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下场“造车”,其余手机巨头也没闲着
近些日子,苹果造车的新闻在整个车圈炒得沸沸扬扬。根据报道,苹果汽车最快将在明年九月正式发布,不知道在明年的科技圈“春晚”,广大“果粉”能不能等到这款或将命名为“i Car”的新产品。
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和汽车早已成为现代社会生活中人们最密不可分的两种商品。手机行业的“大佬”们向造车领域“进军”,似乎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毕竟有位“先驱者”,“下周”就带着他的FF回国。那么除了苹果,其他的手机业“巨头”有没有尝试“造车”?其实还真不少。
三星:不瞒您说,我当初造车其实是为了造手机
说到安卓阵营中的绝对主力,三星自然是其中之一。聊到三星造车,相信不少人肯定会调侃三星研发的车辆会有“自燃”问题。但言归正传,三星造车的历史甚至要比它的手机业务要早得多。早在1994年,时任社长的李健熙就认为汽车工业是多种工业的成果集结,建立汽车事业部门,必将促进三星集团旗下子公司(如:三星电力、三星电子)之间的合作,于是,三星汽车应运而生。
在1998年,三星汽车开始正式发售旗下车型,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就赶上了亚洲金融危机,最终,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三星汽车与雷诺达成协议,出售70%的股份,成为了今天的雷诺三星汽车公司。也正是因为雷诺的介入,令三星汽车有了雷诺与日产的双重技术支持,随后推出的多款雷诺与日产的贴牌车型,在韩国市场也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
如今,雷诺三星汽车不仅开始在电动车型上发力,在自动驾驶领域,借助三星集团中其他子公司在相关领域的丰富研究成果,雷诺三星汽车在自动驾驶汽车方面发展异常迅速。
华为:车没造,和车有关的东西造了不少
说完了三星,就不得不提起华为,作为安卓阵营中最强国内代表,华为虽然没有直接或者“间接”造车,但和车有关的东西,华为造了不少。
而距离我们最近的,就是即将在12月30日,线上线下同步预售的华为车载智慧屏,也是HUAWEI HiCar系统支持的首款后装车车载产品,售价1699元,尽管从目前来看,这块车载智慧屏幕只是一种车机解决方案,但华为的野心远不止如此。
HUAWEI HiCar才是华为迈向车圈的重要一步,根据老余在发布会上透露的数据,目前有20多家车企,共计150多款车型与华为建立了合作,在2021年,HUAWEI HiCar系统的装车数量将超过500万台。另外,今年北京车展上,华为智能座舱的亮相,也无不展露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决心。12月21日,华为更是发布了车规级高性能激光雷达产品和解决方案,并在极狐ARCFOX HBT车型上完成了实装,未来将会正式量产。
或许关于造车,华为还没有真正考虑,但却早已做好了自己在车圈的未来定位,那就是智能汽车部件与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供应方。
小米:一直“被”造车
说完了华为,自然也得聊聊一直要热衷于X翻“友商”的小米,作为一家科技企业,小米在手机等移动终端方面的实力不可小觑,经过10年发展,小米在彻底改变中国智能手机市场格局的同时,在全球也拥有不错的影响力。但在造车或者与车相关的领域,小米的经历就显得十分“魔幻”了。从2014年到今年,小米先后两次“被”造车,尽管最后都被辟谣,但我们不禁好奇,面对“造车圈”这块极具诱惑力的大蛋糕,小米真的不为所动?
或许“雷布斯”对此有着自己的想法,打开小米商城,至今与车有关的商品,还仅仅是停留在车载充电器,行车记录仪和智能后视镜三款产品上。对于大力推进“生态化”,万物皆可“小米”的“雷布斯”来说,汽车终究是绕不开的一块市场,至于接下来小米会以怎样形式发力,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写在最后
随着苹果下场“造车”,也必将吸引更多的手机界乃至科技界“大佬”,将目光转向这块充满吸引力的“新市场”。他们中有人早有经验,有的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有的或许还在观望,但不可否认,苹果此次“高调下场”,势必将引发全新的造车大潮,在这波大潮中谁又将笑到最后呢?