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今年初以来疫情的冲击,渠道洗牌的大背景之下,四五线市场的汽车从业人员正在面临“大浪淘沙”般的现实压力。是转身离场,还是努力坚守,对于每一个汽车人来说,这都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开业41天:交付24台

陈巡是一位85后,也是江西景德镇的一家汽车二网店的店长和合伙人,他的门店授权经销比亚迪和东风启辰这两个品牌。

1月3日晚上,陈巡和我说了他那家二网店一个多月以来的经营情况:本店2020年11月29日正式开业,从11月20日开始试营业到12月31日,总共交付24台,其中比亚迪16台,启辰8台(非授权品牌车辆,譬如吉利等不计入销量)。流量分析:朋友介绍成交7台,自然进店成交12台,车展成交5台。

开业41天交付24台,这是一个不错的成绩,也大致符合陈巡之前的预期。

对于这个销售成绩,陈巡自己的评价是:“旺季客流大,再适当参加小型车展,卖得总体还算可以。”他也总结了不足之处,譬如,“店门口树木遮挡大门,影响客流,不然客流会更多,销量也会增加。”

还有就是缺乏线上广告引流,“汽车销售光靠自然进店还是有不足的地方,如可以投放线上广告譬如懂车帝或易车网,销量肯定会明显增加。”对于不能投放线上广告,陈巡显得有些“耿耿于怀”。

“其实我也愿意投懂车帝,我都联系过, 3.7万一年,只是不给资质的问题,另外也没啥补贴。”陈巡坦言。

陈巡解释道,按照懂车帝、易车等平台的规定,经销商如果想线上投放,必须厂家或者4S店给予授权,才能进行。

“销量提升是必然的。比亚迪我还是愿意花这个钱的,弱势品牌就要看品牌了,但基本做了线上和没做线上还是有区别的。”陈巡对此非常肯定。

之所以选择比亚迪和启辰这两个本地没有4S店的品牌,陈巡解释道:“主要原因是可参加车展、可参加商超活动,如果4S店有部分支持,我们就更有信心做好了。”

作为一个从业8、9年并且在杭州等大城市汽车圈历练过的“老人”,陈巡对景德镇这样的四五线城市的汽车经营业态有着自己的理解:“适合小城市的汽车经销店是多品牌标准形象直营店。在汽车城开直营店,既能拦截竞品的客户群体,又能提高曝光度,增加销量,最关键的是低成本经营。多品牌直营店经营模式一定要做到一个品牌做一个门头的模式,几个品牌就有几个门头。另外,做单一品牌保证不了一家店的开支及生存问题,多品牌经营可以很好地展示门店形象及实力,汽车车型多,选择性高,也有利于成交。”

“多门头展示,多品牌经营。但品牌也不能太多了,2-3个品牌差不多。”陈巡补充道。

在景德镇,除了没有比亚迪、启辰的4S店,还有很多品牌也在当地没有4S店,包括东风标致、一汽马自达、长安马自达等合资品牌。陈巡对此的看法是:“适合景德镇的汽销模式是低成本经营多品牌销售。很多品牌还没有渗透我们这种4-5线城市,不是它们不想进来,而是招商困难,即使招商成功但倒闭也快。未来的汽车市场一定是低成本经营多品牌销售,建立完整的门店销售模式,包括低成本的线上投放+综合品牌修理厂的服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得更长远。我觉得这样才是厂家和商家的互赢。”

陈巡认为,现如今的四五线汽车市场正在面对类似“囚徒困境”,“现在的市场难做,但是我理解还是有可行性的办法。现在弱势车企在发愁销量,而我们这种4-5线城市也在发愁没有品牌可拿,能拿的话成本又过高。如果能互相妥协,又有支持(我说的支持是取决于销量),销量肯定能提升。”

投资70万在景德镇做二网

我记得,是在12月4日下午认识陈巡的,那一天,我在景德镇走访当地的国大汽车城。位于浮梁县351国道旁的景德镇国大汽车城聚集了一些汽车经销店,品牌包括奥迪、一汽大众、捷豹路虎、东风本田、哈弗等,既有4S店,也有经销几个品牌的二网店。平时这里到访的顾客不算多,周末人会多一些。

笔者走到这家门店的时候,身穿深色大衣的陈巡和同事正在店门口闲聊。出生于1988年的陈巡是这家二网店的股东和店长,从其举手投足间就知道是在汽车江湖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

“我是一位从事8年汽车4S店工作的汽车人,除了财务和行政基本都做过,包括在当地的网约车市场也是资深管理层。”陈巡这么介绍自己。

笔者到访的时候,陈巡的这家二网店才开业不到一周,不算宽敞的店面内摆满了车辆,分属于比亚迪和东风启辰两个品牌。店内的装修简洁,功能区设置清晰,包括精品展示区、客户洽谈区、休息室、办公区等。陈巡和别人合伙,一起投资了这家二网门店,初期投资70万元,对于一个小地方3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压力不算小。

“我现在尝试的就是在汽车城拿了两个个店面,做本地没有4S店的品牌,双品牌运营。总计展厅389m²,总投资近70万元,包括装修21万元,店面年租金15万元,2个品牌的保证金30万。”陈巡告诉笔者。

开业当月展厅销售本店经营品牌10台,其他品牌3台。对于一家二网店,陈巡对于销量的预期是希望一年能够卖150台左右,包括100台比亚迪和50台东风启辰。

为什么选择比亚迪和启辰,陈巡的解释是:“我选择本地没有的品牌是因为我是独家,我才会全力以赴用心做品牌,销售卖得好,也想4S店及厂家给予更多的支持,在当地市场以低成本的方式运营,抢竞品的销量。在这设店也算是我对本地市场的一种前瞻性规划。”

据介绍,启辰在景德镇在12月以前的保有量大概是400台左右,其中有1/4是陈巡销售出去的,而滴滴网约车的生意就大约占了60%。启辰和比亚迪都有新能源车型,价格也能被网约车客户接受,这也是陈巡选择做这两个品牌生意的原因之一。

对于景德镇这样的四五线城市,还有很多汽车品牌的真空地带,包括东风悦达起亚等品牌尚未在景德镇开设4S店。对此,陈巡的分析是:“现在的很多弱势品牌车企都没进驻像我们景德镇这种小地方,原因是没有合适的投资人建店投资,地方小,品牌影响力不大,成本高,导致投资人不敢涉足。但部分强势品牌涉足也是没利润或者亏损,归根结底,运营成本过高。”

基于上述的品牌经营现状,陈巡认为这里面有机会,但是需要汽车厂家能够予以相应的扶持:“我的看法是应该让我们这批资本不雄厚而且还想继续做汽车、在当地有点客户资源的人运营下去并且能满足厂家对于销量的需求。”

关于为什么不选择多品牌混营的汽贸模式,而选择品牌管理相对专一的汽车城模式,陈巡的看法是:“当初选择这样的店是因为我在县城开过两年汽贸,不赚钱,发现汽贸行业在本地没有生存空间,没有价格优势,没有与客户的信任度优势,客户群体也越来越注重店面的形象。”

对于自己斥资在汽车城投建店面,陈巡并不后悔:“在市场这么不景气的时候,我选择在汽车城抢店面,是我看中未来汽车品牌的转变,以及店面的稀缺。随着汽车市场的集中化,城市周边的汽贸都会被洗牌,前期占领好位置就是关键,况且汽车城也不再具备形象好的店面。”

关于未来的发展,陈巡表现得很冷静:“虽然我没有太多的资本在这个市场引起波澜,但我可以用我的经验来更好地存活于当下汽车市场。车企与小经销商是并存关系,而不是压榨关系。”

“你对厂家有什么要求吗?”我问他。

陈巡想了一下,“希望他们可以推出低首付的厂家金融扶持政策,譬如‘一万元就开走’这样的促销活动。”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