ提供了三种续航以及三种动力可选。其中标准续航版本的NED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为400公里,长续航版为550公里,高性能版为500公里;同时根据版本还提供了三种不同的动力,标准续航版的最大功率为170马力,最大扭矩310牛·米;长续航版最大功率204马力,最大扭矩310牛·米;高性能版最大功率306马力,最大扭矩460牛·米,同时高性能版车型还配备了前永磁同步电机与后交流异步电机的双电机四驱系统。

Aion V则是采用最大功率135kW(184Ps)前置电机,最大扭矩为350N·m,NEDC标准纯电续航里程则有400km、500km、530km以及600km四个版本。

车叔总结

在经过数年的发展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确实涌现出了不少优秀产品。综合来看Aion V产品力还是可以的,尤其在设计水平上有了很大提升。然而当合资品牌开始发力电动化转型,诸如ID.4 CROZZ这样同样具有出色性价比的合资车型进入市场,自主品牌面临的压力是空前巨大的。该如何开发出自身优势?或许这是自主品牌的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