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不环保,他说错了吗?
诺基亚当年做错了什么?其实如果翻查当年的各种新闻报道,以及各种事后诸葛亮式的把脉问诊文章,估计诺基亚那几年里做错了的事情,足够装订成几本书了。但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只是诺基亚当年的那些高管们真的不知道而已。
虽然当年的诺基亚手机已经成为历史,但比起被微软收购更悲催的事情是,诺基亚盛极而衰的这段历史,总是被后来人屡屡提起,成为了“不顺应新趋势就会被时代淘汰”的典型案例。
就在前些时间,小鹏汽车的掌门人何小鹏又“想起了”诺基亚的故事,皆因丰田汽车掌门人丰田章男最近在日本汽车制造商协会上发言,表示当下电动汽车被过分炒作,支持者没有考虑发电产生的碳排放和电动汽车转型的成本。丰田章男认为:“纯电汽车实际上会带来更多污染,因为在一些地方,电能主要是燃烧煤炭和天然气来供给。如果在日本所有汽车都依靠电力运行,那么日本将在夏季用尽电力。此外很多企业会消亡,很多投资资金会付诸东流。”
丰田章男说的有错吗?我认为没有,至少他说出了不少的客观事实;但何小鹏的“提醒”,当然也不无道理,在中国市场的带动下,电动化已经成了不可逆转的趋势。
很多不嫌事大的吃瓜群众,都把丰田章男在的发言包装成他对电动车的“唱衰”乃至“炮轰”,而把何小鹏的这次隔空回应,视为造车新势力对老牌传统车企的一次挑衅,硬生生地描画出一副剑拔弩张的画面。
事实上,我们身处国内的人们,即使互联科技再发达,总不可能比在日本土生土长的丰田章男更了解日本当下的情况,他们发展电动车的迫切性的确不如我们。而且无论在日本还是欧美,其实都比我们中国要更早倡导和研发混合动力车型以及电动车。丰田在1997年就推出第一代的普锐斯,日产2010年起就开始销售纯电动车型LEAF(聆风),本田也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研发IMA混合动力系统,北美也有沃兰达等纯电车型。
无论在环保意识,还是混合动力和电动车技术方面,日本和欧美都起步很早,曾经走在中国前面。迟迟无法大面积推广应用,除了技术未够成熟之外,更多也是受限于巨大的推广成本,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极其有限的市场空间。如果只是为了“环保节能”,还有很多其他的方式去实现。
别说日本了,即使在中国,尽管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风能、水电、核电、太阳能,核能,但煤炭发电依然占据了总发电量的超过60%。所以如果纯粹站在环保角度去评估发展电动车这个事情,目前的确是不够环保的。这也是几年前刚开始发展电动车时,最备受质疑的一点。
不单是丰田章男,被称作马自达“创驰蓝天之父”的人见光夫先生前几年就曾表示过,在发电方式不改变的情况下,电动车与燃油车相比没有实际意义,从环保角度并没有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这种单纯的技术问题和数学问题,中国的专家学者乃至政策制定者会不知道吗?所以绕了一大圈,就又回到了中国为什么要发展新能源车和电动车这个核心问题上了。我相信大家应该都会认同,政治、经济、汽车工业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方面的考量,远比“减少二氧化碳”重要得多。环保问题,只是大力发展新能源车的原因之一,但不是核心,更不是全部。
但得益于政策的强力推动,中国市场巨大的潜力,是任何一个传统车企都不能忽视的,在燃油车时代也已经得到了验证。所以在商言商,我相信无论那些传统车企们心底里愿不愿意都好,都不会放弃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更不可能有所谓的“唱衰”电动车。
就正如大众的规划,2025年计划售出电动车100万辆,其中三分之二将在中国市场销售。如果没有中国如此庞大的市场,以及如此坚定的国家意志,大众会投入天文数字般的巨资研发电动车吗?
而且实际上,丰田和本田这两家较早在中国引入混合动力车型的企业,也已经尝到了甜头,丰田的双擎和本田的锐混动车型,今年以来的销量都是节节上升,两个品牌的混动车型11月销量都双双破万辆。
在我看来,丰田章男在日本的这个发言,很显然只是针对日本国内或将推出的2035年全面禁售燃油车的政策作出的回应。毕竟日本的国情和我们国家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就不深入去探讨了。
实际上,在10月份发布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里面,已经对我国汽车电动化路线进行了修正,已不再盲目追求纯电动车的单一销量,而是非常理性地提出,至2035年,节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年销量将各占一半,其中纯电动将占新能源汽车的95%以上。
我相信也是因为这个更理性的方向指导下,长城才会力推柠檬混动DHT技术,东风岚图才会采用增程式和纯电动并行的技术路线,各个品牌的PHEV混动车型真的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诺基亚当年只是那些高管们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而不是真的没做错。但丰田章男手上握着一手好牌,油电混合、插电混动、纯电动、氢燃料电池等技术一个不缺,而且前些天还刚宣布即将推出基于e-TNGA架构的纯电动SUV。
嘴上说不要,但身体还是很诚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